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护岸工程 的原始碼
←
护岸工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21019/e5cd3481fb524dc78fc378127f54b857.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593945219_12110699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护岸工程'''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ref>[https://www.sohu.com/na/585329105_121164128 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源始于殷商?文字有600年的历史?],搜狐,2022-09-15</ref>主要有两种观点:起源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起源说<ref>[https://www.sohu.com/a/146154600_594411 揭秘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来源图画还是记号?],搜狐,2017-06-05</ref>。我们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护岸工程指在河口、江、湖、海岸地区,对原有岸坡采取砌筑加固的[[措施]],用以防止[[波浪]]、水流的侵袭、淘刷和在土压力、地下水渗透压力作用下造成的岸坡崩坍。 防护措施 护岸工程是为防止河流侧向侵蚀及因河道局部冲刷而造成的坍岸等灾害,使主流线偏离被冲刷地段的保护工程设施。防护措施通常有:①直接加固岸坡,在岸坡植树、种草;②抛石或砌石护岸。 主要分类 埽工护岸 用埽工构筑最迟始于战国,其名称历代有所不同。战国有称为“据者”。《管子·度地》记载:“堤防可衣者衣之,冲水可据者据之,终岁以毋败为固”。其中“衣”,可能是在堤上种树植草,防止雨刷风蚀。而“据”是用以对付冲水的,应该是护岸险工。古代的护岸工多为埽工,依形状有马头、锯牙等名称。明代又称顺水坝。潘季驯解释顺水坝的作用说:“专为吃紧迎溜处所。如本堤水刷汹涌,虽有边埽,难以持久。必须将本堤首筑顺水坝一道,长十数丈或五六丈。一丈之坝可逼水远去数丈。堤根自成淤滩,而下首之堤俱固矣。安埽之法,上水厢边埽宜出,将里头埽藏入在内。下水埽宜退,藏入里头埽内,庶水不得揭动埽也”清代中叶,黄河在铜瓦厢以下两岸“堤身坐湾迎溜之险工约计不下百余处,鳞次栉比,全赖埽工御水”。 石工护岸 石质护岸有砌石、竹笼工和险工段抛石护岸等。 西汉末年黄河上已有石堤,大约是石砌护岸的堤防。《汉书·沟洫志》贾让中策明载:“河从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北至黎阳(今浚县东北)为石堤”可见石堤已有相当规模。当年石工护岸有砌石和竹笼工两种。安帝永初七年(113)在汴水通黄河的口门处,为保护汴河口的稳定,曾在黄河南岸汴口石门之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积石八所很可能是竹笼装块石构件堆积而成。但竹笼易朽,维修费用自然较高。阳嘉三年(134)就曾因此将荥口石门的竹笼工改作砌石工。 石砌护岸在北宋仁宗朝曾有修建。当年黄河主溜顶冲滑州(治在今滑县东南)城,知州李若谷率兵连夜修筑大埽加固。事后又“制石版为岸,押以巨木,后虽暴水不复坏”。应该是在桩基上修筑砌石护岸。 砌石护岸的做法,北宋年间已有规范。大约是先挖地基,再打地钉桩,其上再修砌石堤。不过古代黄河上的石砌护岸较少,而在长江、珠江等南方江河上较多。 宋代都江堰主要输水干渠上共建有“指水一十二座,大小钓鱼护岸一百八十余丈”。这些护岸大多是竹笼块石构筑,“盖笼石附岸,水不蠹土,而渠可坚久”。其中位于成都西北的縻枣堰形制较大。该堰始建于唐代,淳熙三年(1176)范成大都蜀时重建,用以“堙洪源,折逆流”。明清间,长江干流险工段多用砌石构筑挑水石矶护岸。 抛石护岸则主要用于配合埽工或石工的护岸工,用以保护堤脚避免顶溜淘刷。抛石并形成斜坡,也有消浪作用。 木龙和种树护岸 木龙护岸工首创于北宋天禧五年(1021)。