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新加坡河 的原始碼
←
新加坡河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新加坡河.jpg|thumb|right| [https://dimg07.c-ctrip.com/images/100a1f000001grngv93A0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2/r25836-289013357.html 图片来自携程旅行网]]] [[新加坡河]]是[[新加坡]]32条主要河流之一。河从西部的金声桥源起,向南倾入[[滨海湾]]蓄水池<ref>[http://rudolph827.blog.sohu.com/308819475.html 傍晚、荡漾在新加坡河上] </ref> 。自从英国殖民者[[斯坦福·莱佛士]]于1819年2月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陆之后,河的两岸就逐渐发展成新加坡的商贸中心。 在莱佛士的免税政策下,设立在河口的商港吸引了远近的商船。商家在河岸建起一排排货仓,而这些极具历史意义的房屋现已受到整修及保护,成为高级餐厅、酒吧等。现今,小型机动船每日穿梭於新加坡河,载着游客欣赏沿河美景,了解新加坡历史。最近,政府在河口建了一个大闸门,把新加坡河改造成一个蓄水池,为居民提供饮用水源。 中文名:新加坡河 长 度:总长约3.2公里 著名景点:鱼尾狮公园 说 明:新加坡的生命之河 最佳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建议游玩时长:3小时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成人15 新元,儿童(3-12岁)8 新元 ==位置== 贯穿于整个城市的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生命之河,总长约3.2公里。新加坡河虽然不是非常长或非常大的河流,河道的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前来自世界四面八方的移民都是依靠这条河流来维持生计,这里是移民最先迁入和商业最先繁荣的地带,也是老新加坡的经济动脉。 几百年来,新加坡河历尽沧桑,她见证了土著王朝的没落;见证了早期移民的血泪;见证了殖民统治的兴衰;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恶;也见证了一个新兴城市国家的诞生和发展。今天,这里已经被政府保护和开发,形成新加坡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和娱乐中心。漫步在河畔,游人可以参观许多富纪念性的标志和建筑如:鱼尾狮公园、[[莱佛士登岸遗址]]、新加坡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和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堂]]等。河岸两旁–驳船码头、克拉码头和罗拔申码头,是新加坡最繁华的街区,是享受美食夜市的胜地。 ==历史== 1819年,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登陆,就预见新加坡适合发展转口贸易的经济潜能,于是,把新加坡开设为自由港,由于豁免进口税,货物价格低廉,各地商人都乐意前来进行贸易活动。1821年,到新加坡停泊的船已有3千多艘,大大促进了转口贸易的发展,1823年,贸易总额达到1,300多万元,新加坡就成了一个繁忙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来到了新加坡河,在两岸建了很多房子,一些是出入口商行,华人称为“九八行”,一边建的都是仓库,对岸就是他们办公的地方。新加坡河沿岸建起数以千计的各国商行,可谓万商云集。 从19世纪起,新加坡河频繁的交通量导致河道受到严重的污染。直到1977年,当时之总理李光耀发起了清理新加坡河的运动。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发展妥善的排水系统、重新安顿聚居在河道附近的贫民及每日清理堆积在河床的垃圾积极地展开了。十年后,清理河道的计划终于圆满成功。河水的污染程度被控制在安全水平,海洋生物也重返新加坡河。 ==地位== 新加坡河可谓是新加坡的母亲河,她是早期新加坡的经济动脉,是繁荣的起点,主要指的是它和转口贸易的关系。独立以前,新加坡的工业基础薄弱,经济主要依赖转口贸易,新加坡河就成了新加坡最主要的经济动脉,当时的货物是由远洋来的大货轮,从海上卸到驳船,再由驳船沿着新加坡河,存在两岸的仓库里。当时,新加坡人的收入中75%,可以说就是来自于这条河。新加坡河其实颇为短小,可是它的出口就是新加坡港,连接着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航道,并且面向印尼廖内群岛,东南亚各地以致于东西方航运的船只,都要经过新加坡河口,这样一来,新加坡河口自然成了一个货物集散地。 ==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建国以后新加坡经济已经转型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新加坡河岸的繁荣也告时过境迁,新加坡政府于是拟定一项翻新发展计划,把新加坡河变成一条旅游的河。今天,新加坡河已经改头换面,昔日污染的河水经过了净化,保留下来的旧建筑物都经过翻新,河岸边的百年老店屋和货仓则被改造成娱乐、饮食、休闲和商业服务场所,不断美化的两岸,使本地人和游客流连忘返。 市区重建局耗资1,600万新元兴建的新加坡河畔林荫道已经开幕,新加坡前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表示,新铺设的林荫道将提供另外8,000平方公尺面积,供设立露天餐座和露天小吃亭,进一步将这世界知名的独特的饮食、消闲和娱乐之地发扬光大。这条行人林荫道长6公里(两岸各3公里),宽10到15公尺,从新加坡河口一直延伸到金声路。建造工程始于1992年,包括新建三座行人桥和修复渥桥、李德桥。此外,当局也在横跨新加坡河的汽车天桥下兴建地下行人道,让人可以通畅无阻地往来于[[驳船码头]]、[[克拉码头]]和[[罗拔申码头]]。 