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杨曾宪 的原始碼
←
杨曾宪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杨曾宪</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cb233ae53b7e540c.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880662&sid=6093537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杨曾宪 国籍; 中国 出生地;青岛 出生日期;1948年 |} '''杨曾宪''',1948年出生于[[青岛]],[[山东即墨人]]。1967年文革中高三毕业。1969年开始在码头、工厂、学校、街道干过各种临时工,1972年因“顶替”正式就业。1979年调入青岛社科所(后改名青岛社科院),职称逐级攀上,至研究员。<ref>[https://khnews.zjol.com.cn/khnews/system/2011/05/17/013746787.shtml 访青岛社科院研究员杨曾宪],开化新闻网 , 2011-5-17</ref> ==人物年表== 1948年出生于[[青岛]],山东即 墨人。 1965年开始自修人文学科,文革中亦未间断。 1967年文革中高三毕业。 1969年开始在码头、工厂、学校、街道干过各种临时工。 1972年因“顶替”正式就业。 1978年起发表论文及评论文章。 1979年调[[入青岛社科所]](后改名青岛社科院),职称逐级攀上,至研究员。获山东省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津贴,获山东省社科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 1983年起在电大兼课。 1996年享受国务院津贴。 1997获[[山东省]][[拔尖人才]]称号。 杨曾宪属于所谓的“老三届”高中生。但从未写过任何回顾自己苦难而辉煌历程或总结自己耀人成就或业绩的文章。从人生经历而言,没下过乡,16岁立志成为哲学家。当然,这志向当时只能埋在自己心里,并落实到行动上。这行动,就是确定学习内容以及制定相应的自学计划、进度。应当说,它是有成效的,1966年学校便让杨曾宪以高二学历破格考大学。杨曾宪的志愿学校是[[北京]]的名牌大学。 后来,文革来了。闹了一阵革命后,杨曾宪又回到了自己的计划。文革结束后,杨曾宪面临又一次选择。这次,是杨曾宪狭隘的恋乡情结起了“消极”作用,杨曾宪不想离开[[青岛]];青 岛的美其难以割舍。不离开青岛,便只能选择不依赖资料的学问。于是,杨曾宪又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次是哲学的分支——美学。在同龄人上大学的同时,杨曾宪也开始了在电大和驻青大学执教的历史。教是为了学,为了“恶补”。所以,杨曾宪一口气教了十多门人文课程。每门课程,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学生眼中,杨曾宪是不同学科的老师。这段教学经历非常重要,杨曾宪系统把握了[[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使其知识结构作了一次全面的更新和调整,它对其日后建构系统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983年11月,杨曾宪采用新方法研究美学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应当说这是中国国内第一篇系统论美学文章。其后,杨曾宪便开始实现自己的“野心”——埋头建构属于自己的美学和哲学体系。 在杨曾宪50岁上,他的系统美学著作才得以出版。生不逢时的著作,在美学低潮中已难以引起学界的兴趣了。杨曾宪彻底回到哲学,建立自己的系统价值学体系。 ==三条建议== 美学家李泽厚 其一,青年学者,要慎搞美学,尤其是要慎搞美学理论。 慎搞美学,是因为美学难以出真正的成绩。象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哲学家们已前赴后继地研究数百上千年了。但当代人却发现,不仅没有多少进步,反而许多研究成果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胡扯,类似皇帝的新衣一样,一旦说破,什么也不是。结果,至今对美学依然是“一问三不知”:不知美学研究什么?不知美在哪里?不知美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辛辛苦苦几十年,不知终点是起点。当然,问题从反面看,假如一个人才气学力不足,而又想当教授,美学可能又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可弄一些谁也不懂谁也不想懂的东西发表。假如你是一个天才,那你就研究美学吧,美学是埋葬天才的地狱;假如你是一个庸才,那你就研究美学吧,美学是滋养庸才的天堂。这些建议是真诚的。当初,自己野心勃勃建立自己体系时,决想不到会一搞将近20年!李泽厚先生对他弟子是真正爱护的。结果他的弟子们大都成了著名的美学学者和翻译家,而很少有搞空头理论的。将美学理论搞成美学学问,这也不失为一条可行性 治学之路——假如你已经选择了美学的话。 其二,青年美学学者,即使决心要搞美学理论时,也一定要方法先行。 美的现象摇曳多姿、引人入胜,美的本质却扑朔迷离、令人难解,“草色遥看近却无”,使人无从下手。既然如此,美的本质等理论问题就不是凭经验归纳可以解决的,也不是靠学问和资料积累就可突破的。道理很简单,前人的智慧决不比我们低,学力决不比我们差,但他们却把美的本质等美学问题舍弃了。这说明,美学问题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验和学问问题,前人的局限是在方法上。