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意识流小说 的原始碼
←
意识流小说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意识流小说</big> ''' |- | [[File:图片1意识流.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326930759098b42d.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意识流小说 类 别: 写作技巧 着 重: 描述心理活动 兴起时间: 20世纪20年代 |}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小说]]样式。其突出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表达方式,采取直接叙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描写,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概括起来可以说,唯主观、反理性是它总的特点。最初出现的意识流小说大多是单纯型的,后来发展到交错型,复合型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立体感。 “意识流”本为心理学术语,最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的流动状态中,所以称之为“意识流”。后来,英国小说家梅·辛克莱把这个名词引进文学,她用“意识流”来称呼陶罗赛·理查生等人写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一类小说。 同多数现代主义流派不同,“意识流”小说作家没有共同的组织,也没有打出统一的旗号,但是他们有相似的[[哲学]]观点和艺术观点,有相近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而且互通声息、互相影响,所以仍可称为一个独特的小说流派。作为主体的意识流小说已经消失,但它的诸多技巧已经成了西方文学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ref>[https://www.doc88.com/p-731755369413.html 意识流与福克纳、乔伊斯等代表作家]道客巴巴</ref> ==发展== 20世纪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echnique)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并未形成一个 文学流派。这是因为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如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芙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他们的作品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这些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的意识交织在一起 ,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 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作品特点== 1.以心理时间结构作品。意识流小说家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将感觉中的过去、和将来 拧在一起组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结构作品。心理时间的叙述方式有倒时序、循环时序、颠倒时序、闪回时序和预见时序。 2.意识流描写。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作家退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 灵魂和内心世界。意识流描写的特点具有动态性、无逻辑性、非理性。描写层次分为意识层和潜意识层。描写的方式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意识流语言。 3.以心系人,以心系事。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物的心灵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 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在心灵宇宙范围内写成一曲曲心灵史诗。 写作纯粹的意识流小说有很大的局限,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它融会到其他类型的小说创作中,心理永远是富有创造性的作家的表现领域。 用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 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 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威廉·福克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文体特征== 人物心理、思绪的飘忽变幻,情节段落的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等的交织叠合,象征性意象及心理独白的多重展示,往往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因此,面对这一类文本时,解读者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将人物多层次的感觉印象、心理图象等贯穿起来的意识中心,从中寻绎人物意识流动的线索,是对它们做出细致、准确的解读的关键。 在表现手法上,意识流作家较多地采用了内心独白、 时序颠倒的叙述方法;象征性的艺术结构,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语言形式的离奇的试验以及舍弃标点符号,等等。 意识流小说中使用最多的技法是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无所不知的描写和戏剧性[[独白]]。直接内心独白是这样一种独白,在描写这样的独白时既无作者介入其中,也无假设的听众,它可以将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而无需作者作为中介来向读者说这说那,也就是说,作者连同他的那“他说”、“他想”之类的引导性词句和他的那些解释性论述都从书页中消失了或近于消失了。