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宋养初 的原始碼
←
宋养初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宋养初 | 圖像 = [[File:宋养初.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480568920&di=5bc60d9bb5b233302a067e61c35f89e9&imgtype=0&src=http%3A%2F%2Fs9.sinaimg.cn%2Fmw690%2Fa3f845c9xcc8d0140a7c8%26690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原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 | 出生日期 = 1914年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原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 }} '''[[宋养初]]'''(1914~1984),男,汉族,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淮建村大柳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原国家计委副主任,原国家经委副主任,原国家建委副主任。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 人物简介 == 宋养初,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淮建村人。早年参加左联。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青年团。1937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学院教育系。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陕北公学学生总会党团书记、[[陕甘宁]]边区青年救济会巡视员、中国学生救济会负责人、中共绥德县委书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党总支部副书记、中共[[陇东]]地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青年团中央团校教育长、副校长,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副主任,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 人物生平 == 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宋养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4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 1984年11月16日在北京医院举行了向宋养初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党中央、国务院、政协全国委员会送了花圈,[[胡耀邦]]、[[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万里]]、[[姚依林]]、[[陈慕华]]、[[邓力群]]、[[谷牧]]、[[乔石]]、[[薄一波]]、[[康世恩]]、[[张劲夫]]、[[郑天翔]]、钱昌照等也送了花圈。 [[赵紫阳]]、[[习仲勋]]、[[王震]]、[[余秋里]]、[[宋任穷]]、[[刘澜涛]]、[[段君毅]]、[[程子华]]、[[宋平]]、[[杨静仁]]、[[赵朴初]]送了花圈并到医院向宋养初同志遗体告别,向宋养初同志的夫人方志西及其子女表示亲切慰问。宋养初同志生前友好参加了今天的告别仪式。 在宋养初同志病重期间,[[习仲勋]]、谷牧、[[薄一波]]等曾前往医院看望。 宋养初同志是江苏省[[泗洪县]]人,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陕北公学延安总校学生总会党组书记,中共[[绥德县]]书记,[[陕甘宁边区]]陇东地委宣传部部长等职。解放后,他主要从事[[经济建设]]工作,历任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副主任,建材部部长、党组书记等职,并曾被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二大代表,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三十多年来,他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十年浩劫中,他对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粉碎“四人帮”后,他衷心拥护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宋养初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经济工作的优秀领导干部,他为党的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 人物评价 == 三十多年来, 宋养初同志和有关郁委的领导和干部一气为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发展工业生产、组织基本建设计划实施和加速发展建筑材料工业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一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钻研业氛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他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路线,力求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他待人诚恳,[[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他顾全大局,团结同志,联系群众,爱护干部;他始终保持着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受群众敬重。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 == 人物经历 == 宋养初同志1914年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早在青年时代,他在[[北平]]读大学时,就积极投身革命。1935年,宋养初参加了北平左翼作家联盟、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宋养初同志带领十几名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大部分时间在[[陕甘宁边区]]做青年工作和教育工作,曾任陕北公学学生总会党组书记、绥德师范党总支书记、中央团校副校长,也做过县委书记、地委宣传部长,为培养抗日青年干部和建设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从事经济建设工作,担任过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建委的领导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调国家建材部任部长和党组书记。 宋养初同志长期奋斗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线上,[[忠心耿耿]],[[政绩显著]]。他在国家建委任副主任和党组副书记时,对全国勘察设计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实践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经常到设计院蹲点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凡是重大项目的设计如[[葛洲坝]]工程,他都精心组织,倾听专家意见,倾听群众意见及各有关方面领导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决策审批。 宋养初同志对[[设计工作]]的改革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60年代,他在一些设计院调查研究中,了解到一些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为了设计更好地反映实际,他组织全国的设计工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开展了“正确的设计从哪里来”的大讨论,前后经历了1个月之久,发表了五六十篇文章,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才是正确设计的源泉的道理,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的思想水平。