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慈鳳宮 (屏東) 的原始碼
←
慈鳳宮 (屏東)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慈鳳宮''' </p> |- |<center><img src="https://6.share.photo.xuite.net/o927603252/16c159b/19861453/1128017870_o.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o927603252/twblog/419771756 圖片來自隨意窩]</small> |} '''慈鳳宮''',是位於[[臺灣]][[屏東縣]][[屏東市]]的[[媽祖廟]],其媽祖被稱為「阿猴媽祖」。「閩省海壩(水邊地),地如巾悅,民耕無所,且砂礫相薄,耕亦欠收,加以年荒賦急,窮民緣是走海如鳩,長子孫於唐市,指窟於台灣」(出自黃叔璥撰「台海使槎錄」),明末清初,由於大陸沿海生活不易,在鄭成功入台(西元一六六二年)後,福建漳州、泉州的沿海居民陸續遷台,掀起了漢人移民潮。<ref>[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PingtungCounty/manjou/1324001-CFG 慈鳳宮],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2011-10-30</ref> ==歷史沿革== 乾隆十一年(1746年)信眾漸增,鄉紳鄭麟鼎發起諸捐輸,擴建木造宮宇於現址,設於台灣府南路下淡水[[鳳山縣 (清治時期)|鳳山縣]]港西中里[[阿猴街]],即今之屏東市崇禮里中山路39號。原稱「舊媽祖宮」。道光五年(1825年),郭先柱倡議改建,以「慈心濟世、鳳德化民」之懿旨,改名為「慈鳳宮」。1919年,戴連宗、蘇雲英、林英良等信眾再行修繕,並推戴連宗為管理人。1944年秋、1945年夏,在[[盟軍]][[空襲]]時廟身倖免於難。1958年,成立首屆管理委員會,由[[唐榮]]任第一屆主任委員。1960年時另組修建委員舍,完成第一期前殿重修工程。1963年屏東市李朝欽醫生任第二屆主任委員,並完成第二期中殿及兩旁廟室興建。 慈鳳宮內仍然保存七方石碑,最早溯及乾隆年間,有的是嚴禁貪官、記載當年信眾捐輸與名冊。乾隆十六年所立的(1751年)的慈鳳宮橋碑則供奉於後殿。還有石碑是官方設立公轎保護旅客,以免轎夫敲詐,但公轎一擺便被轎夫們燒掉。 1983年大火,燒毀慈鳳宮前、後殿,許多歷史文物都付之一炬,只留下石鼓、石柱及石碑等文物。火災原因是該年12月3日半夜電線老舊短路,除石柱外,二百多年歷史開基鎮殿媽祖神像也完好無損,歷經十九年集資整修,耗資數億餘元,於2002年重建完成。在當時火災前,木工陳金木多次到廟內靠以腳步丈量,在1978年用柚木雕刻慈鳳宮模型,包括中庭九龍噴水池、牌匾,得以作為當時見證。 2009年,建於1737年的慈鳳宮與建於1780年的[[屏東聖帝廟]],其管委會合併成同個財團法人。 2013年12月後殿火災,及時撲滅,疑因電線走火引燃。 ==祭典== 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之日,為屏東市一年一度的大典。在[[台灣日治時期]],屏東郡守、屏東市長等日本官員也參與盛典。 在1952年採訪時,慈鳳宮會有一信眾為爐主、次者二人為副爐主,並選定十三人為頭家。每年的爐主、副爐主,在媽祖生誕前十五日,召集十三位頭家們,商討籌募緣金,按戶勸募,以作為祭典之用。當地屏東市議長[[林石城]]在1953年也擔任爐主。三月廿三日當日,各地的神橋多達數百,自清晨會集於慈鳳宮前,然後巡遊屏東市區,其行列達數公里,沿途人山人海。神轎所至,爆竹轟天。在後陣的媽祖轎前,有數百善男信女打掃道路。市區九十六里民眾,組織[[北管]]、獅陣、[[宋江陣]],或裝飾[[八仙過海]]、卅六進士等陣頭等參與神轎行列,至下午二時起家家戶戶便大事祭拜,慈鳳宮廟邊並臨時架設舞台,做平安戲,直到深夜神像入廟後,始盡興而散。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27 宗教建築;陵墓]]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慈鳳宮 (屏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