因此,我们必须在方法上更新,突破。其实,同自然科学一样,任何真正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是共时性的。就象几何学不是从几何学史中归纳出来的一样,从美学史中也归纳不出新的美学理论来。我们从前人哪里所能继承的只是他们的智慧和教训,而不是他们的概念系统和理论框架。道理很简单,你一旦接受了他们的理论框架,你自己便永远失去独立的理论品格,而他们的理论困境却必然导致了你的理论悲剧。 其三,青年美学理论家,在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时,必须搞清自己理论方向和学科性质。 美学学科分为人文哲学美学与社会科学美学,杨曾宪多年来一直在倡导社会科学美学。而学界主流是人文哲学美学,当代西方美学的主潮同样是人文哲学美学,包括科学主义的分析美学,也不是真正的社会科学美学。杨曾宪非常钦服人文哲学美学及其大师,但却难以追随。因为它要求背后有一套独特的人文哲学体系,而杨曾宪有自知之明,受马克思影响太深,无力也不可能建构这样的哲学体系的。因此,只能走社会科学哲学和美学的道路。遗憾的是,许多学者由于难以排解的“[[大菜情结]]”,在没有明确的人文哲学背景的情况下,总是将西方不同流派的美学概念统统拿来,在自己的文章中随意掺和一锅烩。结果,所泡制的“[[砖著]]”既没有明确的哲学体系,又难以指导实践,更缺少理论建树。这既酿成美学的学科悲剧,也导致个人的学术悲剧——尽管它不妨碍学者们当教授。 ==学术贡献==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美学热]]”,进入90年代以来,美学好像变“冷 ”,但它实则是在向新的边界推进。杨曾宪的《[[审美鉴赏系统模型]]》和《[[审美价值系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从其著作中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回避美的本质问题,但也没有对美的本质作抽象的规定,而是将其“一分为三”,即美的本体论本质、美的价位论本质、美的鉴赏论本质。通俗地说,就是把“美是什么”的问题,解析为“美在哪里?”“美是怎样的?”和“怎样为美?”三个问题。很明显,这一体系没有完全脱离哲学。作者从物理、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四个层次分别搭建起两个相对独立的模型:“审美价值系统”和“审美鉴赏系统”。这两个由“对应因素”、“距离”、“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理论模型,相互间“异质同构”,形式简单,但所包含的相关因素及构成关系却非常繁复和庞杂。显然,这使它所面临的风险远远超出传统哲学美学。李泽厚先生早在80年代便提醒青年,不要空耗精力去创造庞大的美学体系。何况进入90年代后“创造思想体系的时代”已“宣告结束”,后现代新锐学者正个个手持解构利斧在寻求“猎物”呢!但正由于杨曾宪是在充分考虑到这种风险的基础上建构他的系统的,所以他尽量使自己的系统具有“硬核不可证伪性”,而对于系统本身而言,它的主要生命在于对审美现象的充分阐释。在他所建构的那个颇复杂的模型中,你根本找不到类似“典型的苍蝇美不美”,“非人化的月亮何以美”之类的致命阐释盲点,不存在传统美学常见的理论阐释盲区。也就是说,即使是像“典型的苍蝇”及“无人的月亮”为什么不美或为什么美的问题,它都可以作出恰当的解释。 他还能从这些寻常的审美现象中提升出前人所从未发现的一些审美规律。例如前文化审美“经济性规律”:大众之所以喜欢欣赏轻松的娱乐作品,原因在于省劲。如“审美阈限”规律:高层次文化人无法欣赏低层次作品,是因为接受“阈限”限制。举例说,现在有很多人抱怨没有好电影看,原因在于观众的“阈限”水准提高了。如“审美价值距离”对“难能为美”或“至善为美”的文化与社会学解释:人们感到自由体操美,但自由体操最不“自由”,自由体操的美主要在于运动员对超高难度动作的“自由表现”。也就是说,因为这样的动作常人难以企及,所以才显得美,这便是“ 难能为美”。再如伦理道德的美。抽象地讲,所有合乎伦理规范的善行皆为美,但在常德非常普及的时候,寻常之善人人皆行则无所谓美,而只有具有牺牲意义的圣德至善,使常人“高山仰止”,才为“美”,这便是“至善为美”。当然,上述一切还要受复杂的“审美环境变量因素”的制约。很明显,正是这些并不深奥的理论,才使杨曾宪提出的社会科学美学体系具有传统美学所没有的理论竞争力,它不仅使你知其美,而且使你知其所以美,从而既为技术美学和生活美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又为建设中国当代美学学科闯出一条新路。 在《[[审美价值系统]]》一书中,作者对人类价值构成因素做了详尽描述。在这本书中,举凡涉及人类存在的所有价值领域、价值因素,从前文化物理、生理、心理价值,到文化、社会价值因素,作者逐一作了探讨。尤其是对人类类本质构成的三类共同价值因素:人文价值因素像智慧、学识;人品价值因素像勤劳、好学;人格价值因素像正直、善良等等,做了令读者耳目一新的阐述。其中,对于善与美、尤其是与人类共同美相关的诸多人文学术难点,如“自由”、“人性”、“正义”、“历史与道德尺度”等问题,该书皆作了正面应答,并作出相对科学但又见解独到的阐述。比如将人性分为“本体论人性”与“价值论人性”(前者回答人性是什么,后者回答人性应怎样),便避免混淆两种人性概念而得出“希特勒不是人”之类的荒谬结论。书中关于道德分类(历史道德与公共道德)、分层(常德、美德、圣德)的论述,关于人类进步中的价值两难、道德与历史尺度分离的论述,更是在学界独树一帜,切中时弊。 ==学术成果== 专著 《[[面临危机的选择——中国艺术民族化现代化系统论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1月 定价:13元 《[[审美鉴赏系统模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6月 定价:18.5元 《[[审美价值系统]]》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月 定价:18.5元 文学与文化批评 《[[要人物多样化不要唯英雄化]]》 ,《[[河北文学]]》1979年9期 《[[论艺术典型是审美认识的中介]]》,《[[福建论坛]]》1983年4期《[[新华 文摘]]》1983年1111期 《[[从〈沉思〉看王统照早期小说特色]]》,《[[齐鲁学刊]]》1983年5期 《[[艺术民族化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试探]]》,《[[当代文艺思潮]]》(甘肃)1985年1期 《[[艺术民族化问题系统考察]]》,《[[文学评论(丛刊)]]》27辑 《[[论艺术民族化工程]]》,《[[福建论坛]]》1985年2期 《[[典型问题系统观]]》,《[[当代文艺探索]]》(福建)1985年5期 《[[艺术民族化现代化合论]]》,《[[文学评论家]]》1986年1期 《[[论艺术的民族化与现代化]]》,《[[江海学刊]]》(江苏)1987年6期 《[[论电影民族化及其创作任务]]》,《[[电影艺术]]》1988年2期 《[[王统照早期小说美学意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3期 《[[中国现代艺术兴衰的历史启示]]》,《[[齐鲁学刊]]》1988年5期 《[[符号危机与理论生机]]》,《[[文学评论]]》1988年11期 《[[从恶的评价两难论及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文学评论]]》1993年1期 《[[谁续写〈命运〉]]》 ,《[[文学自由谈]]》1998年6期 《[[有关古文论“失语”、“复语”问题的冷思考]]》,《[[人文杂志]]》1999年5期 《[[文明局限的无奈]]》 ,《[[读书]]》 2000年 4期 《[[“宏论”倡导还是“空论”倡导]]》 ,《[[文艺报]]》2000年11月14日 《[[质疑刘禾的话语霸权]]》, 《[[文艺报]]》2000年12月12日 《[[沉浮在传统的阿Q主义泥沼]]》 ,《[[粤海风]]》(广东)2000年11-12期 美学论文 《[[城市美系统论]]》 《[[东岳论丛]]》1986年3期 《[[论审美是系统存在]]》 《[[浙江学刊]]》1986年3期 《[[美学如何走出困境]]》 《[[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2期 《[[论物理因素之审美意义]]》 《[[齐鲁学刊]]》1993年 6期 《[[审美价值距离与难能为美]]》 《[[齐鲁学刊]]》1997 年4期 《[[关于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学术月刊]]》1998年5期 《[[请教季羡林先生]]》 《[[文学自由谈]]》1998年3期 《[[中国美学如何走出百年困境]]》 人民政协报1998年7月1日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东岳论丛]]》1999年1期 《[[无法烹饪的美学大菜]]》 《[[中华读书报]]》 1999年7月7日 《[[跋涉在悲剧命运的边缘]]》 《[[美与时代]]》2000年第1期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摆脱“大菜”情结,建设社科美学]]》 《[[就美学问题请教季羡林先生]]》 ==主要著作== 《[[审美鉴赏系统模型]]》、《[[审美价值系统]]》、《[[面临危机的选择——中国艺术民族化现代化系统论稿]]》。另外,发表美学论文诸多篇。 杂文随笔 《[[幼不读〈西游〉]]》,《[[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2日 《[[只是“鞋”上去了]]》,《[[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6日 《[[〈天下粮仓〉逗你玩]]》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吗?——评二十世纪末新“化西”论]]》,《[[文艺报]]》2002年1月8日 《[[“万论皆备于我”的奇文共赏]]》 《[[鲁迅没有离我们远去——兼谈鲁迅与赛义德]]》 《[[白发考生忧喜录]]》 《[[也说“胴体”及其它]]》 《[[假文凭泛滥的经济学分析]]》 《[[国家承认学历还是社会承认学历?]]》 获山东省社科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在美学、哲学之外,偶尔也进行文艺理论、文化批评、伦理学、城市学和杂文随笔的写作。 1997获山东省拔尖人才称号。 获山东省社科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 ==自我评价== 习惯于座冷板凳,不习惯说假话,赶潮头。论著数量有限,但自认为皆属独立学术成果,不夹带半点水货。在[[美学]]、[[哲学]]之外,偶尔也进行文艺理论、文化批评、伦理学、城市学和杂文随笔的写作。但多数属鱼鲠在喉,不吐不快性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科研究,说真话有时竟然需要勇气,我深深地感到悲哀(如最近,诸多著名经济学家竟然在围攻说了真话的吴先生!)。只能保持自己的学术良知,埋头走自己的路了。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f05149eklum|480|270|qq}} <center>每周一讲第1437讲《再谈怎样欣赏艺术美》——杨曾宪</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杨曾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