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增城市 的原始碼
←
增城市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增城市.jpg|thumb|right|增城市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spider.ws.126.net%2Fffee94e5d087f1518f10f03b4280cbe3.jpe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7DHNCVE0517BD31.html 图片来源于网易订阅网] ]] '''增城区'''隶属广东省广州市,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新兴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曾先后荣获“联合国和谐城市提名奖”、“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和谐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全面小康10大示范市”等称号,因南海郡原辖六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名“增城”。 位于广东省中东部、广州市东部,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西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新知识城;拥有凤台揽胜、[[正果佛爷寺]]、[[万寿寺]]等景点。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建县,隶属南海郡;1993年撤县设市;2014年2月撤市设区。 2019年1月25日,增城区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ref>[http://tianqi.moji.com/liveview/picture/72228258 增城市] </ref> [[File:增城市1.jpg|thumb|right|增城市1 [http://s2.sinaimg.cn/mw690/005Lw041gy6MHonZjXz01&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ae0ce490102v3wu.html 图片来源于新浪博客网] ]]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地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称为南越(又称南粤),增城区属南越。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设南海郡,增城属南海郡番禺县。 前汉,增城属南海郡番禺县,后汉始设增城县。 据明清两代《增城县志》载:“后汉建安六年(201年),析番禺地置增城县。”自乾隆时起,多部县志按语均说:“《后汉书·郡国志》曰:‘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二,和帝置郡三,安帝又命属国比领郡者六,又所省县渐复分置。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并不言建安立县之事。《宋书·州郡志》亦只言:‘增城县,前汉无,后汉有’。与《文献通考》同。旧志俱言县始于建安六年,不知何据?俟再考。”但经历240多年,并无人去考证。 根据《后汉书·郡国志》户口断限于永和五年(140年),当时南海郡辖七县,已有增城县在内。增城建县最迟为后汉永和五年。 晋及南朝宋、齐时,增城属广州南海郡。宋元嘉中析增城绥福河流域及以西地区置绥宁县,梁代又复并入增城县。 梁、陈两代移东官郡治于增城。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郡改州,增城属广州。其后经历唐、南汉、宋、元、明、清等1300多年,广州名称多次改变,增城始终都是广州的属县。 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增城属粤海道,后直属广东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增城属东江专区,1954年划入粤中区,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1958年与龙门县合并,仍称增城县,先后属广州市、佛山专区。1961年又与龙门分开,属惠阳专区(后改称惠阳地区)。1975年划归广州市管辖。 1993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增城县,设立增城市,由广州市代管。 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县级增城市,设立广州市增城区,以原增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增城区的行政区域,增城区人民政府驻荔城街道惠民路1号。 