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张天龙 - 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 的原始碼
←
张天龙 - 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张天龙</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f89e93316688f366.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212744&sid=10444083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张天龙 籍贯;江苏淮安人 出生日期;1957年 职业;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 |} '''张天龙''',1957年出生,[[江苏淮安人]],别署追月轩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中国金陵印社社员,民建中央画院特聘画家、民建江苏省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ref>[https://www.cndca.org.cn/mjzy/hysq/whgc/ms/1147942/index.html 淮安会员张天龙国画系列] , 民建中央网站 2017-04-11 </ref> ==人物简介== 学画习篆三十年不辍,致力于中国历代山水(花鸟)画研究和创作活动,以擅绘江南山水著称。作品粗犷而不失柔媚,拙朴而不失精巧,用笔用墨苍劲有力,浑厚而疏朗,讲究意境与趣味。作品有吴镇、王蒙枯笔的风骨,又具有董源、巨然平淡天真的情调。尤得元人绘画神韵妙道,意境藏画之中,笔墨透纸而出。 ==获得荣誉== 作品于199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同年九月中国文联认定国画作品为一级美术作品。作品获中国美协主办北京·2000年奥林匹克第一届国际绘画大展优秀作品奖。1999年书法篆刻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大展优秀作品,同年国画获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金奖。2000年国画入选国土资源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书画大赛作品展。2001年国画获国家文化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环保总局联办的2001年中国企业文化年文化艺术大展国粹奖。2002年国画获文化部主办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书画大展金奖。国画获第53届国际文化交流展金奖,中华民族艺术杯书画大赛金奖,庆祝香港回归东方文学艺术交流展金奖。作品被中国美协、江苏省国画院、日本书芸院、民建中央、国家体委等珍藏,八件作品在北京、新加坡、香港、台湾拍卖成交。《[[日出]]》荣获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优秀作品奖。《[[中国印迎奥运]]》荣获第29届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主办《[[和谐中华迎奥运书画大展赛]]》优秀作品奖。作品编入《[[中国美术选集]]》(1949年~2000年)、《[[中国美术家年鉴]]》、《[[二十世纪中日书画巨匠]]》、《[[中国近代书画选集]]》等。 《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报》、《东方文化艺术报》、香港《消费时报》、《人民日报大江南收藏版》等十余家报社派记者采访,在头版或辟专栏撰文介绍艺术成就。作品编入《[[中国美术选集]]》、《[[中国美术家年鉴]]》、《[[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博览会优秀作品奖,53届国际文化交流展金奖,中华民族艺术杯书画大赛金奖,庆祝香港回归东方文学艺术交流展金奖,第二届四面山杯国际书画大赛银奖,首届鲁南之光国际书画大赛银杯奖,孔圣杯国际书画大赛铜质奖、首届全国职工美展铜牌奖。作品被荣宝斋、银川美术馆、日本书芸院、国家体委等珍藏,六件作品在北京、南京、西安、新加坡、香港、台湾拍卖成交,辞条入编《[[中国当代名人录]]》,1996年获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主要作品《[[山村月夜]]》、《[[南山道中]]》、《[[柳湖渔歌]]》、《[[洪湖春境图]]》等。 ==艺术创作== 在黄山如海的云涛浪涌中,一位身背画箱的画家顶着烈日,迎着热浪,艰难地跋涉着。那流金的云海,那染赤的峭壁,那沸腾的山区生活,特别是那古朴、生动的皖南村舍,使画家完全陶醉了,忘我了!于是一幅幅充满山野村情的山区写生,在白云缭绕的世界中诞生了。 这幅图景,是画家留给我的第一印象;这幅图景,让我对画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何?