间接内心独白则以一位无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间展示着一些未及于言表的素材,好象它们是直接从人物的意识中流出来的一样;作者则通过评论和描述来为读者阅读独白提供向导。无所不知的描写是有一位无所不知的作家介入描写人物的精神内容和意识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传统的叙事和描写方法对这种意识进行描述。戏剧式独白直接从人物到读者,无须作者介入其间,但却有一批假想的听众。它所表现的意识深度是有限的,也不象内心独白那样毫无保留。 阅读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到灯塔去》 ,我们可以获得对意识流小说真切的感受。 正如标题所暗示的那样,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小说中的人物试图登上一座[[灯塔]]。它坐落在离他们聚集的场所几英里处的小岛上。小说开篇就强调了这一点:“可以,当然可以,也许明天天好”,拉姆齐太太说:“但是你得一大早就起来”,她又说。“拉姆齐太太爱同她的儿子詹姆斯说如果天气好的话,他可以到灯塔去”。十年以后,詹姆斯终于第一次到达灯塔,这时,拉姆齐太太早已去世了。小说至此结束了。当然这不是一个历险故事,小说中也没有船骸风暴之类的描写。正如小说的背景--赫不里底群岛中一个孤立的小岛和小说中的人物及其行为都具有象征性一样,灯塔也是一个象征。这一象征确实以极其强大的力量贯穿全书,它象征着人的精神上的鼓励,以及混乱的、支离破碎的生活经验与人在精神上追求的理想中的真理或美之间的对比。 拉姆齐太太是去灯塔一游的积极拥护者,但却遭到她丈夫的强烈反对。在她说了“当然可以,也许明天天好”的话后,她丈夫接了下去:“但是”,他父亲走到起居室的窗口前,说道,“明天天气不会好”。因此,这一基本情景在两种力量的对抗下就具有象征的意义。它是人物内心矛盾的外现。 弗吉尼亚·伍尔芙从一个人的意识到另一个人的意识,从一群人的意识到另一群人的意识,探索着他们反应的意义。跟随着他们的思路,精心安排和设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的形象,仔细而又说明了他把一些经过挑选的象征性事件汇集在一起,直到完成一种布局。她为了论述这些事件、记忆和联想的重要意义,为了使饿对到灯塔去的意义有较深刻的印象,这位细致入微的小说家使用了另一种象征性的场景来作为小说的基本场景的对应。这两种场景互相映衬,当人民发现这些象征意义时,他们只是通过对人群意识的把握,通过直觉,通过知觉感知到它的存在。 在这部小说中有大量合乎理性的传统叙述和描写,但是,作者经常使用内心独白,使小说看起来总象处在主要人物的意识之中。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她的《[[现代小说]]》一文中说“当原子落在我们大脑上时,让我们按它们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去描绘每一瞥或没一件小事刻在意识上的图案,不管这些图案表面上是多么地不相关,多么地支离破碎”。这是她对自己使用的方法最好的形容。她的意识流部分比乔伊斯的更合乎传统,而且比《[[尤利西斯]]》更连贯。但是,即使是在她的作品中仍然有计划地加入了一些不连贯的成分,故意使故事的原由和意义显得模糊,迫使读者去思索,以找到答案,理解作品。 意识流小说中的许多形象具有传统小说中所不具备的多层次的内涵,而意识流说法的加入也使小说的叙事过程变的扑朔迷离、天马行空。在人物的内心意识的展现过程中,人物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审判,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 '''作家分析心理化''' 心理小说家常以叙述人的身份对人物心理作剖析,这些心理现象是人物本身没有意识到,没有认识清楚的问题。作家把他对人物心灵的认识和理解讲述给读者,形成作家分析心理化。小说描写作家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引导语通常是“他没想到”“他想错了”“她不知道”等。例如《[[包法利夫人]]》中浪漫恋爱的心理分析是作家对爱玛爱情发展结局的心理预测和它的产生缘由的心理分析,作家的分析是客观的,不带主观色彩。 '''以人系事,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 心理小说的情节叙事简单,事件平凡朴实,大量的心理描写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格。如于连性格中的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多疑与敏感、感性与冷静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点都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得淋漓尽致。安娜的情爱与母爱、反抗与激情的性格冲突在心理描写中也得到充分表现。 '''心理描写从属于情节''' 19世纪心理小说依然存在一个情节框架,心理描写依附于情节,不具独立性。情节触动、引发了心理描写,并把心理描写串连起来,体现了传统小说叙述的线性因果关系。它不同于现代心理小说独立存在的意识流描写。 '''情节心理化''' 心理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和心理描述互为层次,有机结合。情节好似引河,心理描写好似水流,它盈满河道,充畅情节,构成了以心理描述为主的叙事结构。情节心理化通常表现为三种情况:引发式、插入式和夹叙式。引发式是以一个很小的事件为引子,以此引出大量的心理描述。例如于连握住德·瑞那夫人的手的细节,引出于连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插入式是在心理叙述中插入现实描写的细节。例如对爱玛不堪忍受乏味的家庭生活的描写。夹叙式是一边叙述情节,一边心理叙述,叙述引出心理描述,心理描述又带出情节。例如《[[红与黑]]》第43章对于连和玛特儿爱情关系的叙述,既是叙事,又是心理描写。 心理小说在20世纪发展为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波及到欧美各国。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社会意识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的概念由詹姆斯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 ==代表作家== 关于意识流小说的先驱,流传较广的是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 [[伍尔芙]]是[[英国]]的意识流小说家,(1882—1941)。 她在1919 年发表的《墙上的斑点》,是最早的意识流小说。