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永新 的原始碼
←
永新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永新县'''是江西省吉安市辖县,位于江西的西部、罗霄山脉中部,毗邻湘东,南接井冈山市,西邻湖南省茶陵县,西北于萍乡市莲花县接壤,北毗安福县、东连[[吉安县]]、东南邻[[泰和县]],辖25个乡镇场、238个行政村,全县国土面积2195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多为汉族江右民系,其中农村人口42.3万。 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所在地,境内有毛泽东的 “塘边调查”所在地和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秋溪党支部,井冈山第二个军事根据地——九陇山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景观400多处,革命文物1万余件。<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永新县] </ref>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永新地域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永新地属九江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刘邦立英布为九江王,永新地属九江国;高祖四年,九江国改为淮南国,领豫章等四郡,永新地属淮南国豫章郡庐陵县。高祖十二年拜刘濞为吴王,豫章郡庐陵县属吴王国。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削吴王国之豫章等地直属朝廷。 东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析扬州豫章郡分设庐陵郡,庐陵郡下置西昌(今泰和)县,永新地属西昌县。 东汉建安九年至二十年(204年~215年)间建永新县,县治在今沙市镇下排洲与澧田镇南城洲头上之间的高洲。 三国吴末帝宝鼎二年(267年)孙皓析长沙郡的安成与萍乡、豫章郡的新渝与宜春、庐陵郡的平都与永新共计6县置安成郡,隶属于扬州。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安成郡划归荆州;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安成郡划归江州。永新县一直隶属安成郡,直至南北朝结束。 隋朝以州辖县。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安成郡,置吉州;开皇十年,永新地并入吉州安丰县;开皇十一年,安丰县改名泰和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州复郡,永新地属庐陵郡泰和县。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置南平州,析泰和县地复置永新县;泰和、永新、广兴、东昌隶属于南平州; 武德八年废南平州,永新并入庐陵郡太和(由泰和改名)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分为10道,永新地属江南道庐陵郡太和县。高宗显庆三年(657年),析太和复置永新县,隶属江南道吉州,县治改设于今址(禾川镇)。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永新县隶属江南西道吉州。此后,州、郡名几经更易,永新县名未改;隶属关系未变。 五代十国(907年—975年),永新县先属杨吴,后属南唐,仍隶属于吉州,县名一度改为禾川。 宋代在州之上先设道,后改道为路,永新县一直隶属吉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置江西行中书省(简称江西行省或江西省)。永新县属江西行省吉州路。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永新升为州,仍属吉州路。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吉州路改称吉安路。惠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兵取江西,改吉安路为吉安府。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永新复为县,隶江西行省吉安府;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设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之下设道,永新县属江西布政使司湖西道吉安府。 清初沿袭明制,设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各道。世宗雍正九年(1731年)永新县隶属江西省分巡吉南赣道吉安府;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年)属江西省分巡吉南赣宁兵备道吉安府。 民国时期,1912年冬,废府,各县直属于省。1914年,江西省划分成4道,永新县属庐陵道。1926年废道,各县又直属于省。1931年,永新县属安福区。1932年江西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永新县属第十行政区,区治拟驻永新,因永新已成红区而未果。 1928年,永新建立了红色政权,隶属湘赣边界特区。1930年2月,永新隶属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8月,永新县隶属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湘赣省省会驻永新县城。 1935年4月,江西省划分为8个行政区,永新县属第三行政区,区治吉安。1942年8月,江西省改划为9个行政区,永新县属第三行政区,专署驻吉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省、县之初设大区、 专区分治,永新县属江西省赣西南区吉安专区。