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奥斯古德 的原始碼
←
奥斯古德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 | 圖像 = [[File: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0.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51c815da07ed38bf.jpg 原图链接]]] | 出生日期 = (1916—1991) | 國籍 = 美国 | 别名 = Charles Egerton Osgood | 職業 = 美国心理学家 | 知名作品 = }}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 中文名称 !! 国籍 !!别名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職業 |- | 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 ||美国 || Charles Egerton Osgood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 1916年|| 1991年|| 美国心理学家 |- |} == '''人生履历'''== 1916年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 (Charles Egerton Osgood)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Somerville)。 1939 年获得达特茅斯学院的文学士学位,同年和辛西亚(Cynthia Luella Thornton)结婚。 1945 年获得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和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研究助理。 1946-1949 年任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 1949-1952 年任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城分校心理学副教授。 1952-1984 年任该校心理学业教授,兼比较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 1957-1984 年间任传播研究所所长。 1954年奥斯古德和西比奥克合编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一般认为这是心理语言学的开端。 1962 年获得达特茅斯学院科学博士学位。 1991查尔斯·奥斯古德死亡。 == '''研究内容''' == 奥斯古德自大学本科时代开始,一直致力于心理语言学、情感的意义与感情归因、心理社会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独特的见解和较深的造诣。认为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与范围,广义应是各种消息和个人对这些消息的特征的选择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 '''个人荣誉''' == 奥斯古德是心理语言学的先驱,1954 年他和西贝奥克(Thomas A. Sebeok)合编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一般认为这是心理语言学的开端。他在 1960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2 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1 年获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勒温奖,1972 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2] == '''个人贡献''' == 语义分化法 语义分化(Semantic Differential)法,又称语义差异法,是一种结合联想与评估程序来研究事物意义的测量方法。它源自伴生感觉(synesthesia)的研究,所谓伴生感觉是指当我们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会得到另一种感官在接受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例如:"音乐 - 颜色"的关联(以音乐感觉颜色)、"音乐 - 心情 - 颜色"的关联、"听觉 - 心情"的关联,以及"颜色 - 形状"的关联等。研究者发现受试者在伴生感觉上有共通的倾向,比如:快节奏、激动的音乐与红色、明亮的色彩有联想,慢节奏、忧郁的音乐与颜色中的蓝色、黑色有关连,同时也有沉重感觉的联想。 奥斯古德等为进一步了解此共通性是否同样存在于语言文化中,让 100 位受试者进行意义对立测验,每个题目由两对意义相反的形容词组成,受试者需在第二对形容词中圈选与第一对形容词中大写的字有关联意义的词,例如:大 - 小;软 - 硬。研究结果发现与先前音乐 - 心情及颜色 - 形状伴生感觉研究中有相同的关联结果,例如,96% 的受试者有大与硬的联想,近与快联想的有 86%,明亮与欢乐联想的有 96%,高音与向上联想的则有 98% 等。此外,奥斯古德等也发现在不同文化之间也有类似的伴生感觉倾向,例如,好的事物通常与上及明亮(白色)相关连,不好的事物则常与下及暗(黑色)相关连。综合以上的发现,奥斯古德认为人类在语言里的隐喻以及颜色 - 音乐等的伴生感觉,可利用人类经验中两维或是更多维度的平行向度来描述,而这些向度可利用在成对词义相反的形容词所构成之等距连续区间来加以定义。 由此发现,1957 年奥斯古德与苏希(G. J. Suci)坦南鲍姆(P. H. Taunenbaum)发展了语义分化法。语义分化法由被评估的事物或概念(concept),量尺(scale),受测者(subject)等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个要素是选定被评估的对象,可为具体或抽象的事物。第二个要素由若干量尺组成,这些量尺是由成对的对立形容词所构成的,量尺的选择应该尽可能包括奥斯古德所谓的语义空间(semantic space)中的三个主要维度: 评价(evaluation):泛指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予以评定的历程,如好的 - 坏的、高雅的 - 低俗的; 力量(potency):指将来有机会学习或接受训练时可能达到的程度,如强的 - 弱的、坚硬的 - 柔软的; 行动(activity):个体对于各种活动的参与性,如积极的 - 消极的、活泼的 - 呆板的。 奥斯古德发现,一旦某个人或物被置于这三个维度上,即使有再多的评定,也无法增加对这个人的信息。同时在这三个维度中,评价是最重要的维度,一旦人们对他人在这个维度上定位,那么对这个人的其他知觉也基本落在同一地方。而评价的等级,为了产生中性点(neutral point),一般常用的是五级和七级,中性点表示没有该感觉意义,越往两端表示该感觉意义强度越高。第三个要素是受测者,也就是样本,样本数最少要 30 人,才能得到较稳定的资料。奥斯古德提出的形容词搜集方法有两种: 联想法∶对所提出的概念,分别从多数的受测者搜集其第一印象的语汇。 文献调查法:从辞典或是与该概念的相关文章中抽出单语方式。 语义分化法示例 例如,请学生在三对相反形容词形成的量尺,于适当的位置上做记号以评估"计算机病毒"的意义,如上图所示。