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嵩县第一高级中学 的原始碼
←
嵩县第一高级中学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松23.jpg|thumb|right|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06/19d9e689406f42329f052d6929013a41_th.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32354806_348730 图片来自搜狐网] ]] '''河南省嵩县第一高级中学'''位于洛阳市区以南70公里处嵩县城白云大道,她背依人间仙境白云山,紧邻碧波万顷陆浑湖,是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河南省文明学校。其前身是1933年由社会知名人士捐资 创办的私立嵩英中学,1978年更名为河南省嵩县第一高级中学。 中文名:嵩县第一高级中学 简 称:嵩县一高 创办时间:1930年<ref>[https://www.sohu.com/a/132354806_348730 骄傲!杀入全国顶尖中学500强!郑州这3所学校火了! ] </ref> 所属地区:洛阳市嵩县 类 别: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主要奖项:河南省招飞先进单位 河南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现任校长王明刚占地面积219亩 ==办学历史== 1930年(民国19年),时任河南省主席的[[万选才]](字得英,嵩县闫庄人)首倡在嵩县开办中学。万选才逝世后,嵩县知名人士[[李遇春]],[[宋金台]],[[阮竹菊]]等人继其遗志,继续创办。1933年9月经省批准备案,嵩县历史上第一所中学“嵩县私立嵩英初级中学”成立,校址在嵩县城文庙。开办经费均系嵩县知名人士及嵩县籍军官捐资。第一任校长李遇春,教导主任李警堂(纸房马驹岭人)。1947年学校因战事停办。 首任校长[[李遇春]](1860-1939),嵩县纸房人,清末拔贡,北洋高等警察学校毕业,曾任陕西省财政厅厅长。[[李遇春]]主持嵩英中学校政7年,开创了嵩县新式教育的先河,为嵩县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立下不朽功勋。 第二任校长[[庞文仲]](1878-1974),清末秀才,嵩县车村人,祖籍河南省叶县,曾任陕西省周至县及岐山县县长、河南省政府秘书长、第一届“国大”代表、国民革命军六路军指挥部秘书长。庞文仲1940年接任嵩英中学校长。教导主任[[李警堂]]。1944年春嵩县沦陷,学校被迫停课,师生四散,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1947年9月嵩县解放。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结束。嵩县知名人士[[宋天才]]倡导全县绅商捐款,修复嵩英中学设施,秋后复课。[[宋天才]]任名誉校长,[[陈煊化]]任教导主任,李警堂任主教,实际主持学校工作。 [[李警堂]],嵩县纸房马驹岭人,前清贡生。先后在渑池、巩义、开封教书。李警堂先生因学识渊博、师德高尚,生性耿直、仗义执言,正己正人,不尚空谈,而深得师生爱戴,在全县有着崇高的威望。他从1945年开始实际主持嵩英中学校政,直至1947年嵩县解放。 从1933年到1947年,嵩英中学存在14年,她标志着嵩县私塾教育的结束和现代新式学校教育的开端,她为嵩县新思想、新文化的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嵩县教育史上、嵩县思想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嵩英中学毕业12届学生,共800余人。这些嵩英学子成为嵩县现代史上第一批接受现代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后来多数成为嵩县及豫西地区革命思想的播火者和革命运动的组织者。 嵩英中学初创时期,先后有一批知名学者在此任教。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张宗甫(嵩县阎庄人)、燕京大学研究生关祥、北京大学毕业生马奎(伊川县人,地下党员)、南开大学毕业生张大壮(内乡县人,地下党员),都先后在该校任教。当时的语文教师路百占有专著《楚辞微证》出版,地理教师李警堂有《河南乡土地理》《警堂杂记》等专著存世。 1948年,因全国解放战争影响,嵩县政治形势严峻,学校再度停办。 1949年4月,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嵩县依靠原嵩英中学的部分教师和早届学生为师资骨干,利用原嵩英中学的部分设施,再度建校,学校易名为嵩县县立初级中学,简称嵩县县中,成为公立学校,校址迁城内 二道街(约在书院新村一带),校长梁贯初,副校长李警堂,教导主任龚仲德。先后在嵩县县中任教的原嵩英中学师生有:李警堂、牌玉如、田彝、张鹏、韩绵瓞、张乐平、殷世范、董健等。因此,嵩县县中 与嵩英中学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该年春秋两季招生共314人,有教师12人,学校教学工作进入正常状态。 1950年,学校第一次建立团支部,第一任团支部书记陶自觉;第一次成立总务处,第一任总务主任卫觉民。