昔日新加坡河上典型的运输工具--驳船,如今已变成接载游客作“新加坡河之旅”的工具,沿河经过的景点,包括旧国会大厦、皇后坊文物馆、福康宁堡垒、滨海艺术中心、克拉码头、驳船码头、鱼尾狮公园、莱佛士坊等等。 ===新加坡的淡水资源=== 为了保障淡水供应,新加坡政府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一直不遗余力。他们一方面通过增加蓄水、建新生水厂和海水淡化厂,增加水源供给;另一方面通过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努力实现用水自给自足。 翻开新加坡地图,可以看到很多蓝色的蓄水池。建设蓄水池是新加坡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全国有17个蓄水池,一半以上的国土被辟为集水区。集水区内严格控制工业项目,防止水源污染。随着滨海堤坝等工程完工,新加坡的集水区面积将占总国土面积的2/3。为了增加淡水的储水量,新加坡人在新加坡河入海口筑起了一道堤坝。他们把海水拦在堤坝之外,然后使河内的咸水逐渐淡化用来储满淡水。比较巧妙的是,新加坡人把蓄水和旅游结合起来,他们把全国的蓄水池和水道都连接起来,建设水上游乐项目,把新加坡打造成水上动感之都 ,让水为城市增添灵气,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新加坡许多水上活动,如赛龙舟,每年也都会在这里举行。 ==码头== ===莱佛士登陆地地点=== 在亚洲文明博物馆旁边,新加坡河畔的小广场上,肃立着一座通体洁白的雕像。一位年轻英俊的绅士昂首挺立,双臂插在胸前,凝望远方。这就是传奇人物莱佛士的雕像。这个姿势已经成了他的标准站姿,无数的旅游纪念品都是他的翻版。 这尊塑像除了纪念莱佛士本人,还有一层特别的含义。塑像基座的铜牌上铭刻着这样一段话(英文翻译):在这一历史性地点,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于1819年1月28日首次登陆新加坡,由此将一个小渔村的命运改写为一个伟大港口和现代化大都会。简单地说,套用李光耀评价孙中山的话就是“莱佛士,一个改变了新加坡命运的人”。这里就是莱佛士首次到访新加坡的登陆地点,新加坡河边又一个可圈可点和谋杀相机内存的地方。身为伟大的历史人物,莱佛士在河畔众多高楼大厦的背景下显得孤单、落寞而忧郁。历史的河水向前,再向前,汇入海洋,无可逆转。风云人物,英雄俊杰,虽然一朝风流,终究化为河边的静默雕塑。 ==三座桥== 新加坡河上有十来座桥,其中安德逊桥、加文纳桥和埃尔金斯桥是最著名的3座桥。伫立在浮尔顿酒店前的加文纳桥,还有个外号叫“乌龙桥”。 新加坡河上的那座乌龙桥,是建于1869年的古老桥梁,原先设计是中间的桥身可以敞开,能够让商船通过。但后来由于建造设计出了问题,导致桥身建好后无法开启,当时那些高桅杆船只好停在港口外,改用驳船入港进行贸易,于是驳船业便从此兴起。到了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河出现了最繁荣的港运高峰期,河畔每天停泊3000艘的大小驳船,到处是人声鼎沸,船鸣号然。可以想象,这座为纪念总督加文纳上校而命名的桥,却出人意料地让当时普遍用来运载货品的高桅杆商船,再也无法驶入新加坡河——这种“自摆乌龙”,间接改变了整个新加坡河的整体面貌。 新加坡河上的另一座埃尔金斯桥,是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最高统帅和全权谈判代表埃尔金斯命名的。当时,开赴中国的英军途经新加坡,就驻扎在离新加坡河畔不远的政府大厦前的大草场。而在他们动身去中国前,突然接到急电,要求他们折返印度镇压当时爆发的印度兵变,于是一场血腥的屠杀先于中国在印度爆发。可以说,埃尔金斯一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另一只手沾满了印度人的鲜血。他也因为这两大“功劳”,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统辖包括新加坡、马六甲和槟城在内的海峡殖民地。新加坡华人说,埃尔金斯桥已经成为历史的“乌龙”,虽然不能拆掉它,就让我们常常奋力地跺它几脚,这虽然是幽默的行为,就不反当成一种“自摆乌龙”的快乐吧! ===河畔繁华的街区=== 驳船码头对岸,原是[[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办公地区,当前还保留下来的代表性建筑物有旧国会大厦(更早时期的法院大厦)、皇后坊和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堂(1905年为市议厅)。其中,[[皇后坊]]和旧国会大厦之间沿岸地带竖有莱佛士爵士的白色雕像,一般相信他应该是从这里上岸的。 然后,驳船会通过加文纳桥和安德逊桥。安德逊桥旁便能看到新加坡旅游业最为人熟悉的标志——鱼尾狮公园和它背后的浮尔顿大酒店,浮尔顿大酒店的前身是1924年建成的邮政总局,后来它成为新加坡邮政总局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办事处。离浮尔顿大酒店不远就是俗称“红灯码头”的克利福码头。驳船来到码头外的滨海湾后,调头可开到克拉码头去,这里是欣赏新加坡金融区景色的理想角度。 新加坡河北岸的克拉码头,1860至1870年代曾是造船和修船的中心。码头东面有福康宁山,相传这里曾是苏丹的王宫所在,莱佛士登陆后,他的官邸曾经设在这里。当驳船往南面朝河口行驶时,游客可以在东面看到即将作为新闻艺术部的禧街大厦。这座建于1934年的大厦,原为警察局。接着,驳船会通过哥里门桥和霭仁桥,来到南岸的驳船码头,在1983年迁离新加坡河之前,这里每天上演着起货卸货的忙碌情景。如今,这里的数十座货仓和办公室已改为多元特色的餐馆和酒吧,翻新后的店屋同背后的现代化摩天大楼形成鲜明的对比,并成为附近金融区职员和外国旅客夜晚最爱光顾的消闲去处。 ==视频== 见证历史变迁的新加坡河 {{#iDisplay:k0847ony9yw | 560 | 390 | qq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718 世界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新加坡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