在我的书画界朋友中,还未曾听说过张天龙这个名字。在朋友的引领下,我们信步来到了现居淮阴的张天龙的"追月轩"。走进画室,那《[[运河小景]]》、《[[东北人家]]》、《[[山村月夜]]》、《[[秋的印象]]》、《[[河塘秋景]]》、《[[山村]]》等一幅幅画卷一下子映入了我的眼帘,让我沐浴在艺术的享受中。再看那些发表在《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和《美术报》上的一幅幅画作和那些发表在《东方文化艺术报》、《中国艺术报》、《江苏工人报》和香港《大公报》上的一幅幅篆刻作品,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谈起自己画画的兴趣由来,张天龙饶有风味地讲述了他儿时的那个难忘经历。在上小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一幅稚嫩的儿童画《[[盐河大桥]]》入选全国少儿书画展,这是个幸运又是个起点。从那时起,张天龙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画画"。没有人指点,张天龙就拜老塾师张其吉为师学习临摹《[[三希堂]]》画谱,几经寒暑,张天龙竟也用薄薄的白纸,把那本厚厚的画谱画了出来。中学毕业后,张天龙进了造船厂,后又当上了班长,从事冷作工作。他在业余时间,仍忘不了钳工手中的画笔。为了画好一幅作品,从写生到画作完成,张天龙可要一次又一次地画,直到满意为止。有一次,爱人从他的画案下,一次就清理出废宣纸90多斤。在那些消逝的寒暑中,张天龙每每回忆起自己自费踏遍了黄山、长白山、九华山、武夷山、峨眉山和雁荡山,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风采时,不觉感慨万千。业余搞创作,没有时间怎么办,靠"挤",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张天龙一门心思想着画画,他每天都要在画案前站四五个小时才觉得心里踏实。画画需要画笔、纸墨、染料,这些都得在他和爱人并不宽裕的工资中开销,这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张天龙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从不因为自己手头的拮据而放弃自己的画笔,仍在自己的画室里默默地奋斗着。周围的邻居知道他们身边住着一位"老张",却从来没有人知道这个"老张"还是个出了名的画家呢。 为了能在绘画中取得成就,从1986年开始,张天龙自费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国画系"学习。短短3年时间,张天龙系统地学习了绘画理论。这期间,张天龙先后得到北固山人、李燕、吴国亭、田游、姜华等著名书画家的指点,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张天龙笔下,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皆擅长用简洁的笔墨,抓住富于生活气息的景物,浓墨淡彩一一写来。画风清新自然,平淡中又见天真的情调。张天龙在国画艺术创作中,其目光总是投向自己最有兴趣、最有所思、最有深感的风情人物,四时花卉、树丛、荷塘、游鱼……佳作不断地从笔端奔泻而出。看过张天龙那些众多的书画作品以后,总感到很是新奇,在他的画中,看不到拘泥(对前人,对传统章法),看到的是恬淡、祥和,是画家对大自然的浓浓的爱意。对于张天龙艺术上的成就,上海画院原院长唐云评价说:"读君画,笔墨意境甚佳,非数十年功夫。" 《[[洪湖秋韵]]》图,表现的是深秋时节的洪泽湖。张天龙采用中西结合的手法,强调作品的色调与透视,气和韵的结合,色彩浓烈与清润的对比,使大湖和建筑,大湖与渔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具有阴柔之美的风神、风度和风致。湖边的房屋掩映在深秋的树丛中,远处的湖中泊着几条晾有渔网的小舟,告诉人们,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其画在笔、墨、气、水秩序组合中,用轻轻疏放的用笔和耐人寻味的笔墨情趣,描绘一幅环境幽雅、景色迷人、意趣横生、秋意浓烈的优美图画,把读者带进了"一声鸟鸣半湖秋"的意境。笔气、墨气、色气是鉴别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谢赫的"气韵生动"、"气足而后韵生"在《[[洪湖秋韵]]》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张天龙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说:"我们不能用别人的眼睛看待客观世界,而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再造自然纯真之美……"画家主张"我画我睹",创作要纯真、自然。我们坚信,艺术的盛典应属于像张天龙一样的真诚不懈的追求者。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返回「
张天龙 - 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