该年朝鲜战争爆发,12月,在校学生康德如、樊建议等22名学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学校 隆重欢送。 1950年学校开始学习苏联的办学模式和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堂教学程式,学校文娱和体育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学校的政治宣传功能得到强化。 1951年,嵩县县立中学嵩南分校、嵩北分校先后成立,嵩南分校在车村孙店,嵩北分校在田湖。该年12月《嵩县县中校歌》创作完成,李养义词,张一声曲。 1952年,李丙寅出任校长,李警堂、关诚中任副校长。开始在县城东关(现址)筹建新校舍。筹备组组长李丙寅,成员范广居、孟介岑等。该年学校第一次建立工会组织,第一任工会主席汪万育。 1953年,校址又迁于县城东关(现址),在新校址招收6班初一新生。当时新校舍的教室为6排砖瓦房,每排9间。后陆续建起了教师住室,教师住室分为东院、中院、西院三个小院。 1954年,学校第一次组建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李丙寅(兼校长)。1955年学校教职工已达78人,学生1185人,22个教学班。1956年学校完全搬往新校址,并开始招收高中班,学校更名为嵩县第一中学, 简称嵩县一中。当年学校开始肃反运动,政治气氛紧张。1957年,赵则钦出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11月开始“社教”运动。12月开始反右派政治运动,政治空气更加紧张,“左倾”思潮更加严重。1957年至1958年 的反右运动中,教师龚仲德、谷学仁、李建中被打成“右派”分子。该年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大跃进”“放卫星”,学生到处采铁沙,收废铁。学校在校院建起小型炼铁炉。学校基本上以生产劳动为主,一年内曾几 度停课,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该年11月张应岐出任学校校长、支部书记。 1956年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为完中。“文化大革命”中,曾更名为“嵩县五七大学”。 1951年至1957年间,学校文艺宣传队非常活跃,曾先后出演过《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白旗的风波》《弟兄俩》《不能走那条路》《参军》《三砸铁索链》《红色种子》等剧目,并曾到县内不少乡村巡回演出。这一时期,学校基本上成了政治的附庸。 1960年,因嵩县蛮峪岭以北并入伊川县(蛮峪岭以南及栾川县合并为嵩县,取消栾川县),所以学校曾一度更名为伊川县第二中学。1961年嵩县辖区恢复,学校也恢复嵩县第一中学称谓。该年社会政治形势逐 渐平稳,学校教学工作也渐趋正常,但因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从1961年至1962年学校物质生活极度困难,不少学生因饥饿而退学。 1964年,李星三出任嵩县第一中学校长,学校教学秩序较为平稳。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7月县“工作组”进驻学校,取代学校的党政领导。不少校领导和教师被打成“黑帮”,学校有14人被定为“牛鬼蛇神 ”,有10名教师遭到批斗。政治课、语文课合并为政治课,生物课、卫生课停开。8月学校更名为嵩县工农兵学校。 1967年学校成立红卫兵组织,其中“血战到底兵团”影响县内外,数百名红卫兵到北京“串联”,到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吕清章、谷学仁、徐立道、黄伯仁、陈中建、牌玉如、陈明曾、王常来、孙霞诚、 殷世范等老师遭到围攻和批斗,其中以陈明曾遭受迫害最甚:跪石子、跪瓦砾、跪板凳、戴高帽、五花大绑、背绑吊起、揪头发、挨棍棒、挨皮带、挨皮鞭、挨拳打脚踢、“假枪毙”等,受尽折磨。 1968年2月,“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学校集中力量搞“斗、批、改”,停止上课。外县籍教师到闫庄驻队,或到闫庄白果树山“农干校”劳动;本县教师返回所在乡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2月“嵩县一中革命委员会”成立,李春旺任革委会主任。 1969年,学校更名为嵩县五七学校。1970年五七学校开始招生,当时全校有学生586人,按军事编制,编成五个连、14个排。1971年至1973年,学校根据当时政治形势要求,倡导学工、学农、学军。学校建起葡 萄糖厂、高锰酸钾厂、复合肥厂、小型机械厂、农场等,举办赤脚医生培训班。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基础理论课教学被严重削弱。 1974年3月,李松寿同志调任学校革委会主任。1975年4月学校更名为嵩县五七大学,分七个系:农业、卫生、师资、机电、水利、兽医、果林,学制三年。4月李松寿同志任党支部书记,黄正喜同志任革委会主 任。该年学校机电修理厂、再生灯泡厂、复合肥厂开始生产,手扶拖拉机培训班开学。学校文艺班排演《沙家浜》《智权威虎山》《龙江颂》等剧目。1976年,卫生班实施“开门办学”,到德亭佛泉寺深山中开 荒种药。