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巴尔干同盟 的原始碼
←
巴尔干同盟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巴尔干同盟</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pics7.baidu.com/feed/80cb39dbb6fd5266bdbc70ee77d88d2cd60736f8.jpeg?token=9ec5b046c3df900a9d9ceb6aee401488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624599378086661&wfr=spider&for=pc 来自 哔哩哔哩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巴尔干同盟 外文名 Balkan League 成 员 [[希腊王国]]、 [[保加利亚王国]]、 [[塞尔维亚王国]]、 [[黑山王国]] 成立目的 对抗[[奥斯曼帝国]] |} '''巴尔干同盟'''(Balkan League),是指1912年时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四个东正教国家──[[希腊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黑山王国]],联合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同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由于[[保加利亚]]对于[[马其顿]]分配问题上的不满,造成同盟的破裂,[[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巴尔干同盟解散。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624599378086661&wfr=spider&for=pc 巴尔干同盟], 豆瓣电影, 2020-01-18</ref> == 内容== 希腊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黑山王国为反对奥斯曼帝国而建立的政治军事联盟。自14世纪以来,巴尔干半岛各民族长期受土耳其封建贵族的统治和压迫,经过长期的斗争,到19世纪,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先后获得独立或自治,但仍有一部分土地和人民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下。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建立统一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斗争日益高涨。1911年意土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建立反土联盟的步伐。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经过多次谈判,于1912年3月13日签订了《塞保同盟条约》,双方互相保证各自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如其中一方遭到他国侵犯时,另一方应全力予以支援;双方还约定,当任何大国(暗指奥地利)企图兼并巴尔干领土时,双方应以全部武装力量彼此援助。同年 5月29日,保、希两国签订了《希保防御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当土耳其攻击缔约国的一方领土或者破坏根据条约或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享有的权利时,双方以它们的一切武装力量彼此帮助。9月,门的内哥罗和塞、保也达成共同对土作战的协议。至此,以保加利亚为核心的巴尔干同盟遂告形成。这个联盟的目的是使巴尔干各国以及整个巴尔干半岛摆脱土耳其的统治,反对大国对巴尔干的兼并。在同盟的形成过程中,俄、英、法等国企图利用同盟达到自己的扩张目的。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同盟各国联合对敌,取得了反土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长期的封建统治,但在反土战争胜利后,同盟各国因争夺领土,爆发了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致使同盟瓦解。 ==社会影响== 巴尔干同盟是由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发起的,目的是反对奥斯曼帝国,使巴尔干各族人民摆脱土耳其的压迫。1912年8月,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爆发反土起义。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要求土耳其给马其顿和色雷斯以自治权。土耳其政府拒绝此要求,开始军队动员。这就构成巴尔干联盟对土宣战的直接口实。1912年10月9日,黑山对土采取军事行动,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相继行动。这几个同盟国动员了95万兵力,展开的军队为60.3万人(据其他资料说法为72.5万人),1511门火炮。希腊海军拥有四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11艘炮艇。 土耳其动员85万兵力。战争初期派到欧洲战场的约有41.2万人(据其他资料说法为30万人),1126门火炮。土军还可以从小亚细亚抽调一些兵团(达5个军)来加强。土耳其海军较希腊海军为弱,共有3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4艘炮艇。巴尔干盟国在兵员数量和武器质量,尤其是炮兵数质量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均优于敌军。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 保加利亚军队在伊斯坦布尔方向上以3个集团军组成主要集团。塞尔维亚的主要兵力(3个集团军)对付土耳其军队在马其顿的集团。希腊的弗萨利亚集团军和伊皮鲁斯集团军分别准备对付萨洛尼卡和亚尼纳。希腊海军应对土耳其海军采取行动,保证盟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黑山军队的任务是协同塞尔维亚军队在马其顿作战。盟军对土军形成了包围态势,准备在土援军到达之前在巴尔干将土军击溃。土军统帅部则力图在增援部队抵达前采取积极行动阻止盟军的进攻。土耳其认为保加利亚是最危险的敌人,因而展开其主要集团(18.5万人,756门大炮)以对付保军。黑山军与为数2万人的塞尔维亚伊巴尔部队共同对色雷斯北部和阿尔巴尼亚北部的土军作战。保军越过保土边界向南推进,10月22日与土军交战。位于保军集团右翼的第2集团军,击退土军,开始围困埃迪尔内(阿德里安堡)。在左翼作战的保军第1、第3集团军,在多次遭遇战中击退土军,于10月22日—24日在克尔克基利萨(洛津格勒)附近击溃土军第3军,开始向南推进。 10月29至11月3日,在吕莱布尔加兹发生激烈交战,土军第4军被击溃。土军仓卒退却。保军统帅部未能组织对敌坚决追击。