后废大区,改专区为地区,永新县属吉安地区。 1968年,吉安地区改称井冈山地区,永新属之。 “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吉安地区名称。 2000年,吉安地区改设吉安市,永新县隶属关系不变。 '''行政区划''' 永新县有[[禾川镇]]、[[石桥镇]]、坳南乡、曲白乡、才丰乡、在中乡、烟阁乡、[[龙源口镇]]、三湾乡、[[澧田镇]]、[[龙门镇]]、台岭乡、[[沙市镇]]、龙田乡、[[文竹镇]]、高溪乡、[[埠前镇]]、[[高桥楼镇]]、[[怀忠镇]]、芦溪乡、莲洲乡、高市乡、象形乡、七溪岭林场、综合垦殖场等25个乡、镇、场。永新县村(居)委会由2002年的299个减少到 257个。<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历史沿革] </ref> ==地理环境== '''气候''' 永新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春秋短,冬夏长,霜期短,生产季长。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和温度变化大,容易形成干旱、洪涝、酷热、冰冻等灾害。 '''地质''' 构造:境内地质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构造变动较为强烈,褶皱、断裂十分发育。岩层形变所形成的构造系统及其主要特征是:南北向构造该构造主要分布于县境东南部曲江、牛田及西南部的石口、杭江、七溪岭一带。卷入地层为寒武系及奥陶系,表现形态为南北向的紧密同斜倒转褶皱及不同规模的走向断层。如牛田倒转背斜、江口倒转向斜、龙溪背斜及曲江冲断层等。 地层:境内地层发育良好,出露较全,除缺失震旦系、志留系及第三系以外,自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 总厚度2万米以上。 '''地貌''' 永新县境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处万洋山与武功山余脉接触地带。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多次受到影响,特别在白垩纪晚期的燕山运动中,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断块运动。因此,地貌受构造控制明显,加之河流切割强烈,永新县构成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县境边缘地势高耸,中部地势低缓,禾水横贯东西,全境自南、北两侧向中部倾斜,形成不对称的盆地地貌特征。 '''水文''' 永新县河道以禾水为主轴。其余的河流大都从南或从北向中部汇人禾水,所有大小河流属禾水水系。 除大部分河流在境内汇入禾水外,还有六七河流经泰和,芦溪水流经安福,最后均在吉安县境内汇入禾水。县内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53条,其中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2条,100平方公里~500平方公里的5条,5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的1条,10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的45条,总长度459公里,年径流总量30.1亿立方米(其中禾水27.4亿立方米、六七河1.6亿立方米,芦溪水1.1 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禾水及其支流文竹水、宁冈河、龙源水、溶江水、六七河、芦溪水等。 禾水:禾水源出两处,主源出自莲花县北部的高天岩北麓黄沙,另一源头发于井冈山黄洋界两麓拐湖西北。禾水在永新县境内集雨面积1831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20.2%。在县境内全长77公里,自然落差63米,平均坡降0.94%, 宁冈河:宁冈河亦名胜业水,又名小江,是县境内禾水的一条最大支流。主河源出于宁冈龙三仙山脉的东麓,全长76.5公里,河宽40米~100米,集中落差73米,平均坡降2.8%。 文竹水:文竹水源出高溪乡与湖南省茶陵县的罗霄山脉界头山全长31公里,流域面积184平方公里。文竹水在蒋家桥以上东为南坑水,西为梅花水,两水合并为高坑水。 三板桥水在文竹街从西流来汇入高坑水,其下游称文竹水。 溶江水:溶江水是县内禾水第二大支流,由黄冈水、禾山水、白马陂水三水汇入澧田镇田昧村旁。黄冈水源出石门山,禾山水源出禾山, 至救苦企与黄冈水汇合。白马陂水源自秋山,至澧田镇田味村,三水合成溶江。溶江水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429平方公里,落差22米,平均坡降0.96%。 龙源口水:龙源口水发源于禾桶山北麓,龙源口水主河长39公里,河面宽30米~50米,流向东西转向南北,集水面积288平方公里。 六七河:六七河因流经六十七都,故名。源出于曲白乡与龙源镇交界的枫木坳。县内河长39公里,平均坡降12.6%。 芦溪水:芦溪水位于县北部的芦溪乡,源出于与安福县交界的陈山山脉木陂坳,县内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137平方公里,从河源到繁荣水库平均坡降19.3%,河床多砾石,河宽10米~20米。<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地理环境] </ref>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永新县境缘崇山峻岭大小溪流奔涌而出,与横贯永新县东西的禾水河组成纵横交错的羽状水系,其中大于 5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河流2条,100平方公里~500平方公里的河流5条;5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的河流8条;10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的河流45条。大小水塘6747口,水库69座,全年河川平均径流量为30.1亿立方米。