2015年5月29日下午,增城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城市总人口899644人,其中:沙庄街道14639人,荔城镇189620人,正果镇39341人,三江镇37143人,石滩镇73046人,仙村镇50180人,沙埔镇19271人,新塘镇180567人,永和镇54181人,宁西镇13187人,朱村镇31482人,镇龙镇38649人,中新镇29035人,福和镇36212人,派潭镇55746人,小楼镇37345人。 2002年,增城市辖沙庄1个街道和荔城、正果、三江、石滩、仙村、沙埔、新塘、永和、宁西、朱村、镇龙、中新、福和、派潭、小楼15个镇。 2004年2月19日,增城市将原来的16个镇(街)撤并为6镇3街道:撤销[[荔城镇]]、[[朱村镇]],设立荔城、增江、朱村3个街道;撤销镇龙、福和2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中新镇]];撤销三江镇、沙庄街道,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石滩镇;撤销永和、仙村、沙埔、宁西4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新塘镇。;<ref>[https://www.sohu.com/a/442898897_120054246 增城市] </ref> ==行政区划== 从明代《永乐大典·广州府增城县之图》得知,明初增城县(包括今龙门县)除县城外,境内划分为6个巡检司及12个里。其后里改为都,都下设图。清代依明代旧制。民国期间初期依旧,后改都为区,区下设乡。 建国初分为7个区,1957年撤区改设2个镇和16个乡。1958年改称镇乡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改为区公所。 1987年又改为镇,至1993年,共有15个镇,分别是[[荔城镇]]、[[新塘镇]]、[[永和镇]]、[[仙村镇]]、[[沙埔镇]]、[[宁西镇]]、[[石滩镇]]、[[三江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福和镇]]、[[朱村镇]]、[[中新镇]]及[[镇龙镇]]。 2004年2月,调整行政区划,全区划为3个街、6个镇(即将荔城镇划分为荔城街和增江街,朱村镇改为朱村街,永和、沙埔、宁西、仙村镇并入新塘镇,福和、镇龙两镇划入中新镇,三江、沙庄两镇街并入石滩镇)。 2005年4月,将中新镇内原镇龙镇全境及新塘镇内原永和镇境内的贤江、禾丰、新庄、永岗4个行政村划入广州市萝岗区(今黄埔区)。 2012年6月,原并入新塘镇的永和、宁西分离出来成立了永宁街道,仙村也分离出来重新成立仙村镇。 2013年,调整行政区划,下辖4个街道和7个镇。 [[File:增城市2.jpg|thumb|right|增城市2 [http://gd.gqt.org.cn/zcs/ftrq/200909/W020090925432447960932.jpg 原图链接] [http://gd.gqt.org.cn/zcs/ftrq/200909/t20090925_297047.htm 图片来源于中国共青团网]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增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部,珠江三角洲东北角和珠三角都市生活圈。地理坐标:北纬23°05′~23°37′,东经113°32′~114°00′。市境东界惠州市博罗县,西连广州市萝岗区,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北接惠州市龙门县和广州市从化区。区政府所在地荔城街,距广州市中心60公里。 '''地貌''' 增城区北部地势较高,南部较低,山地以低山为主,占增城区面积8.3%,是九连山脉的延长部分,山脉呈东北与南西走向,平等排列的中山与低山,其间形成了东江与增江。丘陵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占增城区面积的35.1%。台地多在中南部,占增城区面积23.2%。南部是三角洲平原,加上河谷平原,占增城区面积的35.4%。 中低山: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大尖山、牛牯嶂等(高度500~1000米)。由砂页岩和中细粒花岗岩等岩石组成。山脊狭窄,起伏大,山坡较陡,一般40°~50°,河谷切割较深,常形成跌水瀑布和峡谷。 丘陵:绝对高度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形态和缓,切割破碎,分布零乱。如小楼西部、正果北部、永和西部等地,主要由花岗岩组成,一般是山坡缓,山顶圆浑,水系呈树枝状,切割较强烈。 缓坡丘陵地:由花岗岩和变质岩构成。高度多为200~400米,山顶圆浑,坡度20°~30°,水系呈树枝状,多成缓坡谷。如境内东南部,宁西西部等地。 台地:周围有陡坡的广阔平台,称为台地。高度在150米以下,坡度在25°上下,没有突出山顶,如花岗岩、变质岩所构成的台地。零星出现在高滩地区的石炭系石灰岩,多在河谷旁形成岩溶残丘、孤峰与峰林等岩溶地貌。表层多已风化成红土,草木丛生。贮水条件较差,雨水往往流失。泉水出露少,旱季干枯。 河漫滩上第二阶地:分布在派潭河中上游,高出河面6~13米,宽约200~800米,以2°~4°向河床倾斜。由第四纪近代冲积物组成,厚13米,阶地地面平坦,土层沃厚,是农业生产较好的地区。 河漫滩上第一阶地:分布在增江中游,面积63平方公里。阶地宽3~4公里,厚3.5~12米,高出河面1~6米。正果至小楼地段,地势平坦,仅有一阶地,阶地面不对称,宽度0.5~1.5公里。 