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李景隆 的原始碼
←
李景隆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景隆 | 圖像 = [[File:Qwedsa.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03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90108/20190108211342_a4eeeae5db99d943a27a1ecf9f22525f_2.jpeg 原圖鏈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明朝 | 别名 = 小字九江 | 職業 = 太子太师 | 知名原因 = 靖难之役南军主帅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李景隆'''(LiJingLong)(生卒年不详),小字九江,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 李景隆早年袭爵曹国公,常奉旨出京练军,后协助建文帝削藩。靖难之役时,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率朝廷军队征讨燕王朱棣,结果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击败,丧师数十万,以致攻守形势逆转,最终被夺职召回。 燕军逼近[[南京]]时,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敌,致使南京失守。成祖继位后,封太子太师,赐功臣勋号,加柱国,增岁禄,列于群臣之首。永乐二年(1404年),遭到周王、[[成国公]]、[[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人连番弹劾,被削爵圈禁。永乐末年,李景隆去世。 ==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 李景隆年轻时喜读兵书,举止雍容,深得明太祖的看重,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爵曹国公。他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李景隆因是建文帝心腹,深受亲近信任。不久,周王[[朱橚]]被告发谋反。建文帝派李景隆以备边为名前往开封,包围周王府,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 [[File:Lijinglong.jpg|缩略图|左|350px|[https://gss1.bdstatic.com/-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e415ef41b119ebc4c078719fba1da8c1/37d12f2eb9389b50d2e630768735e5dde7116efd.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6%99%AF%E9%9A%86/3089153 图片来源]]] ===率军征燕===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大败长兴侯耿炳文。黄子澄向建文帝推荐李景隆,建议让他接替耿炳文。八月,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同年九月,李景隆兵至德州,调集各路兵马,进驻河间。朱棣对李景隆非常轻视,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却率精锐兵马援救永平,后又奔袭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李景隆闻讯,率军围困北平,攻打北平九门。[[朱高炽]]只是凭城坚守。期间,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却因被李景隆所忌,只得撤回,以致功败垂成。 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击败都督陈晖所部,而后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东二十里)会战。他率精骑为先锋,左右冲击,连破南军七座营寨。燕将[[张玉列]]阵进击,直抵北平城下。城中守军也鼓噪杀出。李景隆大败,抛弃物资,连夜撤退。南军各部尽皆南奔。十二月,李景隆撤回德州,准备等来年开春再北上攻燕。 ===兵败召回=== 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攻打大同。李景隆率军援救,兵出紫荆关,却因燕军早已回师,无功而返。建文帝认为李景隆用兵不顺,是因权柄太轻,便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四月,李景隆在德州誓师北上,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结果再次被燕军击败,只得抛弃全部辎重,撤回德州,不久又退至济南。 同年十月,建文帝将李景隆召回[[南京]],但却并未治罪。李景隆前后丧师数十万,使得攻守形势逆转,朝廷再也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征讨。[[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纷纷上疏,认为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予诛杀。黄子澄惭愤不已,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建文帝对此一概不听。 ===开城迎降===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建文帝忧惧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请诛李景隆。建文帝不准,反而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营地请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被朱棣拒绝。不久,燕军兵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南京陷落。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File:20170205023050215.jpg|缩略图|右|350px|[http://news.op.wpscdn.cn/uploadfile/2017/0205/20170205023050215.jpeg 原图链接]]] 同年六月,燕王朱棣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李景隆因有"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当时,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靖难诸功臣为此愤愤不平。 ===受劾圈禁=== 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上疏揭发李景隆,称他在建文年间曾"至邸受赂"。[[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明成祖不予追究。后来,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大臣再次弹劾李景隆,称他与弟弟李增枝阴谋叛逆。明成祖遂削去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不许他上朝面君,以国公之爵赋闲在家。 不久,礼部尚书李至刚上疏奏道:"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大逆不道。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明成祖遂褫夺李景隆的爵位,将他与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李景隆曾绝食十日,但却始终未死,至永乐末年方才去世。 == 主要成就 == 李景隆早年以知兵著称,多次赴湖广、[[陕西]]等地训练军队,负责与西番的茶马贸易,曾参与明军北伐。 后率军抓捕周王,协助建文帝削除周藩。 靖难之役时,担任朝廷讨燕大军主帅,多次与燕军展开大战,前后统兵近百万。 燕军渡江后,他主动开门迎降,使得明成祖顺利夺取[[南京]]。 成祖继位后,以公爵受赏,位列靖难诸功臣之上。 == 轶事典故 == [[File:T016b5c689161cef787.jpg|缩略图|左|350px|[http://p2.so.qhmsg.com/sdr/400__/t016b5c689161cef787.jpg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2091767714880068 图片来源]<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2091767714880068 子季闲聊:为什么说李景隆是朱棣成功的第一功臣?],</ref>]] 李景隆统率五十万倾国之兵北伐时,燕王朱棣不惧反喜,笑道:"李景隆缺乏计谋又骄傲自负,外表强硬而内心缺乏勇气,刻薄善妒却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如今朝廷将倾国 之兵托付于他,纯属自坑。汉高祖大度知人,擅长任使,英雄都为其所用,也不过只能将兵十万。李景隆有何才能,能够统率五十万兵马?赵括之败必能重现。" 同时,朱棣又 指出李景隆此次用兵的五大弱点:治军无军令军纪,上下不同心。 南军将士不适北地霜寒,粮草军备不足。 贪功求胜,贸然轻进。 缺乏对下属的信任,刚愎自用,没有威信。 所部尽是乌合之众,混乱无序,多是谀佞小人。 他笑对众将道:"李景隆有此五败,此战必败无疑。" == 人物评价 == 朱棣:① 李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 ② 李九江志大而无谋,喜专而违众,……数子皆匹夫,徒恃其众耳。 [[张廷玉]]:① 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② 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③ 明兴诸将,以六王为称首。非独功茂,亦由其忠诚有以契主知焉。……论者谓诸王之遗泽,隆替有殊,然而中山有增寿,与岐阳之有景隆,追溯先烈,不无遗憾。荣遇之弗齐,亦安见其有幸有不幸哉。 [[蔡东藩]]:① 景隆仅优文学,素未典兵,安可寄以干城之任?子澄误荐,建文误用,宜其丧师覆辙也。 ② 南北战事,一误于李景隆,再误于盛庸,白沟河之战,燕王矢尽剑折,逸走登堤,景隆不麾军追擒,使燕王得遇救杀回,转致败溃,是景隆之咎,固无可辞。 == 参考资料 == [[Category:明朝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景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