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的原始碼
←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奧爾加·託卡爾丘克.jpg|thumb|right| [https://n.sinaimg.cn/sinacn20191010ac/432/w788h444/20191010/88fd-ifrwayx6747755.jpg 原圖連結] [https://news.sina.cn/global/szzx/2019-10-10/detail-iicezuev1301833.d.html?cre=globalpagew&mod=f&loc=19&r=0&rfunc=95&tj=none「圖片來源 」] ]]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1962年1月29日 - )出生在[[波蘭]]西部綠山附近的蘇萊霍夫。波蘭女[[作家]]、[[詩人]]、[[心理學家]]。是當代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 十幾歲的時候,她就對寫作產生了濃厚興趣。 1985年,畢業於華沙大學心理學系。在正式寫作小說之前,她的職業是成為一名心理醫生。這段心理學經歷極大地影響了她的小說寫作。<ref>[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91011/32917758.html 新浪新聞-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心理醫生這份工作啟迪了我許多 ]</ref> 1996年,托卡爾丘克的第三部小說《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出版。這讓托卡爾丘克一躍成為波蘭文壇的代表人物。她善於在作品中融合民間傳說、神話、宗教故事等元素,觀照波蘭的歷史命運與現實生活。兩次獲得波蘭文學最高榮譽「尼刻獎」評審團獎,四次獲得「尼刻獎」讀者選擇獎。<ref>[https://news.ifeng.com/c/7qfIKBRKDGy 鳳凰網文化- 託卡爾丘克:微小之人的整個宇宙]</ref>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File:奧爾加·託卡爾丘克一.jpg|thumb|左|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proxy/R-Ab9GsBKAebVL09TdSkQ7F78BWLKuMlYC1myhPeG2-q9wEYi1QQVeXyrk1U-CHIpYjnUZ8aSt8Y1jfYrpVmQb3IwinZ8-fg2RBpnz6VqiOiNJ1eCerxzC4H0hCLpq6piSY 原圖連結] [https://www.takefoto.cn/viewnews-1927558.html「圖片來源 」] ]] 2019年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獲得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045160/answer/852973720 知乎 - 如何評價今年頒布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爾加·託卡爾丘]</ref> 頒獎詞稱託卡爾丘克“ 有著百科全書般的敘述想像力,把橫跨界限作為生命的一種形式”。<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88293335 知乎 - 界限跨越者,奧爾加·託卡爾丘克]</ref><ref>[https://www.sohu.com/a/346081182_120005162 搜狐-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對於敘事的想像充滿百科全書式的熱情]</ref> ==自然== 那在她看來是一種更高形式的“自我”,是敘事想像力的一種來源。 ==神秘主題== [[File:白天的房子.jpg|thumb|right| [https://pic2.zhimg.com/80/v2-65604efc264f2878b227b4a2577311c5_1440w.jpg 原圖連結] [https://zhuanlan.zhihu.com/p/88293335「圖片來源 」] ]]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創作充滿了對神秘和未知的探索,作家善於在作品中構築神秘世界。通過神話、傳說和想像描寫各種鬼怪神靈,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神話。 《書中人物旅行記》講述一對相愛的主人公對“神秘之書”的探尋之旅,透過當地風土人情可以讀出作家對“秘密”的痴迷。《EE》延續了神秘主題,小姑娘Erna Eltzner發現自己具有通靈天賦,各種不受人類理性思維束縛的神秘思考在書中一一呈現。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開篇第一節中藉主人公之口說道,“我覺得時間走得沒有盡頭,沒有'以前',也沒有'以後'”,呈現出對傳統的由前向後的線性時間概念的拒絕,並另行提出“過去有過的和將來會有的一切都存在著。”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中,她則以“惡人的時間”、“教區神父的時間”的形式命名每一章節,以感性、支離的個體“時間”對話由線性時間寫就的宏觀、統一的大歷史,體現出對個人的關照。這是託卡爾丘克神秘主題作品的代表作。 “太古”上演著人類最原始也最真實的喜怒哀樂。小說中現實的畫面和神話的意蘊水乳交融。太古成為人類生存秩序與大自然、超自然秩序的接壤地帶,是由人和動植物一齊構成的生機勃勃的有機體,是宇宙萬物生死輪迴、循環不已的象徵。 《世界陵墓中的安娜·英》中,作家在藉用了蘇美爾人的神話。作家筆下神話故事實現了未來世界。網絡朋克式審美、全息地圖技術等等古人無法想像的現代元素,將神話中的地下王國塑造成了一座未來城市的地下世界。 ==心理探索==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在成為作家之前做過心理醫生,因此其作品集“怪力亂神”,常常把主人公設定為可以通靈的小女孩,或者把故事的發生地設於具有神秘力量的村莊里。