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墨池记 的原始碼
←
墨池记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墨池记1.jpg|缩略图|墨池记[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1.sinaimg.cn%2Flarge%2F001lhJDQzy7lx3J1hIE3c&refer=http%3A%2F%2Fs1.sina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1456141&t=6c821c9631368a91c0aab67e6dd56f0e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4%AB%B3%D8%BC%C7&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 '''墨池记'''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从传说中王羲之墨池遗迹入笔,巧妙机智地借题发挥,撇下“墨池”之真假不着一言,而是重点论及王羲之本人,说明王羲之的成功取决于其后天的不懈努力,顺理成章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全文通过记叙、议论的交替出现,显示出不断起伏的层层波澜,突出主题, 实为一篇文情并茂而又议论风生、结构谨严而又笔法活脱的优秀作品。 ==作品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ref>{{ cite web | url=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e2e53a24be30.aspx | title=墨池记 | author=古诗文网 | date= | language= | accessdate= }}</ref>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注释译文编辑== ===词句注释=== 1.临川:宋朝的抚州临川郡(今江西省临川市)。 2.隐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隐然,不显露的样子。 3.临: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有“靠近”的意思。 4.洼然:低深的样子。 5.方以长:方而长,就是长方形。 6.王羲之 (321—379):字逸少,东晋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是古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世称“书圣”。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南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存。” 7.张芝:东汉末年书法家,善草书,世称“草圣”。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晋书·王羲之传]]》) 8.信然:果真如此。 9.邪:吗,同“耶”。 10.方:当……时。 11.强以仕:勉强要(他)作官。王羲之原与王述齐名,但他轻视王述,两人感情不好。后羲之任会稽内史时,朝廷任王述为扬州刺史,管辖会稽郡。羲之深以为耻,称病去职,誓不再仕,从此“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12.极东方:游遍东方。极,穷尽。 13.出沧海:出游东海。沧海,指东海。 14.娱其意:使他的心情快乐。 15.岂有:莫非。 16.徜徉肆恣:尽情游览。徜徉,徘徊,漫游。肆恣,任意,尽情。 17.休:停留。 18.书:书法。 19.晚乃善:到晚年才特别好。《[[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书初不胜 庾翼、郄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 20.盖:大概,副词。 21.以精力自致者:靠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致,取得。 22.及:赶上。 23.岂其学不如彼邪:是不是他们学习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呢?岂,是不是,表示揣测,副词。学,指勤学苦练。 24.则学固岂可以少哉: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则,那么,连词。固,原来,本。岂,难道,表示反问,副词。 25.深造道德:在道德修养上深造,指在道德修养上有很高的成就。 26.州学舍:指抚州州学的校舍。 27.教授:官名。宋朝在路学、府学、州学都置教授,主管学政和教育所属生员。 28.其:指代墨池。 29.章:通“彰”,显著。 30.楹间:指两柱子之间的上方一般挂匾额的地方。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31.揭:挂起,标出。 32.推:推测。 33.一能:一技之长,指王羲之的书法。 34.不以废:不让它埋没。 35.因以及乎其迹:因此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 36.推:推广。 37.学者:求学的人。 38.夫: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39.尚之如此:像这样尊重他。尚,尊重,崇尚。 40.仁人庄士:指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 41.遗风余思: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余思,指后人的怀念。余,也是“遗”的意思。 42.被于来世:对于后世的影响。被,影响。 43.何如哉:会怎么样呢?这里是“那就更不用说了”的意思。 ===白话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苟伯子《临川记》里说的。 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创作背景== 墨池在江西省临川县,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习字,池水尽黑。曾巩钦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庆历八年(1048)九月,专程来临川凭吊墨池遗迹。州学教授(官名)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此篇散文《墨池记》。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篇名为《墨池记》,着眼点却不在“池”,而在于阐释成就并非天成,要靠刻苦学习的道理,勉励学者勤奋学习。以论为纲以记为目,记议交错,纲目统一,写法新颖别致,见解精警,为难得的佳作。<ref>{{ cite web | url=https://www.kekeshici.com/xueshenggushiwen/guwenmingpian/39885.html | title=《墨池记》 | author=可可诗词 | date= | language= | accessdate= }}</ref> 开头,大处落笔,以省险的笔墨,根据荀伯子《[[临川记]]》所云,概括了墨池的地理位置、环境和状貌:“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此处叙述墨池的处所、形状和来历,可谓简而明。 然后,又根据王羲之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指出墨池得名由来。有关墨池传说,还有诸说法。据《[[晋书]]》记载,骠骑将军王述,少时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述为杨川刺史,羲之成了他的部属。后王述检察会稽郡刑改,羲之以之为耻,遂称病去职,并于父母墓前发誓不再出来做官。王羲之这段经历,以“方羲之不可强以仕”一语带过,随之追述王羲之随意漫游,纵情山水的行踪:“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恣肆,而又尝自休于此邪?”作者此段中把笔锋转向探讨王羲之成功的原因,从“羲之之书晚乃善”的事实,说明一种技能的成功,是“以精力自致”的,并进而提出“深造道德”,更须努力。 接着发为议论,先用揣测语气含糊认可“故迹”,他略记墨池的处所、形状以后,最后说明写作缘由,并借“推王君之心”,提出“勉其学者”学习“仁人庄士”的写作目的。谈书法是“题中”之意,而谈“道德”,谈“仁人庄士之遗风”永垂后世,则属“题外”之意。 全篇因物引人,由人喻理,又据理诲人,逐层深入,说理透辟而态度温和,颇见长者开导后生的儒雅气度。文章一面叙事,一面议论。借事立论,因小见大,言近旨远,十分切题。文中用了不少设问句,而实际意思是在肯定,因此话说得委婉含蓄,能引人深思。 以记为附,以议为主,不多见。《[[醉翁亭记]]》灵魂在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的重心不在记楼,在于敞露个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触景生情而《[[墨池记]]》记“池”文字少,议论文字多。 ===名家点评=== 清代沈德潜:“用意或在题中,或出题外,令人徘徊赏之。”(《[[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卷二十八) <ref>[洪本健 .曾巩王安石散文之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ref> ==作者简介== [[File:作者.jpg|缩略图|左|作者[https://song.gushiwen.cn/authorImg/zenggong.jpg 原图链接][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e2e53a24be30.aspx 图片来源]]]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院校理,越州通判,济州、福州知州,史馆修撰等,最后官至中书舍人。北宋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注重儒家道统,典重平实,不甚讲求文采;但议论透辟,叙事条理清楚,俯仰如意,讲究行文的法度和布局,对后世有相当影响。著有《[[元丰类稿]]》。 <ref>[江西省教科所编. 中华经典诵读 初中篇[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1.07.第113页]</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10 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墨池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