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广场(玛格丽特·杜拉斯) 的原始碼
←
广场(玛格丽特·杜拉斯)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shutxt.com/d/file/waiwen/960de0635c080259635df8b47deeeb82.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hutxt.com/waiguo/11561/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著作,作者自述: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写《广场》,我想是听了巴黎街头广场上人们的谈话。她,每天下午都在那里,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心不在焉的,一定又有点什么事儿。他,也在那里,一个人,大部分时间也是恍恍惚惚的。她,照看着另一个女人的孩子。他,多半是个小贩,卖些人们几乎都忘了的零碎玩意。两人一起看着时光流逝。 她是包揽家务的女佣,在巴黎火车站下车的不计其数的布列塔尼女人。他是乡村集市的流动小贩,卖点儿针头线脑,零七八碎。他们--成千上万--不名一文。他们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顾影自怜,怨天尤人,内心空虚,向往爱情。在偶然的相遇中,在夏日的广场上,发生了这一幕幕……但还是孤独。 “戏剧式”小说,后也成为杜拉斯改编上演的第一部戏剧,至今仍在法国巡演。通过一个流动商贩和一个年轻女佣坐在街头广场椅子上的琐碎谈话,表现两人的日常生活,捕捉他们的细微情感,特别是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感。 == 作者简介 ==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作家、电影编导。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十八岁时定居巴黎。自1942年开始发表小说,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使杜拉斯成名。这段时期的作品富有自传色彩。自1953年的《[[塔基尼亚的小马群]]》起,杜拉斯探索新的叙事语言,逐渐抹去小说情节,更强调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19551965年是她创作上的高峰期,代表作有小说《[[如歌的中板]]》、《[[副领事]]》,以及剧本《广岛之恋》等。1984年发表《情人》,获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有人说,杜拉斯的作品表现了淫妇荡女的世界,其实并不尽然。在通常谓况下,杜拉斯所写的人物都是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几乎没有正当职业的游手好闲之人。 杜拉斯选择了对欲望本原的回归,试图通过性爱的宣泄,剥离出爱的原欲,将爱情最原始的快乐交还给人类。在杜拉斯看来,也许这种没有了道德束缚的近乎纯洁的欲望,才是爱最核心助本质。杜拉斯对身体言说的坦率不仅体现在男女性爱,还涉足了其他更为严格的禁忌,在内容上呈现出极为先锋的姿态。如对同性的欲望。 == 内容预览 == 惟有一个死亡的身份 她们是包揽家务的女佣,在巴黎火车站下车的不计其数的布列塔尼女人。他们是乡村集市的流动小贩,卖点儿针头线脑,零七八碎。他们——成千上万——不名一文,惟有一个死亡的身份。 这些人惟一关心的是如何生存下去:不要饿死,每晚都要找到栖身之地。 还要不时地,在偶然的相遇中,聊聊天。聊聊他们共同的不幸与各自的艰辛。这一幕幕往往发生在夏日的广场上,列车上,以及集市上那些熙熙攘攘、有音乐伴奏的咖啡馆里。没有这些,照他们的说法,他们就无法摆脱孤独。 “先生,再给我讲讲坐满人的、演奏音乐的咖啡馆吧。” “小姐,没有它们,我就活不下去。我很喜欢它们……” “我相信我也很喜欢它们……有时候我很想到那个地方去走走,可是您看,一个像我这样的姑 …… <ref>[https://www.shutxt.com/waiguo/11561/ 下书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广场(玛格丽特·杜拉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