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桐棉 的原始碼
←
桐棉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桐棉</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56222F7FEA180B4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iplant.cn/info/%E6%A1%90%E6%A3%89?t=p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桐棉 学 名:Thespesia populnea (Linn.) Soland. ex Corr. 别 称:恒春黄槿、杨叶肖槿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锦葵目 科:[[锦葵科]] 族:木槿族 属:[[桐棉属]] 种:桐棉 命名者及年代:(Linn.) Soland. ex Corr.,1807 |} '''桐棉'''(tóng mián),学名:Thespesia populnea (Linn.) Soland. ex Corr.,俗名:'''杨叶肖槿、长梗肖槿、长梗桐棉''',异名:Thespesia howii Pariti populnea Thespesia populneoides Hibiscus populneoides Hibiscus populneus Malvaviscus populneus Bupariti populnea Parita populnea ,是[[锦葵科]]、[[桐棉属]]常绿乔木,高约6米;小枝具褐色盾形细鳞秕。叶卵状心形,长7-18厘米,宽4.5-11厘米,先端长尾状,基部心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鳞秕;叶柄长4-10厘米,具鳞秕;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2.5-6厘米,密被鳞秕;小苞片3-4,线状披针形,被鳞秕,常早落;蒴果梨形;花期近全年。 桐棉分布于[[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泰国]]、[[菲律宾]]、[[非洲]][[热带]]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和[[海南省]]。桐棉常生于海边和海岸向阳处。 桐棉的树皮可用来治痢疾、痔疮及各种皮肤疾病,叶子可用来消炎消肿,而果实分泌出的黄色黏液可治皮癣。同时,桐棉也是优良的半红树植物。 <ref>[http://www.iplant.cn/info/%CD%A9%C3%DE 桐棉], 植物智, 2020-01-18</ref> ==桐棉形态特征== 桐棉是常绿乔木,高约6米;小枝具褐色盾形细鳞秕。叶卵状心形,长7-18厘米,宽4.5-11厘米,先端长尾状,基部心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鳞秕;叶柄长4-10厘米,具鳞秕;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 ==桐棉生长环境== 桐棉常生于海边和海岸向阳处。 桐棉的月均苗高增量随着盐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盐度为3‰时苗高增量较大,盐度为18‰时苗高增量最小。桐棉的月均地径增量在盐度15‰时最大,盐度15‰和18‰时最小。月均叶片增量在盐度3‰、6‰时较大,当盐度≥15‰后出现负增长。可见,适当的低盐处理对桐棉幼苗的高增长影响不大,且对地径和叶片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高盐度对其苗高及叶片生长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尤其是当盐度为15‰、18‰时叶片甚至出现脱落现象。 桐棉的单株平均根、茎、叶等的干质量和总生物量均在盐度3‰处理时较高,在盐度6‰时各数值显著下降。表明桐棉有一定耐盐能力,但随着盐度加大(≥6‰)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因此,桐棉在盐度≤3‰的土壤中可正常生长,盐度≥6‰将不利于生长。 当最低气温降至4.6℃,连续10天平均气温低于10℃时。低温天气给红树林带来了危害。1年生桐棉的叶寒害状况为叶片掉落50-75%;茎的寒害状况为有枯死现象,但少于50%;而被调查的其他半红树银叶树、水黄皮和海芒果的叶寒害状况为只有25%以下的叶片掉落,茎寒害不受害,生长正常,表明寒害症状不明显。可见,与其他半红树植物相比,桐棉的抗寒性较弱。 ==桐棉分布范围== 桐棉分布于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泰国、菲律宾、非洲热带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和海南省。 桐棉 ==桐棉繁殖方法== 桐棉采用播种法繁殖。桐棉果实大量成熟时采果。采后及时将果实用机械方法除去果壳,将种子播入温室的细沙苗床中,每天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桐棉栽培技术== 将出土的桐棉小苗移栽到装有2千克基质(泥:沙:火烧土=3:1:1)营养袋中,置于温室内培养。移植后每日进行喷灌与苗木管理,约3个月后进行袋苗的野外种植,地点选在高潮滩,种植密度2米×2米,苗木长势良好。 ==桐棉病虫防治== 桐棉的栽培过程中,棉卷叶野螟、瘤缘蝽和八点广翅蜡蝉是桐棉为害最为严重的3种害虫,在栽培过程中,必须对其采取防治措施。 危害:成虫全体黄白色,有闪光。胸背有12个棕黑色小点排列成4排,第一排中有1毛块。幼虫全体青绿色,老熟时变为桃红色。幼虫将叶片的两边卷曲成喇叭状,在虫苞内取食叶片。严重时叶肉被取食光,受害严重时植株布满虫苞。 防治方法:①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②产卵盛期至卵孵化盛期喷菊酯类杀虫剂;③合理保护利用天敌,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农药。其中卷叶螟绒茧蜂和卷叶螟姬小蜂为幼虫期优势寄生蜂种,广大腿小蜂为幼虫至蛹跨期优势寄生性天敌。 危害:成虫褐色,触角具粗硬毛。前胸背板具明显的瘤突;侧接缘各节的基部棕黄色,膜片基部黑色,胫节近基端有一浅色环斑;后足股节膨大,内缘具小齿或短刺;喙达中足基节。其数量非常多,有时在一根枝条上可以群聚几十头成虫和若虫。 防治方法:瘤缘蝽的防治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应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及林边杂草,摘除有卵的叶片,减轻危害。在瘤缘蝽若虫孵化盛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施药。3%农家盼是防治瘤缘蝽的一种较理想杀虫剂。 危害:该若虫常几十头聚集,刺吸叶片、枝干汁液。人为扰动可见群体性跳跃如“雪花”状。成虫黑褐色,疏被白蜡粉;触角刚毛状,短小;单眼红色;翅革质密布纵横脉,呈网状,前翅宽大,略呈三角形,翅面被稀薄白色蜡粉,翅上有6-7个白色透明斑,后翅半透明,翅脉黑色,中室端有一小白色透明斑,外缘前半部有1列半圆形小的白色透明斑,分布于脉间;腹部和足褐色。其排泄物(蜜露)可诱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4%万灵水剂1000倍液,或48%毒死蝉乳油1500倍液、2.5%木虱毙乳油1000倍液。药液中添加1%矿物油(99%绿颖乳油),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物理防治方法有:悬挂诱虫灯诱杀成虫。黄色粘虫板对成虫的诱集效果比较好。 ==桐棉主要价值== 桐棉作为传统的民间药用植物,桐棉的树皮可用来治痢疾、痔疮及各种皮肤疾病,叶子可用来消炎消肿,而果实分泌出的黄色黏液可治皮癣。此外,根还是一种滋补品,现代研究表明对人的高血压有一定治疗作用。民间也将其果实做成药膏以去虱,用叶熬汁治头痛和疥癣。 桐棉是优良的半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是指既能生长在潮间带,也能生长在陆地非盐渍土的两栖木本植物。桐棉作为红树林消浪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沿海城市绿化和防护林建设中具有较大开发应用潜力。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桐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