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尤怡 的原始碼
←
尤怡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尤怡01.jpg|400px|缩略图|右|尤怡 金匱翼照片來自[https://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52517026558]]] '''尤怡''' (1650年-1749年), 字[[在涇]],號[[拙吾]],又號[[飼鶴山人]]。[[江蘇]]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清代]]中醫名家), 國籍:清國 ==生平== 早年家貧好學,能詩善文,鬻字於佛寺,時人謂其得「唐賢三昧」。後拜[[馬俶]]學醫。為人治病,多見奇效。馬俶說「吾今得一人,勝得千萬人」,師徒二人曾一起補校沈朗仲的《病機匯論》。 ==生平亮點== 撰《金匱要略心典》三卷(1729)、《傷寒貫珠集》(1810年刊),為研究仲景學說甚有影響之著作。又著《金匱翼》八卷(1768)、《醫學讀書記》二卷(1729)、《靜香樓醫案》一卷,均行於世。 ==尤怡 《縱論痹症,羽翼金匱》== 尤怡(1650~1749),字在涇,清代醫家 著作《金匱翼》 [[File:尤怡02.jpg|400px|缩略图|右|尤怡[https://kknews.cc/zh-tw/health/5nemo6k.html]]] 《內經》謂: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行痹者行而不定,世稱為走注疼痛是也;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稱為痛風是也;著痹者,著而不移,世稱為麻木不仁是也。夫痹者閉也,五臟六腑之正氣,為邪所閉,則痹而不仁也。<ref>[https://kknews.cc/health/5nemo6k.html 尤怡 《縱論痹症,羽翼金匱》] </ref> 《[[內經]]》論痹,又有骨、筋、脈、肌、皮五痹,大率風寒濕所謂三痹之病,又以所遇之時,所客之處,而命其名。非此行痹、痛痹、著痹之外,又別有骨痹、筋痹、脈痹、肌痹、皮痹也,風寒濕三氣,襲人經絡,人於骨則重而不舉,入於脈則血凝不流.入於筋則屈而不伸,入於肉則不仁,入於皮則寒,久不已,則入五臟。煩滿,喘嘔者肺也;上氣,磁干,厥脹者心也;多飲,數瘦,夜臥則驚者肝也;玩以代踵,脊以代頭者腎也;四肢懈惰,發咳嘔沫者痹也,大抵顯髒症則難治矣。 行痹 行痹者,風氣勝也。風之氣善行而數變,故其症上下左右。無所留止.隨其所至,血氣不通而為痹也。治雖通行血氣.宜多以治風之劑。又《壽天剛柔篇》云:病在陽者名曰風.病在陰者名曰痹,陰陽俱病名曰風痹。風痹雲者、以陽邪而入於陰之謂也。故雖驅散風邪,又必兼以行血之劑;又有血痹者。以血虛而風中之,亦陽邪入陰之所致也。蓋即風痹之證,而自風言之則為風痹,就血言之則為血痹耳。若其他風痛而未入於陰者。則固不得謂之痹證矣. 四妙散 治行痹,走注疼痛。威靈仙(酒浸熔十)五錢.羚羊角灰三錢,蒼耳子一錢半,白朮子(炒)錢半。細末,每服一錢匕.薑湯下。 如意通聖散 治行痹,走注疼痛。當歸、陳皮、麻黃、炙草、川芎、御米殼、丁香等分。上用慢火同炒令黃色,每服三錢,水煎服。 丹溪治痹走注疼痛方 蒼朮、黃柏(酒炒)各三錢,酒威靈仙、白芥子、羚羊角灰各一錢。生薑一片。水煎服。 摩風膏 蓖麻子(去皮研)-一兩,草烏頭(生用)半兩,乳香(另研)一錢。以豬脂煉,去渣成膏入藥攪勻,以手心摩娑如火之熱,卻以藥塗摩攻注之處,大妙。 痛痹 痛痹者,寒氣偏勝,陽氣少,陰氣多也。夫宜通而塞則為痛,痹之有痛,以寒氣人經而稽遲,泣而不行也。治宜通引陽氣,溫潤經絡,血氣得溫而宣流,則無壅閉矣。河間云:痹氣身寒,如從水中出者,氣血不行,不必傷寒而作,故治痛痹者,雖宜溫散寒邪,尤要宣流壅閉也。 沒藥散 治遍身百節,走注疼痛。沒藥(另研)二兩,虎骨(酥炙)四兩。上為細末,每服五錢,酒下,日三服。 攣症 攣皆屬肝,經雲肝主身之筋膜故也。有熱,經雲肝氣熱則筋膜干,筋膜干則筋急而攣是也;有寒,經雲寒多則筋攣、骨痛,又雲寒則筋急是也;有濕熱,經雲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是也;有虛,經雲脈弗榮則筋急,屈伸不利,仲景雲血虛則筋急是也。治案:楊吉老治激丞張德操內筋攣,腳不得屈伸逾年,動則令人抱。楊吉老雲,此筋病,宜服下三方,一年而愈。 養血地黃丸 治筋極(春夏服之)。熟地、蔓荊子各一分,山萸、黑狗脊(炙)、地膚子、白朮、乾漆,蠐螬(炒)、天雄、車前子各三分,萆薢、山藥、澤瀉、牛膝。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空心。 羚羊角湯 治筋痹肢節冷痛(秋服之)。羚羊角、肉桂、附子、獨活各一兩三錢半,白芍、防風、川芎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同煎至八分,取清汁服,日可二三服。 烏頭湯方 治寒冷濕痹,留於筋脈,攣急不能轉側(冬服之)。大烏頭、細辛、川椒、甘草、秦艽、附子、官桂、白芍各七分,乾薑、茯苓、防風,當歸各一兩,獨活一兩三錢五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棗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渣,空心,食前服。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清朝其他人物]][[Category:医生]][[Category:医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尤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