[1] 地下水:地下水类型较多,富水程度差异较大,但以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为主,主要分布于石炭系,二叠系石灰 岩地层及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等碎屑岩地层中。据901水文地质队提供的地下径流模数资料计算,永新县地下水动储量为2.86亿立方米/年。 水能:永新县水能理论蕴藏量70673千瓦,年理论电能25371万千瓦时,其中可供开发的为34270千瓦,年发电量为14134万千瓦时,规划装机100千瓦以上的电站38座。2006年全县装机116台总容量53350千瓦,年发电量为10277千瓦时。 '''矿藏资源''' 永新探明的矿产近20种,其中铁矿、石灰石储量最丰富,此外还有如金、石膏、锰、煤、铅、锌、铜、钼、锑、铀、石英、花岗石、稀土、瓷土等矿产分布在永新县各地。 位于高溪乡的沙溪一带的大型石膏矿,储量为3000万吨,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硬石膏矿。 砂金矿在永新的龙门、曲江、坳南、象形、三湾都有零星分布。1986年,原核工业部263地质队已探明永新县境内的龙门黄岗地带,砂金储量十分丰富。此外,象形桃花山的瓷瓷土岩性呈浅灰色和深灰色。风化后呈黄色,被勘定为民用瓷1-2级品,总储量为40万吨。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永新县常住人口总数为475580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 '''民族''' 2000年,永新县有回、苗、壮、满、瑶、土 家、畲、达斡尔、蒙古、藏、维吾尔、彝、布依、朝鲜、 侗、哈萨克、佤、仡等18个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 2012年,永新县生产总值达到63.5亿元,财政总收入6.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6亿元,工业利税1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6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5元。 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0.2亿元、增长10.4%,财政总收入8.8亿元、增长18.7%,固定资产投资84.1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亿元、增长11.7%。[3] '''第一产业''' 2011年永新县粮食总产29.4万吨,桑园面积达2.9万亩,蔬菜面积达10.4万亩。新兴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新发展井冈蜜柚6000亩、白茶812亩、金银花1500亩。畜牧生产势头看好,年出栏生猪31万头、肉牛3.9万头。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丰源、禾山、洞口等七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了7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效推进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中低产田7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600亩。 '''第二产业''' 永新县2011年铜制品、皮制品、药化、茧丝绸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明显提升,铜制品基地集聚相关企业9家,皮制品基地集聚相关企业20家,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年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永新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增长26%;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9亿元,增长33%。 '''第三产业''' 永新书画艺术名声在外,享有“中国文化艺术之乡”之美誉,永新盾牌舞、永新小鼓等文化遗产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永新县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2011年,永新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9亿元,占GDP比重3.4%。<ref>[http://www.sc.chinanews.com.cn/zttp/2021-04-26/1 | 经济发展] </ref> ==社会事业== '''教育''' 2006年,永新县共有幼儿园152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151所(已办证的56所)。幼儿教师268名。校舍面积1.6290万多平方米。有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县直小学3所、乡镇中心小学23所、村完小99所、村小61所、教学点5个。有公办省重点高中1所、市重点高中(省重点建设高中)1所、普通完中2所,民办高中2所,初中2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中专任教师643名,有初中专任教师1145名。 '''卫生''' 2012年,新建、改建校舍3.5万平方米,其中投资4000余万元的思源学校如期交付使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8%。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序。 ==交通== 浙赣铁路支线分文(分宜-文竹)线经永新直达文竹镇,衡吉铁路已修建文竹至湖南茶陵的联络线,形成沪昆铁路到京广铁路的快捷通道。 