当年陈尧佐知滑州,黄河水涨,城“西北水坏,城无外御,筑大堤,又叠埽于城北,护州中居民。复就凿横木,下垂木数条,置水旁以护岸,谓之木龙。当时赖焉”。元代贾鲁堵白茆决口时,也曾“以龙尾大埽密挂于护堤大桩,分析水势”。 “往大河冲塞,侵啮金堤,以竹笼石葺土以为堨,坏溃无已,功消亿万。请以滨河郡徒疏山采石,垒石以为障,功业既就,徭役用息”。垒石当是砌石。汉水上当年也有类似的砌石险工。例如,固城县有五女子,为保全其父位于汉水河边的坟墓,修建五女激,“元康中(前65~前61)始为水所坏。今石皆如半榻许,数百枚聚在水中”,事见郦道元《水经·沔水注》。 清代木龙用得比较多。康熙四十年(1701)河道总督张鹏翮的属下武进贤从自己对河势的观察和民间传说,建议“聚木为大筏,联以竹缆,直接南北之坝……以铁锚沉水钩定……入水约可丈许,将黄河大溜永如圣算北流”。同样是桩木结构,沉入水中挑溜护岸。只是不叫木龙,而称之为木筏,构造与北宋稍异。 乾隆初年泰州(治今泰州市)判官李晒读宋史有所发现,向当时的河督高斌建议兴建木龙,在清口试用确有保护险工的作用。人称“盖木龙能挑水,护此岸之堤,而水挑即可刷彼岸之沙,较之下埽开河,事半功倍”,赞誉有加。乾隆十一年(1746)顾琮也用此法防护安东县(今江苏涟水县)西门,大约10天以后,不仅该处泥沙停淤,溜势外趋,而且埽工不再蛰陷。 清代木龙形制和构造在道光年间成书的《河工器具图说》中有详细说明。木龙用原木扎排,上下共九层,高约一丈八尺。平面长十丈,宽一丈,用竹绳捆扎成立体构架。另有地成障或水闸,长一丈八尺,宽一丈,也用原木捆扎成排,中间用交叉小木和竹片编织。将地成障向下插入木龙构架的空档,则可以起到“截河底之溜,所以溜缓沙淤,化险为平”的作用。 古人对于植树种草保护堤防早有认识。战国年间对堤防维护就有“岁埤增之,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的规定。宋太祖于建隆三年(962)十月的诏书中,要求“缘汴河州县长吏,常以春首课民,夹岸植榆柳以固堤防”。开宝五年(972)又下令沿黄河、汴河、清河和御河(今南运河)州县种树。景德三年(1006)仅首都开封一地就“植树数十万以固堤岸”。 嘉靖年间总河刘天和对堤防种柳经验有系统总结。他看到黄河江苏段树草丰茂,而河南段少有,于是提出“植柳六法”并推广应用。植柳六法有卧柳、低柳、编柳、深柳、漫柳、高柳之分。其中卧柳和低柳在堤内外坡自堤根至堤顶普遍栽种,编柳则主要栽于堤防迎水面的堤根。三种种法插柳的直径和柳干出露高度有所不同,但主要都用在堤防不迎溜处以护堤。而在水溜顶冲堤段,为起到消浪防冲作用,则需种植深柳。深柳可连栽10多层,“下则根株固结,入土愈深;上则枝梢长茂,将来河水冲啮亦可障御”。漫柳主要栽种在滩地上。高柳必须用长柳桩种植。有遮阴作用,尤其在运河两岸堤面上应用最广。 对于堤防种柳,潘季驯的认识与刘天和有所不同。潘季驯强调应用卧柳和长柳两种。但只宜栽种在“去堤址约二三尺(或五六尺)”的滩面上。认为有消浪和提供埽工用料的作用,同时潘季驯还主张在堤根处栽种芦苇,芦苇繁茂后,“有风不能鼓浪”;而在堤坡上,潘季驯不主张种柳,而只赞成种草,其作用是“虽雨淋不能刷土矣”。认识比较切合实际。后代还有人认为,堤身种柳将“攻松土脉”,树根腐烂后形成空洞,而且不利于埽工施工作业。 堵塞滩地串沟 清代对堵截滩地串沟尤为重视。盖洪水上滩和回落时,滩地临近主槽的位置落淤最多,形成滩唇高于堤根的横比降。黄河滩地横比降尤其明显,“凡近堤之处必低于临河三四尺不等”。由于滩地宽阔,滩面上往往形成串沟,洪水上滩时沿串沟运动,横比降又可能将串沟引向大堤,亟易出险。因此,堵截串沟成为护岸的重要工程内容。康熙年间已对堵塞串沟技术有成熟的总结。陈璜认为,串沟有两种类型,堵截的方法也有不同。如果串沟与主槽通连(俗称有河头),经过数里或数十里再回归主槽(俗称河尾)者,需要在河头距主槽100丈左右的地点修筑具有平缓堤坡的大坝,横断串沟。在串沟上每隔一二里间断再筑束水小坝若干,束水小坝像闸门一样,中间留有数尺至一丈的口门。之所以临河头筑坝,是因为那里地势较高。如若将坝修于串沟中段,洪水顺横比降直冲,对坝的安全威胁更大。之所以束水小坝留有中间缺口,为得使漫水不致翻过坝面,对下游加重冲击。而如果串沟只有河尾而无河头,则堵截串沟的大坝应该放在河尾一端,中间的束水小坝做法相同。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护岸工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