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寄杨弘山都谏 的原始碼
←
寄杨弘山都谏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寄杨弘山都谏.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098c5af4f2bfa801207ab415805e.jpg@1280w_1l_2o_100s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zcool.com.cn/work/ZMjc3MTk0MzY=.html 来自 站酷网 的图片]]] 《'''寄杨弘山都谏'''》是明代杨慎的[[作品]]。明朝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文明的高度普及,原本只属于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开始更广阔的走向民间,并按照老百姓的喜爱,衍生出更多的文艺方式,明朝民间老百姓的娱乐内容,文化的含金量更高,无论[[昆曲]]<ref>[https://www.sohu.com/a/162143238_778219 昆曲的起源发展] ,搜狐,2017-08-04 </ref> ,南戏,[[传奇]],表面通俗的外表下,都深藏着很深的文化底蕴。 仅就诗词成就来说,[[明朝]]的诗词成就确实远不如唐宋,但那主要因为[[文化]]群体和受众层面的改变,并非明朝诗词作者无能。唐宋的诗词,仅是上流士大夫的高层游戏,因为范围狭窄,参与者文化水准档次很高,所以精度极深。而且诗词本身在唐宋并非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块[[政治]]晋身的敲门砖,出于前途的需求,自然精雕细刻。明朝诗词则不然。 <center>寄杨弘山都谏</center> {{Cquote| 螭头早挂进贤冠,迹远东墀玉笋班。 倦意巳还飞鸟外,归心元在急流间。 仙郎高议留青琐,学士新诗满碧山。 十九峰前同醉处,梦中琼树几回攀。 |[明]杨慎}} ==史书记载== 《明史·杨慎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洵非虚言。[[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ref>[https://www.sohu.com/a/237094016_556665 【好书推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搜狐,2018-06-21</ref>中评论杨慎说:“以博洽冠一时,使其覃精研思,网罗百代,竭平生之力以成一书,虽未必追踪马、郑,亦未必遽在王应麟、马端临下。”因此,作为学者的杨慎,其研究成果被《[[四库全书]]》采用的很多。明思想家李贽在《续焚书》中说:“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即杨慎),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能让这位驰骋于儒、释、道三界的晚明狂人顶礼膜拜的,除了杨慎,同时代里挑不出第二人。到民国时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也说:“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视频== ===<center> 寄杨弘山都谏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惊现明朝三大才子杨慎的集锦,专家一看惊呼珍贵:传世不到十部!</center> <center>{{#iDisplay:n0842zy943c|560|390|qq}}</center> <center>杨慎临江仙词一首!</center> <center>{{#iDisplay:n3275meifr7|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寄杨弘山都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