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成本會計 的原始碼
←
成本會計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成本會計.jpg|230px|thumb|有框|右|成本會計。[https://go.commeet.co/blog/%E8%B2%BB%E7%94%A8%E7%AE%A1%E7%90%86/%E6%88%90%E6%9C%AC%E6%8E%A7%E5%88%B6/ 原圖鏈接]]] '''成本會計'''(英語:Cost accounting)是公司內部控制重要的財務崗位。主掌各項生產流程的核算工作,成本分析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運用[[財務]][[會計]]中的原則原理、紀錄、分類、彙總及分析產品在產銷過程中的相關成本,以確定產品或服務的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涵義== 在現代會計階段,成本會計的涵義是「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直接結合,它根據成本核算和其他資料,採用現代[[數學]]和數理[[統計學|統計]]的原理和方法,針對不同業務,建立起數量化的管理技術,用來幫助[[人]]們按照成本最優化的要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控制、分析、考核,促使企業的生產經營實現最優運轉,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 === 進行全面成本分析 === 所謂的成本分析,是針對成本資料產生的問題追根究底,可以先從成本預測開始,幫助[[企業]]在成本控制時有明確的目標;中期則可以針對實際成本進行追蹤,防止成本超出預期範圍;成本控制的最後一步是對結果評價,總結成本升高或降低的原因,以利於下個週期成本管理的目標制定。 ==發展階段== 成本會計發展的歷史階段約可分為三期: === 原始的成本會計 === 第一階段(1880-1920): 原始的成本會計<br> 原始的成本會計,起源於[[英國]],當時認為成本會計就是彙集生產成本的一種制度,主要是用來計算和確定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在這期間,英國會計學家已經設計出定單成本計算和分步成本計算的方法(當時應用的範圍只限用[[工業]]企業),後來傳往[[美國]]及其他國家。 === 近代的成本會計 === 第二階段(1921-1950): 近代的成本會計<br> 近代的成本會計,主要是美國會計學家提出了標準成本會計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積聚的基礎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與分析」的新職能。在這種情況下,成本會計就不僅是計算和確定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還要事先制訂成本標準,並據以進行日常的成本控制與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為成本會計擴大了管理職能,於是應用的範圍也從原來的工業企業擴大到商業企業、公用事業、以及其他服務性行業。 === 現代成本會計 === 第三階段(1951年以後) : 現代成本會計<br> 今天對於成本的定義已不再僅僅局限於產品成本的範疇,例如美國[[會計學]]會與標準委員會就如此定義成本:成本是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貨幣]]測定的價值犧牲。從這一定義看,成本的外延除了產品成本的概念與內容,它還可以包括:[[勞務]]成本、[[工程]]成本、開發成本、[[資產]]成本、[[資金]]成本、質量成本、[[環保]]成本等等。 == 業務 == 成本會計又可分為管理及財務兩個方面,成本會計協助管理計劃及控制公司的經營,制定長期性或策略性的決策,並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與改良品質。 === 生產訂單的審核 === 根據ERP管理規定,生產管理部根據銷售訂單生成生產訂單。成本會計審核生產訂單是否在銷售訂單的範圍內。公司做到按契約生產,沒有契約的只准許是市場常用產品作為備用庫存所用。這些訂單要有公司領導簽批才准予生產,其他情況不允許安排生產,以避免造成庫存積壓。 === 材料出庫單的審核 === 材料出庫單根據生產訂單按物料清單(BOM)展開生成。成本會計審核材料出庫是否完整、準確,這就要求成本會計對公司產品的構成熟悉。有的產品 BOM 建設不完善,要督促技術中心把 BOM 建全。BOM 是物料出庫的重要工具,直接影響材料出庫的準確性。產品沒有 BOM 不能領料。一個產品的 BOM 不齊全、倉庫記錄不準確就會使得原材料倉庫出庫混亂,因為一個產品生產時物料領用會涉及到多個[[倉庫]]。如果一些物料從原材料庫房裡不能單個領用的,比如標準件、濾芯紙等可以按入庫倒沖材料出庫。 === 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生產成本跟蹤 === 原料投入、產出成品與損耗要做到與相關指標對比,每天的消耗與產出要有所統計。每天做日報表《各產品投入產出對比表》、《各車間消耗與產品入庫日報表》,並在生產會上予以公布,給各車間及[[公司]]領導提供有效數據,及時做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決策。 生產訂單完成情況要跟蹤審核。當月訂單當月用,上月訂單月末要及時關閉,做到"當月事,當月畢",產成品入庫量耗用材料按BOM展開與材料出庫單進行核對是否一致,檢查入庫產量多而耗用材料少的現象以及無入庫產品只有材料出庫的現象,以確保材料出庫準確、核算成本真實。<ref>[https://kknews.cc/finance/lzvyeb.html 一篇文章帶你讀懂成本會計!]每日頭條</ref> === 月末結帳的工作清單 === 確保各車間單據都已經審核。材料會計把材料模塊帳務結帳完畢,確保各車間各產品都具有分配係數。成本會計根據ERP管理規定把每個車間作為每一個成本中心按生產流程依次核算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由於不同車間之間產品有互相領用的現象,如果不依次核算各車間成本,混合核算就會有重複現象。 == 有效控制 == 四個有效成本控制的方法可供企業參考。 === 相對成本控制法 === 相對成本控制是從產量、成本與收入三者的關係來控制成本,並以「顧客」為核心,在無損產品質量的條件下降低成本,實行這種方法可以了解企業在多大的銷量可以讓收支平衡,另一方面是企業能從前瞻性的角度,根據策略面實施成本控制。 === 全面成本控制法 === 與傳統成本管理相比,全面成本控制法將時間跨度拉寬,但針對企業因營業活動所產生的所有支出進行嚴格控管,亦導入財務指標做衡量,並對所有員工樹立成本意識,讓全員都參與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成為員工的工作職責。 === 標準成本法 === 標準成本法則是對企業擁有的技術與員工素質條件來為每一個成本項目制定標準,當企業進行成本核算時,可按照標準入帳,一來簡化了帳務人員的處理工作,二者則有助於企業內部各部門的成效盤點。 === 成本企劃法 === 成本企劃法是流行於日本企業的成本管理方式,它捨棄了以往對於產品成本的執著,追溯產品設計到開發階段的過程產生的無效作業所耗費成本,並建構一個主軸,隨著時間進行調整與修正。成本企劃法還導入了:JIT 流程(Just In Time,及時生產),許多歐美企業也採用這樣的概念,除了避免過多[[庫存產品|庫存]]的浪費,也有效控制成本,而 TOYOTA [[豐田汽車]]是採用這樣的流程中最知名的跨國日資企業,有多少訂單需求,就生產相應數量的產品,有效降低員工閒置的[[時間]],也提高生產鏈的效率。<ref>[https://go.commeet.co/blog/%E8%B2%BB%E7%94%A8%E7%AE%A1%E7%90%86/%E6%88%90%E6%9C%AC%E6%8E%A7%E5%88%B6/ 提高利潤的秘訣!企業管理者必看的成本控制方法]</ref>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400 應用科學總論]] [[Category:490 商學總論]] [[Category:494 企業管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成本會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