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掬 的原始碼
←
掬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掬 </big> ''' |- | [[File:T01548c0d9bd13388fb.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548c0d9bd13388fb.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947432&sid=3109672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掬是一个汉字,拼音jū,指的是用两手[[捧水]],泥等流性物质的[[动作]],出自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相关成语有憨状可掬、 笑容可掬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掬 出处;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解释; 用两手捧水、泥等流性物质 拼音; jū 部首; 扌 五笔98; RQOY 仓颉; QPFD 笔顺编号; 12135431234 四角号码; 57020 Unicode; CJK =='''解释'''== 掬 jū,字亦作匊。[[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匊在手曰匊。唐风。[[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小雅。终朝采绿。不盈一匊。毛皆云。两手曰匊。此云在手。恐传写之误。手部曰。持,握也。握,搤持也。搤,捉也。捉,搤也。把握也。然则在手曰捉,曰搤,曰握,曰持,曰把。不曰匊也。据篇,韵所言则许书之讹久矣。玉篇曰。古文作臼。此语尤误。臼者,叉手也。叉者,手指相错也。广韵以两手奉物训臼,误矣。方言曰。掬,离也。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闲曰掬。此方俗殊语。不系乎本字也。从勹米。会意。米至⽳。两手兜之而聚。居六切。三部。俗作掬。 用双手捧起:掬取|笑容可掬。掬 <动>两手相合捧物 受[[珠玉]]者以掬。――《礼记·曲礼》。释文:"两手曰掬。"舟中之指可掬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注:"两手可掬。"掬一把月 手揽回忆怎么睡――《兰亭序》。又如:以手掬水;掬示(捧出来示众,昭示)置于"可"后,指可以用手捧住。多用来描写景色鲜明或情绪充溢 抓取,取 卷起;卷缩 撅;翘起 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西游记》掬 <量>犹捧。指两手相合所捧的量。如:掬壤(一捧之掬jū用两手捧起:以手~砂。笑容可~(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 =='''相关成语'''== 憨状可掬 (hān zhuàng kě jū)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笑容可掬 (xiào róng kě jū) 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示例'''== 以手~水。~诚相见。笑容可~。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六切,音菊。与匊同。两手曰掬。《礼·曲礼》受珠玉者以掬。《疏》谓手中也。《左传·宣十二年》舟中之指可掬也。 又《诗诂》两手曰臼,屈掌曰匊。 又《小尔雅》掬,一升也。今俗谓两手所奉为一掬,则数合也。 又《扬子·方言》离也。齐軰曰斯。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闲曰掬。 《说文》在手曰匊。俗作掬。《广韵》与ⱬ同。《韵会》本作揈。《正字通》本作臼。<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6%8E%AC 掬],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