在进行时,依据在感情意义上的评定,在这七个等级之中最适合的一个上打上"x"号。当受试者填答完毕后,研究者可对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计算不同受试在语义空间的距离,来分析比较受试在受测概念上看法的差异。语义分化实施简单,不受语言差异以及教育程度的影响,并能由不同的角度(维度或因素)来了解受试者对某个概念或是事物的看法。许多心理家认为,奥斯古德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许多高级心理活动的有用工具。 迁移与倒摄曲面 1949 年,奥斯古德提出了能预测学习迁移(Learning Transfer)效果的"迁移与倒摄曲面"(transfer and retroaction surface,或称迁移曲面)三维模式图。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与倒摄曲面是他在总结大量对偶联想式学习迁移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偶联想学习的一般形式是给学生一系列成对的材料(由词汇或无意义音节组成),这些成对材料的第一项称为刺激项目,第二项称为反应项目。迁移与倒摄曲面即表明了刺激或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反应的相似程度与迁移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绿色曲面即为迁移与倒摄曲面。正负迁移在 Z 轴上通过 0 点的水平面来分界。在该平面之上为正迁移,在该平面之下为负迁移。与该平面相交表示迁移为零,S 轴表示新旧课题之间反应相似性的变化,从相同的反应到对抗的反应。R 轴表示新旧课题之间刺激相似性的变化,从相同刺激到无关刺激。由此可见,迁移的性质和数量是刺激条件和反应两者相似性变化的函数。在迁移曲面上可以看出,若先后两种材料的刺激相同(SI),反应亦相同(RI),则两种学习的迁移最大,即出现最大的正迁移。若先后两种学习材料刺激相同,反应由相似(RI)到不同至对抗(RA),则迁移由正到负,以至最大的负迁移。如果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反应不同或对抗,刺激由不同到相同,则负迁移由最小到最大。如果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刺激不同,反应由相同到不同,以至对抗,迁移效果都是零。如果前后两种学习的反应相同,刺激由不同到相似以至完全相同,则两种学习的正迁移从零至最大。 迁移与倒摄曲面(注意图例的刺激和反应标反了) 奥斯古德发现,当两套学习材料的刺激和反应相似性发生一系列变化时,迁移的性质和程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先后学习源任务的刺激材料相似性不断增加时,在后继任务相同的情况下,会产生正迁移作用,其强度从 0 到 +∞;在后继任务不同或无关的情况下,会产生负迁移,其强度从 0 到 -∞。当先后学习的反应材料相似性不断增加时,在刺激材料不同或无关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迁移作用;在刺激材料相同的情况下,产生从负到正的迁移作用,其强度从 -∞ 到 +∞。达列特(K.M. Dallet, 1962)选了四种相似程度不同的刺激材料和三种相似程度不同的反应材料进行学习迁移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奥斯古德的迁移理论模型。 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不仅能够解释和描述对偶联想学习的迁移情况,而且还适用于解释类似的技能学习迁移。例如先学习骑自行车,然后学习驾驶摩托车,这两种学习属于刺激相似、反应也相似的学习,所以会出现正迁移。再如在一种装置上学到了一种特殊的反应动作,然后又在这种装置上要求学会恰恰相反的一种动作反应,就存在着极大的负迁移或干扰。例如,驾驶员学习驾驶一架飞机,飞机的节气阀需要拉杠杆才能打开,然后却改为推杠杆才能打开,这就使后一种推压杠杆的学习受到极大的干扰。当然,三维迁移模式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不适应性。例如,根据三维迁移模式,对抗性反应比不同反应产生更大的负迁移,但至今尚无可靠的证据证实这一点。此外,在刺激不同的两种学习中,如果反应相同,并经过大量的练习,也会产生正迁移。这一点也与奥斯古德三维迁移模式的预测不同。 协调理论 1955 年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在预测态度旷变中的一致原则"一文,提出协调理论。协调理论(congruity theory)着重研究个体 P(Person)与对象 O(Object,事件、概念、事物等)及对象的来源 S(Source)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个体 P 对来源 S 有特定态度,对对象 O 也有一个态度,当 S 对 O 表示看法后,P 对 S 或 O 都会做某一程度的改变,而达到平衡。协调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能够对态度改变的方向和程度作比较精确的预测。和谐理论所考虑的对象,是个人对之怀有正面态度或反面态度的成对认知元素。和谐理论指出,当某一具有极端数值的态度和另一具有相反数值的态度配对成双时,极端的态度不易改变。例如:一位深受个体(P)喜欢,拥有表示个人喜欢程度值 +3 的教师(S)如果公开表示:他深好某种个体(P)厌恶程度值 -1 的佛教思想,则个体(P)极可能对佛道思想变得较具好感,但对教师(S)的态度却可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1] 协调理论 奥斯古德认为,当 P 对 S 和 O 态度相似、而 S 对 O 主张否定时,或是当他对 S 与 O 态度不同、而 S 对 O 主张肯定时,不协调都会存在。即三者之间只有一个否定关系,或者所有关系都是否定的,就会出现不平衡。这一点与 F.海德的"平衡"关系的模式是一致的。例如,当一个人从一个他不信任的媒体那得知一个评价负面的事件,如果这个人同样对这个事件持负面评价的话,会产生"不协调",因为这时三个关系都是否定的。因此,为了达到协调,个体很可能改变自己对这个事件的态度。 == '''主要著作''' == 《Method and Theory i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1953 《Psycholinguistics: 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roblems》(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1954 《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测量的意义)1957 《An Alternative to War or Surrender》1962 《Cross Cultural universals of Affective Meaning》(论情感意义的交叉文化普遍性)1975[2] 参考资料: 1. 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 简介 . .psychspace . 2012-08-17 2. Charles E. Osgood Wikipedia . .Wikipedia . 2012-08-17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奥斯古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