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柳申滨 的原始碼
←
柳申滨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柳申滨'''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柳申滨'''<br><img src="https://iobs.fudan.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02/4c/9f6078184199852839a0c06276f0/fcfc582a-616c-463e-b28a-4dc54a101dd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fdsm.fudan.edu.cn/AboutUs/preview.html?uid=012018 圖片來自搜狗网]</small> |} <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Tags/6997/ 名人励志故事]</ref> 柳申滨,201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21年赴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针刺对系统性炎症调控的神经解剖学机制探索,主要成果发表在Nature,Neuron等期刊。2021年11月入职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 招生专业 == 神经生物学 == 研究方向 == (1)针刺调节免疫稳态平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2)[[自主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脑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免疫调节、[[防御反应]]和内环境的稳态非常重要。脑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途径调控外周免疫细胞的功能。外周免疫细胞活动的信息可以由体液和神经途径传入脑。自主神经和免疫细胞具有细胞类型及功能多样性。课题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模型上,利用多基因操控系统组合特异性标记神经/免疫细胞的遗传工具,结合神经电生理学、[[生理功能]][[检测系统]]、流式细胞检测分析等方法,以体表针刺刺激等为手段,探索自主神经系统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调控环路,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和靶点。 == 代表性论文 == 1. Liu S#, Wang Z#, Su Y, Qi L, Yang W, Fu M, Jing X, Wang Y, Ma Q*(2021). Identification of sensory neurons that somatotopically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nti-inflammatory axis. Nature. 598(7882):641-645 2. Liu S, Wang ZF, Su YS, Ray RS, Jing XH, Wang YQ, Ma Q*(2020). Somatotopic organization and intensity dependence in driving distinct NPY-expressing sympathetic pathways by electroacupuncture. Neuron. S0896-6273 (20) 30532-8 3. Li Q#, Liu S#, Li L, Ji X, Wang M, Zhou J*(2019). Spinal IL-36γ/IL-36R participates in the maintenance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pain through astroglial JNK pathway. Glia. 67(3):438-451 <ref>[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 名人名言]</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文化藝術人物]]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柳申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