319国道穿境而过,距赣粤高速公路65公里,距井冈山机场75公里。 ==历史文化== '''红色历史''' 永新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土地革命时期,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创建时期的重要区域,毛泽东曾“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重要”,并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确定了“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的斗争”的战略方针。在永新县发生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留下了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彭德怀、陈毅、王首道、肖克、王震、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红色旅游''' 永新县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的“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线”站点之一。 '''三湾枫树坪''' 三湾位于湖南、江西省和永新、宁冈、莲花、茶陵县交界的九陇山北麓。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三湾村,就在红枫树下,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和艰苦卓绝的根据地战斗。 '''龙源口纪念碑''' 龙源口位于永新南乡,距县城17公里。1928年6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工农红军及边界地方武装在龙源口新、老七溪岭及白口一带,与数倍于我军的国民党赣敌杨池生、杨如轩两个师激战,打败两杨,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的联合会剿,第三次占领永新县城,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龙源口大捷取得的胜利是红军历史上第一场大胜。利全国解放后,朱德仍念念不忘龙源口,他亲笔题写了龙源口大捷纪念碑的碑文。 '''中共湘赣省委旧址萧家祠''' 永新县禾川镇盛家坪的萧家祠是中共湘赣省委旧址。纪念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时,中共吉安地委、吉安行署在这里举办了大型的纪念书法展览。当年在湘赣革命根据地战斗过的老一辈革命家王震、王首道、萧克、余秋里、王恩茂等,及永新籍老红军李真、董立、左齐等都为展览撰书、题词。 萧家祠于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又由中宣部评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任弼时故居''' 在任弼时中学内,有一栋四连三进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原系永新县考试院的主体建筑,土地革命时期任弼时同志曾在此办公并居住。为纪念任弼时同志,1985年,经王震同志(时任国家副主席)提议,江西省委决定将原永新中学更名为任弼时中学,旧址命名为任弼时同志旧居。旧居楼上陈列了“任弼时生平事迹展览”,以100余幅照片及部分文物生动地再现了任弼时为革命战斗的一生。楼上正厅有任弼时半身塑像以及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高度赞扬任弼时革命精神的题词。 '''黄竹岭景区(贺子珍故乡)''' 黄竹岭是毛泽东夫人贺子珍的故乡,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朱德、朱良才在黄竹岭开设了湘赣边界军事培训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革命遗址、遗迹。红军离开黄竹岭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黄竹岭村进行了七次大劫洗,所有的房子被烧毁,其中贺子珍家故居被烧毁七次,全村80%的人被杀害。黄竹岭现有贺子珍故居、东南临时特别区委旧址、练兵场旧址、红军营地旧址、红军井、烈士遇难处、红军洞、红军哨所遗址、古树群等景点。<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历史沿革] </ref> ==风景名胜== '''三湾国家森林公园''' 三湾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3万亩,森林履盖率达90.5%。有国家级保护树种22种,野生动物数十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华南虎也曾在此栖身。 '''南华山景区''' 南华山被誉为“南华天秀”,海拔1176米,相传仙人匡智栖化其间。南华山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山中有世界上最大的千年银杏树、南华瀑布、红军洞、天梯、鞋石、南华庵、仙客盆、洞口湖、中共东南临时特委旧址等景点。 '''碧波崖景区''' 碧波崖溪水出自盐石之巅,沿山谷岩石东西弯,从悬崖上泻下,形成碧波缥缈之胜景,因而行名。碧波崖山峦青翠,峭岩峻壁,水湾溪曲。众多景观中,尤以流泉飞瀑为奇,共有6处瀑布,都由50米以上的高处悬崖奔泻而下,拍石击水,隆隆巨响,震荡山谷,水花飞溅,水珠晶莹。有诗为赞“山色遂造天,惊涛一鸟旋。欲知泉落处,即在水源边。峰夹波声远,岩峻日影悬。老僧深树里,破竹引涓涓。”此外,碧波崖上还有洗心桥、化鱼潭、一杯泉、鹿驮仙、仙人桥、石室、碧波庵、石刻“云中挺秀”(相传为吕纯阳所书)等。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永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