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大山乡 的原始碼
←
大山乡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大方县大山苗族彝族乡'''位于大方县中部隆起部位(马干山、公鸡山一带)的东北坡边缘,属赤水河流域,东北与金沙县接壤,县内北邻[[果瓦乡]]、西与瓢井、长石两镇相连,西南邻三元乡,东南接星宿乡。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79公里。全乡有11个村、79个村民组、5608户、18773人、农业人口18573人、占总人口的98.93%。2015年人均纯收入4573元,现有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2399户、6594人(其中:扶贫户755户,3236人,五保户110户,146人,低保户468户,753人,扶贫低保户1057户,2555人),居住苗、彝、蒙、布依、仡佬、白、汉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5701人,占总人口的30%。<ref>[http://sc.wenming.cn/jcyx/201904/t20190423_5088898.shtml 大山乡] </ref> ==乡镇概况== 大山苗族彝族乡位于大方县中部隆起部位(马干山、公鸡山一带)的东北坡边缘,属赤水河流域,东北与金沙县接壤,县内北邻果瓦乡、西与瓢井、长石两镇相连,西南邻三元乡,东南接星宿乡。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79公里。全乡有11个村、79个村民组、4513户、17560人、农业人口17306人、占总人口的 98.55%。现有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1335户、3131人,居住苗、彝、蒙、布依、仡佬、白、汉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5288人,占总人口的30%。盛产李子、木材、樱桃和杨梅。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本乡总土地面积83.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880亩,占总土地面积32.1%,耕地中,稻田1135亩,旱地15745亩;林地55737亩,占43.6%;牧地14781,占11.6%。 '''气候资源''' 溉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805公尺,年均气候10.7℃,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该月平均气温20.2℃,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元月,该月平均气温为-0.1℃,大于等于10℃的年活动积温为3696℃。年日照时数为1250小时。年降雨量为914毫米,多集中在三个月。 '''生物资源''' 方竹资源,全乡有5000亩。它可作编织与造纸用原料,每年秋季,仅竹笋约可收7.5万公斤,是食品中的山珍。天麻,天麻是名贵药材,但由于强度挖采,野生资源日渐匮乏,现已有人工种植。 '''水与水能资源''' 全乡83.24平方公里,年水产量7794.6万方耕地亩均1900方,人均5665方,境内常年有水的河沟6条,另有界河1条。<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自然资源] </ref> ==生态治理== 垂直气候差异以及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大面积林灌植被的存在,就足以说明生物资源的丰富。这是值得特别提及的,一是方竹资源,全乡有5000亩,它可作编织与造纸用原料,每年秋季,仅竹笋约可收7.5万公斤,是食品中的山珍,当地群众从中可增加收入9万余元,但为保持水土流失,生态建设近几年严禁采伐。二是天麻,天麻名贵药材,但由于强度挖采,野生资源日渐匮乏,近几年已有人工种植。 ==骨干人才== 该乡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1人,农业人口人均2.7亩耕地,全乡社会总产值1065万元,人均710元,全乡有农业劳动力6828人,占农业人口的45.5%,年均每个劳动力担负耕地6亩,约有剩余劳动1500人,向外输出劳动力1120人,占剩余劳动力的74.7%,现有劳动力中在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缝纫等方面有专业特长的125人,他们是科技带头人,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骨干力量。 ==交通情况== 全 乡共11个村,79个村名组,现通公路的村11个,通公路的组35个。部份村组公路由于建设时间早,工程质量等级不高,现雨天车辆无法通行。2009年至2010年建设的长百油路贯穿整个乡,使整乡交通得到很大改善。 ==经济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大山乡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围绕"加大扶贫力度,改善农村环境,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动主题,以开发扶贫工作统揽工作全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抓手,以扶贫开发项目实施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在爱德项目48万元资金的支持下,大山乡倾力打造1000亩优质大蒜种植基地建设,为发展特色种植,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又一条新路。 大山乡是大方县最偏远的少数民族乡镇,海拔最高2000多米,最低仅几百米,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全乡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百姓只能靠传统种植玉米、洋芋、辣椒等农作物维持生计。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上交通不便是长期以来制约大山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工党中央多方协调下,爱德基金会决定从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向大方县大山乡提供援助资金480万元,由大方县政府配套资金496万元,用于推动大山乡的综合发展。项目涉及粮食安全、生态改善、人畜饮水、人居环境改善、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等6个大项16个小项。实施1000亩大蒜种植,是该项目中的一个小项,总投资48万元,在大山乡光华村、沙土村各实施500亩。 大山苗族彝族乡实施大规模的大蒜种植,在大山乡还是首次。由于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许多群众不愿意种,也不敢种大蒜,种多了,怕买不出去,又当不了粮食吃。为打消群众种植大蒜的思想顾虑,大山乡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大深入、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的开展,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组、深入农户,认真向群众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树立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破除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小农思想。同时,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技干部现场培训、向群众发放种植技术资料等方式对群众开展大蒜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的大蒜种植管理技术。为充分发动群众,搞好大蒜种植规划,大山乡党委书记何兴武多次到光华、沙土村组织召开群众大会,深入田间地块规划种植区域、指导地块面积的丈量,确保1000亩大蒜种植面积的落实。 大面积种植大蒜,种子成了问题,要在周边乡镇购足1000亩大蒜种很困难。为保证大蒜种的供应和蒜薹、大蒜生产出来后的销售,了解市场行情,大山乡通过网上查找、组织干部到贵阳、毕节、安顺等地实地考察,对比大蒜质量和价格。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下,于2009年10月26日从贵阳购进大蒜种40吨,及时发放到种植农户手中,由乡村干部指导农户规范化种植。目前,经过干部群众10余天的努力,大山乡光华、沙土两村共1000亩大蒜的种植已全面结束。<ref>[http://jsnews.jschina.com.cn/zj/a/202010/t20201010_2642253.shtml 经济发展]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山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