1977年学校农机班培训拖拉机手,机电班培训电影放映员。这一年在政治上开始批判“四人帮”,进行拨乱反正。 “文革”十年,嵩县一中也和我们的国家一样,遭受了一场浩劫。学生放纵了“野性”,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规章制度被严重破坏,一大批优秀教师遭到迫害,这是学校历史上沉痛的一页。 1977年至1982年又附设师范班。 1978年8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嵩县第一高级中学”。1979年为文革中受迫害的老师平反。 1981年马国敏同志任一高校长,开始了学校的全面复苏时期,尤其是教学工作得到了极大重视,各项规章制度开始建立健全。6月开始筹建教学楼,1982年9月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 1984年9月校长马国敏调任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吕清章同志任校长,段孟吉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学校各项工作步入稳定健康发展阶段。10月号称“亚洲第一大草房”礼堂拆除。 1987年,高考上线突破百人大关。袁艺红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9年王莉同学考入中国政法大学。 1990年,1号老师公寓楼竣工,24户教师乔迁新居。 全国解放以后的50年代到80年代,嵩县一中又涌现出一批县内外著名的教师。如语文教师龚仲德、谢呼晨,政治教师关承中、马国敏,数学教师谷学仁、吕清章,历史教师陈中建,物理教师邵劳吾,化学教师 黄柏仁、李百万,生物教师陶君道等知名教师都先后在此任教。 1991年12月余留拴同志出任一高校长。1993年开始筹建一中大礼堂,并向全县各单位及历届校友发起捐资助学倡议, 1994年9月,大礼堂竣工。1996年高考,齐桃利同学语文高考成绩获河南省文科第一名。1997年2月,李本中同志出任嵩县一高校长,开始筹建新教学大楼和教工公寓楼。1997年高考,杨义锋同学数学成绩列全 省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1998年两座教工公寓楼竣工,2000年新教学楼竣工。 2001年席建强同志出任嵩县一高校长,2003年张庄子同志出任嵩县一高党总支书记。学校进入硬件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先后征地140亩,使校园面积达到219亩,又先后建成四栋学生公寓、 两栋学生餐厅、第二教学楼、科技楼,并建成标准体育运动场。教职工总数增加至250名。2002至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跨越200人、300人、400人、500人四个大关。2006年被确定洛阳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7年元月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7年12月,郭现立同志出任嵩县一高校长,开始了一高的内部改革、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软件建设时期。2008年开始,学校设立“一室、三处、三个部”,即党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后勤管理服 务中心、第一教学部、第二教学部、第三教学部。引入竞争机制、细化管理过程,促使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机制、教师考评机制、激励惩戒机制、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和学生德育考核机 制。2009年动工兴建的综合游泳馆和第7号学生公寓,2010年将竣工投入使用。学校新的建设蓝图和宏伟目标正在描绘之中。嵩县一高将以崭新的面貌,朝着“全市一流,省内知名”的办学目标努力前进。 半个世纪以来,曾有不少蜚声中原的学者在嵩县一中执教。例如“嵩英中学”时期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张宗甫,燕京大学研究生关祥,北京大学毕业生马奎,南开大学毕业生张大壮,都先后在该校任教。当时 的语文教师路百占有专著《楚辞微徵》出版,地理教师[[李警堂]]有《河南乡土地理》、《警堂杂记》等专著问世。解放后,又有[[龚仲德]]、[[关承中]]、[[陈中建]]、[[谷学仁]]、[[邵劳吾]]、[[谢呼晨]]、[[黄柏仁]]、[[吕清章]]、[[潘明运]]、 万福庭等知名教师在此任教。 嵩县第一高中自1933年建校至今,先后三迁校址,七易校名,已走过了77年的艰难历程。77年来,嵩县一高历经风霜,生生不息,既有曲折坎坷,也有辉煌荣耀,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在嵩州大 地上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嵩县一高,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创造活力的学校。