在大讨论之后,他紧接着在全国各勘察设计院开展了“下楼出院”和现场设计的活动,使设计工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宋养初同志由于对设计工作的深入调查和深刻理解,认为设计工作必须深入现场,[[实践]]才是设计的源泉。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必定会走到邪路上去。正确的设计只能从实践中来。养初同志的这个观点,经过多年实践,直到现在也是正确的,是有指导意义的。 宋养初同志调任建材部部长以后,遵照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指示的精神大力整顿设计机构,克服重重阻力,迅速把在“文革”中遭受破坏而分散了的[[勘察设计]]力量集中起来,形成了水泥、玻璃、非金属、水泥制品几个拳头[[设计院]]。养初同志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措施,在后来改革开放的15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建材工业的长足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宋养初同志和建材部党组果断地决定:为了改变我国建材工业技术上十分落后的状况,用先进的技术来武装建材企业。于是,及时从国外引进了两套以先进的窑外分解技术生产的大型水泥厂,一个在[[冀东]],一个在安徽[[宁国]]。接着又在上海成立了[[中英合资]]的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公司,这是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兴建的[[第一家]]先进的[[浮法玻璃]]的[[合资企业]]。养初和党组其他同志经过多次讨论,为了发展国际上已经广泛应用的新型建材产品,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一个以党组副书记为主的新型建材领导小组,并且决定从国外引进两条先进的新型建材生产线:[[石膏板]]和[[岩棉]]。他还亲自到现场去指导。对用新型材料建设的建材部试验办公楼,他抓得很紧,每周都要去看进度并解决问题。 这些重大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多年来,我国建材工业[[吸取]]和[[消化]]了引进的这些先进技术,使我们逐步缩短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些成就,是养初同志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宋养初同志在建设事业中,一贯尊重科学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任建材部部长的第一个春节,部党组专门召开了一个在京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会,畅谈形势,听取意见。鼓励他们对部党组的工作提出批评和意见。根据专家的意见,建材部很快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凡是有关技术方面的重大决策,都要听取科技委和专家的意见。在养初同志倡导下,春节前慰问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听取意见这一活动,已成为建材部的优良传统,每年都举行。宋养初同志不仅重视国内专家的作用,还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注视国外。宋养初同志任部长不久,即邀请美国[[陶瓷学专家]]16人来华考察,交流经验,共同研究中国陶瓷的发展。这是建材行业第一次对外大型交流,取得很好的效果。 宋养初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线上的这些重要贡献,同他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坚定的政治立场、待人宽厚、律己甚严的作风是分不开的。 “文革”初期,林彪、“四人帮”一伙高喊“突出政治”,宋养初却在北京管庄水泥设计院的大会上针锋相对地说:“不能搞空头政治,政治要落实到搞好业务工作中去”。这本来是正确的看法,后来却被作为“反动谬论”受到批判。他因此历尽磨难,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文革”中后期,宋养初虽然处境艰难,但他对一些人的做法深为不满,特别是对一些同志的处理不当很有意见。这时他“靠边站”手中无权,但他仍然想尽办法,仗义执言,保护了一些干部。当他被“解放”重新参加工作后,又积极抓紧解放干部,支持他们去积极工作。 宋养初同志对大是大非问题一直是观点明确,爱憎分明。“文化大革命”中,他历尽磨难。在干部问题上,他认为大多数干部是好的,反对一棍子打死。为此他也遭到长时间的批斗。“文革”后期,宋养初同志对“四人帮”及其追随者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敬爱的周总理的逝世,使我们都深深悲痛。对天安门前发生的自发的群众悼念活动,宋养初同志当时认为这是广大群众对周总理的哀悼,对“四人帮”的愤恨,以及对“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不满的综合反映。中国有这么好的群众,终归是有希望的。粉碎“四人帮”之后,报纸上出现了“两个凡是”的提法,宋养初同志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必须坚决加以反对。 宋养初同志在建材部工作期间,积极领导了真理标准的讨论,坚决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他态度明确,立场坚定,对“四人帮”罪恶行径深恶痛绝。 宋养初同志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建材部成立后,他曾多次组成调研小组,亲自带队去地方、厂矿做调查研究,写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报告。 <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232052/233491/233494/16277987.html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忠诚战士——怀念宋养初同志], 人民网, 1995.03.03</ref> == 灯火读书会 == 宋养初同志是泗洪县大柳巷人。1914年秋出生在一个颇有教养的读书世家。父亲是个老教书先生,有较渊博的古典文学知识,同时对近代的数学、英语亦有研究。养初同志在父亲的辅导下读完小学,成绩优异,思路豁达,天资聪颖,在同学中崭露头角。 读高中的时候,正值“[[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淞沪战争]]。外患侵凌,国民党丧权辱国。国内军阀混战,盗匪遍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由此养初同志萌发了推翻旧政权,改造旧世界的进步思想。 1933年在峰山小学教书期间,养初同志结交了一批进步学生,重点辅导阅读进步书籍,开研讨会,初步接触马列主义。这些活动是隐蔽的,以反蒋抗日为主要内容。1935年,养初同志在北平太平湖民国学院教育系读书时加入了共青团,并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几次被反动当局点名逮捕,均巧妙地脱险。他还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组织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南下到蚌埠市向江淮中学全体师生宣讲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5年,养初同志在家乡组织了“[[灯火读书会]]”,阅读进步书籍,传播革命思想,研讨马列主义,推动青年走向革命。参加“灯火读书会”的成员有:宋养亮、江枫、汪振华、王怀仲、张崇业、宋养朴、张淑华、阚开儒等,这些同志抗日战争时,除阚开儒一人以外全部到延安参加了革命,成为革命干部,有的后来还担任了中央高级领导。“灯火读书会”还编辑出版了一个小报《[[暴露集]]》(油印),他们的秘密活动地点是在峰山小学的炮楼上。 “[[七·七]]”事变后,养初同志在北平做革命工作。直到11月间日寇占领了[[北平]],才离开北平辗转经长沙返回原籍,立即以“灯火读书会”成员为骨干,准备组织武装就地抗击日寇。后来南京陷落,计划未遂,便集结“灯火读书会”成员奔赴[[延安]]。在养初同志的影响和动员下,一批爱国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参考资料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宋养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