河谷平原:分布在高滩东洞、灵山至派潭一带,面积41平方公里。正果、小楼一带河谷平原的特点是:地势平坦,高程6~20米,河道弯曲,支流繁多。平原中有花岗岩和混合岩组成的低丘,平原面积约76平方公里。 河海堆积地:新塘~仙村~石滩~三江三角洲平原是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平原。由东江、增江的冲积、堆积作用与古海湾堆积物所形成。厚20~30米,最厚39.6米。 '''水文''' 增城水系属珠江支流东江水系,流域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东江、增江、西福河等3条,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6条。增城区多年平均径流量19亿多立方米,南部还有潮水进入,水资源丰富。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经龙川、河源、惠阳、博罗等县市流过增城南部,为增城与东莞界河。从市境东南与博罗交界处开始,至西南与广州市黄埔区接壤处止,流程30公里,全为冲积平原地带,河床坡降为0.08‰,河网纵横,支流繁多。再向西南流入珠江口狮子洋,是中国罕见的自东向西流向的河流。境内河段宽400~500米,最宽800米。水深坡缓,可通航300吨轮船,新塘以下可通1000吨轮船。 增江是境内最重要的河流。原来直接流入珠江口,自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后,成为东江支流。增江发源于新丰县七星岭,流经从化县东北部转入龙门县西北部,再折向南流,为增城、龙门的界河。于境内正果东北角磨刀坑流至龙潭埔接纳永汉河后,流量增加,经正果、荔城、石滩三地,于官海口汇入东江,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31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5.9亿立方米,平均坡降0.74‰。增江在增城境内长66公里,宽90~220米,流域面积971平方公里,占增城区面积的60%,境内坡降为0.17‰。 派潭河发源于南昆山马坑嶂,由高滩水、灵山水、高埔水、车洞水和小径水等5条小河组成。流经派潭圩于小楼镇合二龙河汇入增江。河长36公里,坡降为5.5‰。流域面积357.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亿立方米。 二龙河原名澄溪河,发源于小楼镇内丫髻山。流经二龙圩、腊圃村,于大楼村汇入增江。河长22.5公里,坡降为2.8‰。流域面积122.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亿立方米。 和平水又称九曲水,发源于正果马鼻岭,经白湖合冷水坑水流入增江。河长18.7公里,流域面积48平方公里。 西福河原名绥福河,是境内西部地区最大河流。发源于大鹧鸪山,流经福和、仙村,于巷头村汇入东江。河长58公里,坡降1.6‰。流域面积580平方公里,增城境内为457.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1亿立方米。二十世纪50年代初,在福和以下可以通航。50年代末以后因水土流失致河床淤浅,加上沿河修陂筑闸,仅铁路以南几公里可以通航。 '''气候''' 增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北回归线经过增城北部,特点是气温高、雨量充沛、霜日少、光照充足,全年都可栽培作物。但因季风交替迟早及强弱不同,气候多变。受地势影响,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气候有差异。 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春季,从立春日起,阴雨连绵空气潮湿,温度较低,一般是12.7~21.7℃之间。夏季,从4月中旬始,气温上升,最高气温为28.5℃,天气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空气闷热;4~6月份多锋面雨,7~9月份多台风雨;常发生洪涝灾害。秋季,从10月下旬始,受北方干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下降,干旱少雨,但天气凉爽;12~1月,常有寒潮侵袭,偶有霜天。冬季,境内无气候学上的冬季,但人们仍将气温较低的11~1月称为冬季。 多年平均气压为1012.2毫巴,冬夏相差较大。冬季受极地高压控制,气压较高,12~1月平均1020毫巴左右;夏季受热带气旋影响,气压较低,7~8月平均在1003毫巴左右。 据1994~2005年统计,年平均气温为22.2℃(历年值21.8℃),最大年际差1.5℃。7月平均气温 28.3℃,最高气温出现在2004年7月2日和2005年7月18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6℃。最长连续高温天数9天(高温定义:气温≥35.0℃),出现在2005年7月13~21日。1月平均气温13.6℃,极端最低气温0℃(在1999年)。<ref>[https://yk.tuniu.com/trips/12584833 增城市] </ref>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增城水系属珠江支流东江水系,水资源相当丰富。