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悬泉置 的原始碼
←
悬泉置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悬泉置</big> ''' |- |[[File:悬泉置.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悬泉置 地理位置;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南侧1.5公里处 海拔;1,700米 总面积;22,500平方米 出土遗物;17650多件 |} '''悬泉置'''遗址位于[[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南侧1.5公里处的戈壁荒漠中,这里南依三危余脉火焰山,北临西沙窝,为[[汉唐]]年间[[瓜州]]与[[敦煌]]之间往来人员和邮件的一大接待、中转驿站。这里东去瓜州56公里,西去敦煌64公里;遗址总面积22,500平方米,海拔1,700米。<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31/21/33885274_683681949.shtml 一个低调而神秘的驿站] , 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7-8-31 </ref> 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1987年首次发现了该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0年至1992年,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全面挖掘,揭露遗址面积2,400平方米,发掘出15000余枚汉简和17650件各类实物。悬泉置遗址是一座方形小城堡,门朝东,四周为高大的院墙,边长50米,西南角设突出坞体的角楼。坞墙系用长、宽、厚约40、20、11厘米的土坯垒砌而成。坞内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时期的土坯墙体平房3组12间(内含一个套间),为住宿区;东、北侧为办公区房舍;西南角、北部有马厩3间;坞外西南部建有一组长约50米,呈南北向的马厩3间。坞外西部为废物堆积区。 悬泉置遗址现已发掘出土的各类遗物达17650多件,其中内涵丰富的简牍即达1.5万余枚,其他遗物如以质地计,有[[铜]]、铁。漆、[[木]]、陶、麻、[[皮毛]]、丝绸、纸张、[[粮食]]、兽骨等门大类,如以用途计,则有[[货币]]、兵器、家具、[[工具]]、猎具、文具、服饰以及日用杂品等。像钢箭镞、五铢钱、铁木工具、[[农具]]、带钩、陶罐、[[陶碗]]、漆木耳杯、石砚、[[画板]]、草、苇、[[竹席]]、梳蓖、皮鞋、[[麻鞋]]、玩具以及大麦、[[小麦]]、青棵、谷子、[[糜子]]、豌豆扁豆、黑豆、[[大蒜]]、杏核、苜蓿、[[桃核]]、马骨和大量毛色鲜艳保存完整的[[马头]]、马腿等。 悬泉置紧靠山口,顺山沟溯上尽山间,有泉水出,可供食用。因水从高台流下,悬空入潭,号日悬泉。(西凉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回至此山,兵士渴乏,广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日悬泉。"这次发掘后,从简犊得知,悬泉置在西汉时名"敦煌郡效谷悬泉置","置"即驿站,该名在唐代仍在沿用,宋以后渐废,无人知其名。清代以后至今,多称"吊吊水"、"贰师泉"。 从现已揭露出来的遗址看,遗迹结构之完整,出土遗物之丰富,遗存保存之完好,文化内涵之广泛,实属近年来我国考古学界的重大收获之一。其中,有明确层位和准确纪年简犊共存关系的西汉宣--哀帝时期(公元前73年一前1年)书写墨迹的麻质字纸的出土;对传统的东汉蔡伦造纸说,是无庸置疑的突破。据现有资料可以认定悬泉置遗址时代上限始于[[西汉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历经西汉、东汉,下限可至[[魏晋]]时期,前后延续近400年之久。<ref>[https://www.360kuai.com/pc/910c36fada87831af?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悬泉置--驿站中的大汉帝国] , 快资讯 2018-12-03 </ref> 世界第一部环保法令 甘肃敦煌经专家考证认定,从该遗址出土的墙壁题记《[[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与[[瓜州]]县之间的交界处,1987年被考古工作者发现。 在对遗址文物的整理过程中,专家发现有一块墙皮保存较为完整,长222厘米、宽48厘米,上面书写有一封诏书,题为《[[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经研究考证,专家们于近期得出结论,此诏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环境保护法"。 专家们认定,这封诏书是西汉平帝时,太皇太后发布的一项诏文,由安汉公[[王莽]]奏请和逐级下达给群众的文书。文书的主体部分是月令五十条,主要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规定了四季的不同禁忌和须注意的事项,如春季禁止伐木、禁止猎杀幼小的动物、禁止捕射鸟类、禁止大兴土木等,夏季则禁止焚烧山林等,秋季规定禁止开采金石银矿等,冬季禁止掘地三尺做土活等。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i0703jvk50s|480|270|qq}} <center>悬泉置:一个低调而神秘的驿站</center> {{#iDisplay:i301576cvcv|480|270|qq}} <center>悬泉置的遗址的考古发掘震惊了整个考古界</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悬泉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