它摈弃了传统的小说结构,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达罗威夫人]]》 是她最着名的意识流小说。它写女主人公在 1923 年 6 月中旬某天的 12 个小时的生活。小说不仅描写了她 的所见所闻及其印象,而且通过联想,表达出她对往日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 望,追溯她从 18 岁到 25 岁期间几十年的经历。作品中,作者从两个不同的 角度使意识流的方向不断交替改变:或以教堂钟声为标志的时间作中心,描 写不同人物在同一时间内的思想活动;或以人物为中心,表现这个人 物在不 同时间里的思想意识动态。小说主旨在于宣扬以仁爱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伍尔芙的创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但2004年,遗失了近130年的小说《[[约翰·史密斯的告白]]》被发现了。 本书是《[[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于1883年所写的一本小说,在邮寄过程中不幸丢失。2011年出版。 书里,约翰·史密斯游历丰富、见多识广,年届五十的他,因为痛风困居在屋里。为了打发时间,他拿出纸笔,将自己年轻时的冒险、对历史的观察、对艺术的见解、对宇宙生命的思索、对帝国兴衰的预见,一一诉诸笔端。时空交错、思绪纷呈,迥异于传统的写作手法,堪称意识流小说先驱之作。 ==西方== '''马塞尔·普鲁斯特''' (1871-1922),法国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作,也是20世纪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文学世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以叙述者“我”追忆往事为主线,插入了“我”的所见所闻。按人物思想流动的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着意描写人物意识流程。以人物主观感受代替传统小说中人物命运、矛盾冲突的主导地位。作品突出带有“内审性”特征,被认为是“革新了题材与写作技巧的新型小说”,对后来的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威廉·福克纳''' (1897-1962),美国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1929),它和《[[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小说采用多角度的叙述手法讲述三兄弟与他们的姐妹凯蒂母女有关的故事,深入人物的潜意识,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病态心理。 其他的例如《[[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都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名着 。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英国小说家、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也是一位着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进行理论阐发。1919年,伍尔夫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内在世界的丰富和易于变化。《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前者表现的是达罗卫夫人在家庭晚会上重见旧日恋人彼德并得知附近一患精神病的男子自杀后二人意识的跳跃纷呈;后者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表达的是作者对超越了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向往盘,呈现给读者的是人物的深层意识。 伍尔夫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 ==中国== [[刘以鬯]](1918—)香港作家,亦是当时“南来文人”中留守[[香港]]发展文学事业的重要一员。其代表作《[[酒徒]]》常被称作华文文学中“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虽然作者对这说法不甚了了,但普遍论者则认为作品中略带虚无的内心描写充分反映了当时香港重金钱而不重文化的虚浮。作者以醉酒之徒的意像,将现实与想像相混合,构筑出一部着重内心意识发展的作品。 [[王蒙]](1934年—)内地作家,是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首倡者与重要的实践者。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蒙相继发表了《[[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蝴蝶]]》、《[[春之声]]》、《[[海的梦]]》这一组被称为“集束手榴弹”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对西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与创新。“王蒙的这六篇小说连同他以后创作的意识流小说重新开始并加速了已中断多年的意识流文学东方化的过程,使之以全新的面貌与格调在古老的东方大地。” [[莫言]](1955年-)内地作家,是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从1985年开始,他相继发表了《[[枯河]]》《[[爆炸]]》《[[红高粱]]》《[[欢乐]]》《[[红蝗]]》等一系列具有强烈意识流风格的小说,将意识流的技巧运用推向了一个高峰。其中《[[红高粱]]》是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小说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莫言称福克纳为导师,他的意识流技巧也与福克纳相似,多采用蒙太奇手法,例如慢镜头描写、多视角叙事、意象比喻等。 与福克纳一样,莫言也并不是纯粹的意识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仍隶属于现实主义范畴。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820 中國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意识流小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