一代代嵩县的文化精英在这里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一个个农家子弟从这里走出山野柴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嵩县一高,在风雨飘摇的三十年代诞生,在战火硝烟的四十年代成长,在如癫如狂的五十年代历练;在政治动乱的六十、七十年代筚路褴褛,迂回前进,在改革开放的八十、九十年代开拓进取,奋起腾飞。如歌岁月,留下了嵩县一高艰难跋涉的足迹;桃繁李茂,见证着嵩县一高艰苦创业的辉煌。进入新的世纪,嵩县第一高中正如一艘巨轮,满载嵩县人民的重托,乘着新世纪的浩荡东风,劈风斩浪,昂首向前! ==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向管理要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努力向一流名校迈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来,学校邀请北京教育专家定期到我校进行教师培训;利用县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到高校招聘优秀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到校任教;培训、学习、交流使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眼界和思路得到极大的拓展,高层次的师资使教师队伍更加精良。学校还与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签订协议,由北京著名教育专家和特、高级骨干教师和我校教师合作共建清华、北大攻关班,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精英。 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招飞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洛阳市文明单位、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河南省园林化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2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学校正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努力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内强素质,外树形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向一流名校迈进,为创办人民满意的一流名校而不懈奋斗。 ==文化传统== 学校牢固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确立了“全市一流,省内知名”的办学目标和“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学校形成了“一室、三处、三个部”的管理格局。以“当好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出发点,实行科学化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细化管理过程,促使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建立了目标责任机、教师考评机制、激励惩戒机制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着力构建纪律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219亩,现有教学楼3座,科技楼一座,游泳馆一座,男生宿舍楼3座,女生宿舍楼3座,餐厅2个,高标准运动场一个,有教学区和教师住宅区,紧邻陆浑湖畔,洛栾快速通道从学校前面穿过,由教师员工200多人,学生近7000人,每年本科上线人数都呈两位数增长。 ===硬件设施=== 嵩县一高,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使嵩县一高几十年来一直是远近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地方。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学术报告厅、礼堂餐厅、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鳞次栉比,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运动场地、锻炼器材比较完备,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实施现代化教学的需要。2009年初,又根据学校规模发展的需要,投资600万元,建设综合游泳馆。 ==视频== 崛起中的嵩县第五高级中学 {{#iDisplay:s01849ipo11 | 560 | 390 | qq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嵩县第一高级中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