她致力於將波蘭的民間傳說和宗教故事,結合波蘭的歷史與現實,構建一個奇幻瑰麗的文學宇宙。深邃的哲學思考賦予其作品思辨性,使閱讀成為一場心理探索之旅。<ref>[https://www.tfzx.net/index.php/article/4496592.html 天府資訊 - 歷史上第15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波蘭“女巫”,用心理學炮製魔幻世界]</ref> ==關注現實==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關注世界,關注人性,致力於以人性為基礎,探尋展現普通而又富有戲劇性和持久價值的社會生活的新穎文學模式。 《讓你的犁頭碾著死人的白骨前進》關注社會教育問題:動物是權利鏈中最孱弱、最受暴力迫害的環節,對它們的保護是反抗父權制度的標誌。 《熊的時刻》探討人體、性、性別的糾纏和暗室的誘惑,託卡爾丘克的獨特主張在書中得以傳達:這個世界上不應有殺戮和蠶食、利用和奴役,那些我們深以為然的社會契約和約定俗成應經由我們的心理而不是身體來改變。 《雅各書》史詩小說,探討了對於21世紀的波蘭同樣重要且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它糅合了18世紀波蘭和猶太人歷史的小說,獲得了當年的「尼刻獎」,但同時,這本書也遭到了民族主義者的抨擊。人們認為這是一本污衊猶太人和波蘭國家形象的小說,指責托卡爾丘克為叛國者,從炙手可熱的波蘭國民作家,再到被同胞攻擊的公敵,整個身份的顛覆也就是一本書的事。<ref>[http://www.bjnews.com.cn/culture/2019/10/10/634593.html 新京報網-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因為一本書,她從國民作家變成公敵。]</ref> ==藝術特色== 在她的寫作中,運用精練巧妙的波蘭文字,在神話、現實和歷史的印跡中悠悠摸索。 託卡爾丘克善於將迄今看起來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東西聯在一起:將質樸和睿智聯繫在一起,將童話的天真和寓言的犀利聯繫在一起,將民間傳說、史詩、神話和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其表現手法可以說是同時把現實與魔幻乃至怪誕糅合為一,文字在似真似幻中反映出一個具體而微妙的神秘世界。託卡爾丘克的筆下湧動著不同尋常的事物,但她又將神奇性寓於日常生活之中。 ==星群小說== 她的小說包含了各種思想碎片、哲學反思、內心獨白,是介於遠古和現代之間、科學與宗教之間、靈與肉之間的文學作品。<ref>[https://kuaibao.qq.com/s/20200120A0JERH00?refer=spider 看點快報 - 對談︱許志強、於是:託卡爾丘克的“星群寫作”與時代景觀]</ref> 《雲遊》就是一部星群小說,用託卡爾丘克自己的話說,“星群組合,而非定序排列,蘊含了真相。”是一部源於候診室的書,作者找醫生驗血,候診時突然意識到對自己的身體幾乎沒有認識。然後研究開始了,作者甚至為此一整年在阿姆斯特丹研究解剖學。 是一部由116 個或長或短章節組成的長篇小說。圍繞兩個不斷交織的主題——旅行和人體保存——虛構的故事、發生過的真事、思想性的片段,一圈圈地排布,身體、旅行、飛行及運動的隱喻性和形而上等問題,隨著人的身體在世界中的運動這個主線而展開。<ref>[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4894.html 好奇心日報- 諾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新作,源於候診室的星群小說]</ref> 託卡爾丘克將其稱為“星群小說”——作品就像是台測量投影儀,作家將故事投射在觀察幕上,每個讀者都可以自主感知並分別形成對故事軌蹟的各自認知。 ==碎片化敘事==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另一主要創作特點是碎片化的敘事方式。 她喜歡用碎片化的小故事組成一本完整的小說,並且認為這種寫作風格不僅更適合自己,也更適應現代讀者碎片化的思考方式。<ref>[https://www.douban.com/note/737461326/ 豆瓣 -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神秘深邃的文學旅者]</ref> 作家講述著一個個短小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有其自身的戲劇性,扣人心弦,令讀者觀之難忘。這部小說更像是一個文本混合體,包括許多不同的情節、相互關聯的故事、散文式的筆記和私人日記等等。這些故事看似毫無關聯,缺乏整體性和統一性,但放在一起,卻收到了奇異的效果。 文中夢境和現實相互交融,彼此影響,貫穿全書。而使該小說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的,則是作家對“生命”“感覺”“經驗”等領域的探索。 託卡爾丘克將一個個長短不一的故事組裝成一個有機整體。 這一個個故事的主題均聚焦於人類在世界上的存在,而這種存在則基於不斷的旅行。而旅行則意味著接受世界的不連續性,有時甚至是毫無邏輯聯繫的各種碎片。這種碎片化也體現在小說的文本結構之上——書中不斷出現看似獨立的多個情節,而連結這些分散情節的主軸則是一些共性話題:人類對傷痛和苦難的審視,對生死問題的探究。 ==獲獎== ▪ 1994年,波蘭圖書出版商協會獎 ▪ 1997年,尼刻獎 ▪ 1997年,科西切爾斯基夫婦基金散文文學獎 ▪ 2002年,尼刻獎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 2014年,尼刻獎 《雅各書》 ▪ 2018年,國際布克獎 《雲遊》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 ▪ 2019年,布克國際獎《讓你的犁頭碾著死人的白骨前進》 ==參考資料== [[Category:醫生]] [[Category:詩人]] [[Category:作家]] [[Category:波蘭人]] [[Category:文學人物]] [[Category:諾貝爾獎]]
返回「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