土军固守伊斯坦布尔以西35—45公里的查塔尔贾筑垒阵地。保军于11月17—18日企图占领上述阵地未果。此处战线遂趋稳定。在马其顿,土军于10月23日对塞尔维亚第1集团军发起进攻,但被击退。次日,塞尔维亚各集团军发起总攻。第2集团军对西南方向实施突击,构成对土军集团右翼的威胁。第1集团军向库马诺沃发起攻势,于10月24日占领该地。第3集团军对斯科普里(乌斯丘普)实施翼侧突击,于26日将其攻克。塞军快速向南推进,11月18日与希腊部队协同下攻克比托利(莫纳斯蒂尔)。马其顿的土军集团被粉碎。塞军务兵团进至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带,与黑山军共同包围斯库台(斯库塔利)。希军扫荡伊庇鲁斯境内的土军,包围阿尼纳。在马其顿南部,希军于11月1、2两日在叶尼杰附近获胜,向萨洛尼卡展开进攻,该城守军于9日投降。希海军封锁土海军达达尼尔海峡出口,发起夺取爱琴海诸岛屿的战役。 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盟军尔后的军事胜利不符合列强利益。俄国在支持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对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不利。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而却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未来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的复灭。在列强的压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停战协定。交战各国大使在伦敦就和约条件开始谈判。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发生政变。新政府(青年土耳其党)拒不接受和约条件。2月3日,巴尔干联盟诸国重新开战。土军一败再败,3月丢失阿尔纳和埃迪尔内(阿德里安堡)。乃于4月签订第二次停战协定。黑山未参与此协定,黑山军继续围困斯库台。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1913年5月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土耳其丧失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尽管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为了维护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等国王朝的利益,是出于这些国家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要求,但它使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土耳其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这场战争客观上具有民族解放的进步性质。 列宁指出:“巴尔干战争是标志着亚洲和东欧中世纪社会崩溃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环。”(《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页)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6.29—8.10),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黑山和土耳其为另一方进行的战争。它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原有盟国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失去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塞尔维亚,要求马其顿偿付赔款。 希腊也希望牺牲保加利亚(当时保加利亚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扩大自己的领土。罗马尼亚向保加利亚提出对多布罗加的领土要求。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奥匈帝国和德国)力图破坏协约国在巴尔干影响,从中插手,更加速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在德奥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亚于1913年6月29日夜间对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与希腊军采取军事行动。保军各集团军的进攻受阻。 塞军进行反击,突破保第4集团军阵地。战斗继续到7月6日。保军被迫撤退。10日,罗马尼亚对保开战。罗一个军占领多布罗加,罗基本兵力向索菲亚推进,未遇任何抵抗。21日,土耳其撕毁1913年伦敦和约,与保军作战,占领埃迪尔内。保加利亚在全面溃败的威胁下,于29日宣告投降。根据布加勒斯特和约(1913)(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黑山和罗马尼亚为另一方),保加利亚不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领土,而且丧失多布罗加的南部。 1913年保、土签订的君士坦丁堡和约又迫使保加利亚将埃迪尔内归还土耳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巴尔干半岛力量的重新改组:罗马尼亚脱离1882年三国同盟,而与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点评:在巴尔干战争中,作战方法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战斗技术装备的发展而引起的,首先是火炮射击威力、射程和射速的提高;也由于机枪数量增加(盟军有474挺,土军有556挺),以及新式武器与军事技术装备——飞机(除用于空中侦察外,还用于轰炸)、装甲车和无线电的使用。所有这一切促使陆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为了隐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但显而易见,交战双方均力图把基本兵力部署在主要方向上。巴尔干战争证明了机动作战和向向心方向实施突击(向心突击),以及进行迂回和包围的优越性。军队射击能力的提高加强了防守,因此,建立对敌巨大火力优势是实施有效冲击的重要条件。 同时,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作战更为困难。向阵地战作战样式过渡的趋势愈益明显。战争清楚地表明,为了取得联盟战争的胜利,必须组织好盟军的战略。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40 欧洲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巴尔干同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