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汪楫 的原始碼
←
汪楫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汪楫4.jpg|缩略图|右|250px|汪楫画像[http://digldata.zjlib.cn/mingrentx2/2012928151249.jpg 原圖鏈接]]] '''汪楫'''({{bd|1636年||1689年|catIdx=W汪}}),字舟次,號悔齋,[[江南省|江南]][[休寧縣]]人。寄籍[[江都縣]]。清初詩人。 生於[[明]][[崇禎]]九年(1636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列一等,授[[翰林院]]檢討,纂修《[[明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六日同中書舍人[[林麟焻]]赴[[琉球]],購得《世纘圖》<ref>[[王士禎]]:《池北偶談·琉球世纘圖》</ref>,十一月二十四日回國。曾知河南府,官至福建布政使。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卒<ref>柯遇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ref>。 工於詩,与[[汪懋麟]]同里,且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崇禎長編]]》、《悔庵集》、《使琉球雜錄》、《冊封疏鈔》、《觀海集》一卷<ref>清.汪景祺著《讀書堂西征隨筆》中「再來人」條云:「﹎家方伯楫,字悔齋。病篤,夢老僧授以詩一首:〝日落雲黃老樹根,山中應已閉柴門。老僧待久不歸去,卻在█ █ █ █ 村。〞其中空四字,方伯夢中以筆填之曰〝碧桃紅杏〞。既寤,為人言之而歿。後有某,郭外經行,忽見山水之勝,迥異人世,縱步探幽,石洞中一虎在焉,諦視則方伯也。已髡頂披緇,儼然一苦行僧矣。素與方伯善,駭問之。方伯曰:『為〝碧桃紅杏〞四字公案未得明白耳。』某驚顧間,惟荒煙蔓草而已。﹎」</ref>。 ==汪姓起源== 汪姓出自汪芒氏。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汪姓是汪芒氏的后代,商朝时有汪芒国,子孙以国名为姓,后来改复姓为单姓汪。另外,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汪姓出自春秋时期,鲁成公的支子,食采于汪,后代以地为姓氏,就是汪氏。 上古时汪芒国,国君叫防风氏,后被大禹处死,国人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称汪氏。古代的汪芒国在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部。 ==从汪楫奉使琉球看清初中琉关系== 明清两代遣使琉球的次数,据不完全统计,明朝有16次,清朝有8次。[1](P190)明清易代,清政府接收明朝对藩属国的统理权,先后遣使安南、琉球等国。在诸藩属国中,琉球奉职尤为虔谨。但由于偏处海隅,交通不便,东南兵事频繁,清初50余年间,遣使琉球活动仅有两次:康熙二年(1663)张学礼奉使琉球;康熙二十二年汪楫奉使琉球。汪楫之行在清代中琉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清人查嗣蠾云:“须知使节同图画,总是中朝第一人。”[2](卷八《题汪悔斋遗照》)这次中琉交流既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与内容,又对清代琉球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借助汪楫所著《使琉球杂录》、《中山沿革志》加以探讨,冀稍有助于清代中琉交流史以及相关历史问题研究。一、汪楫奉使琉球的原因与经过探讨汪楫奉使缘起,我们有必要追溯琉球归属清政府以及张学礼出使之事。明成化间(1465—1487),定琉球“二年一贡”之制。后因倭患严重,万历后期改为“十年一贡之例”。<ref>[http://xuewen.cnki.net/R2011093260000253.html 汪楫], CNKI学问, 2012-05-29</ref> ==诗词== [[File:汪楫1.jpg|缩略图|右|250px|行书自作诗《江上七夕》[http://img4.imgtn.bdimg.com/it/u=921008274,2888499847&fm=214&gp=0.jpg 原圖鏈接] [http://www.hosane.com/auction/detail/20995012 來自拍卖行图片]]] [[File:汪楫3.jpg|缩略图|右|250px| 汪楫 书法 [http://img3.artfoxlive.com/uploadFile/productImg/201708/l/1502358342068_797498_origin.jpg 原圖鏈接] [https://www.artfoxlive.com/product/797498.html 來自艺孤网在线图片]]] <center> 《[[一钱行赠林茂之]]》 前朝万历之八载,茂之林叟生闽海。 三十名高走京洛,六十国亡遭冻馁。 钟山踯躅几春秋?那有酒钱悬杖头。 屈指今年八十五,春风重醉扬州醑。 读我诗篇忽失声,老泪纵横不成雨。 为言昔曾买藜藿,手持一钱人错愕。 方嗟旧物不逢时,又遇孙儿索买梨。 市上孩童都不顾,老夫心苦傍人嗤。 一片青铜何地置,廿载殷勤系左臂。 陆离仿佛五铢光,笔划分明万历字。 座客传看尽黯然,还将一缕为君穿。 且共开颜倾浊酿,不须滴泪忆当年。 </center> ==注釋== {{reflist}} [[Category:清朝诗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汪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