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岩乌头 的原始碼
←
岩乌头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File:1380岩乌头.jpg|thumb|350px|right|[https://plant.cila.cn/zhiwutu/tujian/1380.jpg 原图链接][https://plant.cila.cn/tujian/yanwutou.html 图片来自园林植物网]]] '''岩乌头'''(学名:Aconitum racemulosum Franch.)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倒圆锥形,或近圆柱形,地生叶,革质,五角形,有时圆菱形,三深裂。花序有1-6朵花,小苞片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萼片蓝色,上萼片圆筒状盔形或高盔形,花瓣具长爪,瓣片大,种子倒圆锥状三棱形,只在一面生横膜翅。9-10月开花。 分布于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四川天全、南川,云南镇雄等地。生海拔1620-2280米山谷崖石上或林中。 根有毒,可药用,治跌打损伤、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 中文学名:岩乌头 * 拉丁学名:Aconitum racemulosum Franch.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毛莨目]] * 科:[[毛茛科]] * 亚 科:[[金莲花亚科]] * 族:[[翠雀族]] * 属:[[乌头属]] * 亚 属:[[乌头亚属]] * 种:岩乌头 * 命名者及年代:Franch., 1894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倒圆锥形,长2.3-3.6厘米,粗9-11毫米,或近圆柱形,长约7厘米,粗约5毫米。 茎高40-65厘米,无毛,等距地生叶。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短柄,无毛;叶片革质,五角形,有时圆菱形,长5.5-9厘米,宽8-10厘米,基部心形或浅心形,有时圆形,三深裂至距基部1.5-2厘米处,中央深裂片卵状菱形,长渐尖,边缘疏生三角形牙齿,叶脉多少隆起形成?飨缘穆鐾灰侗?2.2-3厘米,圆柱形。茎上部叶变小,宽卵形或菱形,三裂稍超过中部,有时狭卵形,几不分裂。 花序有1-6朵花,长2.2-3厘米;轴和花梗均无毛;花梗长约1厘米,稍向下弯曲;小苞片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长3-8毫米,宽约1.5毫米,几无毛;萼片蓝色,上萼片圆筒状盔形或高盔形,高2.4-3.2厘米,中部粗5-10(-15)毫米,无毛,下缘稍凹,长1.5-2.4厘米,花瓣具长爪,无毛,瓣片大,唇长约6毫米,距长5-7毫米,向后弯曲;雄蕊无毛,花丝有2枚小齿或全缘;心皮3,无毛。蓇葖长1.6-1.8厘米;种子倒圆锥状三棱形,长约2毫米,只在一面生横膜翅。9-10月开花。 == 主要价值 ==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岩乌头的块根。 【采收储藏】:夏末秋初采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母根圆锥形,长约50px,直径约25px;表面暗棕色,有横皱及纵沟。子根圆柱形,长2.5-75px,直径约12.5px;表面有细纵皱纹和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1列细胞;皮层窄;内皮层为1列长方形细胞。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母根的韧皮部细胞皱缩,有多数裂隙,近形成层处有韧皮纤维及石细胞群。 粉末特征:⑴石细胞类长方形或类方形,长30-70μm,直径20-36μm,壁稍厚。纤维长150-174μ,直径20-26μm,有的可见纹孔。⑵淀粉粒细小,单粒类圆形,直径2-8μm,脐点人字形、一字形、十字形、点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 【炮制】用清水浸漂7天,每日换水1-2次,待中心办透后切片,蒸2-3h,取出晒干。再用熟猪油拦和,炒透入药。 【性味】味辛;苦;性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e8d0afa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7.html 岩乌头的功效与作用]</ref> 【使用注意】炮制后用。孕妇慎服。 === 科学研究 === 岩乌头根部的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PAF活性。方法:95%乙醇提取,所得浸膏采用经典的酸-碱处理方法,得到总碱,总碱经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柱色谱分离,得到生物碱单体,再通过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并对分离鉴定的生物碱进行抗PAF活性的检测。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二萜类生物碱,分别为sachaconitine(1),14-acetylsachaconitine(2),hemsleyanineC(3),circinasineA(4),talatisamine(5);化合物1和2显示了一定的抗PAF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和2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生长环境 == 生海拔1620-2280米山谷崖石上或林中。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北部(镇雄)、四川(天全、南川)、贵州及湖北西部。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北部。 == 栽培技术 == 1、修根打尖:修根分两次进行,第一次4月上旬苗长出4-5片叶时进行,把植株附近泥土刨开,现出母根及草乌在母根内侧留2~3个较大的草乌,小苗留一个,其余的草乌全部摘掉。第二次在5月中旬,刨13~16厘米深以露出上半草乌部为度,削去母根上的新生小草乌及所保留的大草乌上的须根,只留下面一个独根,使草乌表面光滑,注意勿损伤母根。 2、打尖:每次施肥前要打尖。3~5天后,在植株叶腋间长出腋芽,立即拿去,使营养集中于附子的生长。、除草、浇水、施肥。防病虫害、防治雨水侵入根部,减少根腐病,降低地温,可大大提高农药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3、除草追肥:乌头栽植宜精细,除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外,见草就除,夏天忌积水,适时追肥,苗高 6厘米时,追第一次肥,每亩施腐熟饼肥50公斤,混合稀粪液1000公斤,施在行间。第二次施肥在第一次修根后,施腐熟饼肥50公斤混合稀粪水1000公斤,施在每两株距间。第三次施肥在第二次修根后,粪量加大施在上次未施的两株距间。注意病植株,发现即拔掉烧毁,缺苗者要补齐。 4、培土:为防治雨水侵入根部,减少根腐病,降低地温,促进块根膨大,在追肥时将畦两侧的土搂入植物根部作成鱼背形。 5、灌水排水:如果遇到春旱或土壤过于干旱,应及时浇水,气温升高后,应浇早晚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烂根。 6、壮茎强根:在生长旺盛期,喷施药材根大灵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 7、病虫防治:草乌病虫使植株衰弱、抗病能力差、病毒易侵染,要根据植保措施喷洒药剂灭虫,在秋末冬初,做好越冬抗寒准备,为来年丰产增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4 中藥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岩乌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