流域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东江、增江、西福河等3条,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官湖河、兰溪水、派潭河、二龙河、雅瑶河和金坑河等6条。全区多年平均径流深1140毫米,径流量19.8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过境客水179.5亿立方米(其中增江的龙门水28.7亿立方米,东江北干流150.8亿立方米),主客水合计约20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2万多立方米,居全省前列。除地表水外,地下水资源亦较丰富,全境地下水蕴藏量超过3亿立方米,可利用量约2亿立方米。南部还有潮水进入。 '''土地资源''' 增城境内各类土地比较齐全,照国家土地分类规定,一二级地类齐全,三级地类除个别特殊土地外都存在。一级地类中,农业用地205.78万亩,占84.91%;建设用地29.87万亩,占12.33%;未利用地6.69万亩,占2.76%。 '''矿产资源''' 铁矿分布于新塘、派潭、腊圃等地。钛铁矿分布于派潭。锡砂矿属外生成矿作用生成的次生锡砂矿床。分布在中新、小楼、派潭等地。其中灵山储量为1000多吨,高滩储量为450吨,兰溪储量为270多吨。钨矿分布在派潭、兰溪等地。铜矿分布在派潭车洞、乌烟屋及正果地区。辉铋矿分布在正果地区。方铅矿分布在派潭车洞、乌烟屋。金矿成因类型不明。分布在永和、派潭、镇龙等地。 铌、钽分布在派潭、车洞等地河谷阶地,属次生冲积砂矿床。锆英石分布于派潭。独居石是含铈的原生矿物,其次是稀土矿,可能是次生矿床。分布在派潭江田村,储量180多吨。小楼镇内亦有分布。铝土矿属外生沉积矿床。分布在新塘、正果境内。黄铁矿属于内生成矿作用矿床。分布在派潭。水晶、石英属内生成矿作用矿床。石英也可以成为石英砂矿床,是次生的矿物。分布于永和、派潭、镇龙等地。 钾长石(又称长石)属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物。它的次生矿物叫高岭土又称瓷土。分布于正果白面石、乱石坑等地的储量660万吨,棠下大圳储量2.4万吨。高岭土分布在朱村横塱。石灰石分布在派潭高滩等地。煤属沉积矿床,主要分布于石炭系地层。在派潭高滩、灵山的储量为120多万吨。其次是泥碳土,它是一种劣质煤,可以制作化肥。派潭鹅兜储量1.6万多吨,莲塘储量4000多吨。 '''生物资源''' '''植物''' 增城区共有300多种植物。主要有:普洱茶、金毛狗、樟、桫椤、原叶木莲、绣球莤、白桂木、天冬、香附、防杞、土常山、茅根、土茯苓、岗梅、鸡骨草、千斤拔、巴豆、一枝黄花、淡竹叶、金钱草、三桠虎、野扁豆、七叶一枝花、十大功劳、两面针、野葛、桑寄生、闹洋花、金银花、金樱子、狗脊、鸡血藤、牛大力、黑老虎、野菊花、五指毛桃、白花蛇舌草、田基黄、益母草、岗稔、草莓、岭南酸枣、黄牙果、山柑、山楂、荠菜、野苋、马齿苋、狗肝菜、厥菜、车前草等。 其中:普洱茶、金毛狗、樟、桫椤、原叶木莲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绣球莤、白桂木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动物''' 兽类主要有:豪猪、黄猄、松鼠、芒鼠、树鼠、野猪、狐狸、猫狸、斑林狸、穿山甲、果子狸、野兔、水鹿、水獭等。其中:斑林狸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鸟类主要有:白鹇、喜鹊、画眉、乌鸦、夜莺、鹰、鹤、鹧鸪、鹦鹉、鸳鸯、翠鸟、草鹗、领角鹗、林雕、雉鸡、白鹭、相思、燕子、布谷鸟、鸬鹚、猫头鹰、啄木鸟、绿皇小鸟、花头鸺鹠等。其中:白鹇、鹰、鹤、鹦鹉、鸳鸯、猫头鹰、雉鸡、翠鸟、草鹗、领角鹗、林雕、花头鸺鹠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爬行类与两栖类主要有:蜥、龟、蟒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水蛇、五步蛇、青竹蛇、过山风、烙铁头、虎纹蛙(田鸡)、剌胸蛙(石蛤)、泽蛙、蟾蜍、蛤蚧等。其中:巨蜥、蟒蛇属国家一级保护运动,虎纹蛙、蛤蚧、金钱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鱼类主要有:塘虱、黄鳝、鳖、河蟹、鲶鱼、河豚、鳜鱼、泥鳅、脊尾白虾、娃娃鱼等。<ref>[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68313_1 增城市] </ref> ==人口== '''民系构成''' 增城史前已经有人类活动,在荔城街百花林发现的古石器就是明证,但客家人迁入增城却只有短短的一千多年。据新编《增城县志·人口卷》记载,较早迁入增城的客家人是北宋进士古成之的祖父古全望家族,于南汉大有七年(公元934年)从广东河源迁至福和古屋,距今约1070年。在明代,又分别有邓、郑、潘、夏、罗、朱等姓氏客家人从外地迁入增城。可见,在明代以前,已经有不少客家人迁入增城。客家人大批迁入增城,却是明末清初,这是被史学家称为客家人迁移第四次、第五次高潮期。 编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的《增城县志》记载了客家人明末清初入增的情况:自明季兵荒迭见,民田多弃不耕。入版图后,山寇仍不时窃发,垦复艰难。康熙初,伏莽渐消,爰谋生聚,时则有英德、长宁人来佃于增。对村落之残破者,葺而居之。未几,永安、龙川等县人亦悄悄至。当清丈时,山税之占业浸广,益引嘉应州属县人杂耕其间,所居成聚。而杨梅、绥福、金牛三都尤多。在这一时期,迁增的客家人有数十姓之多,来源既有江西、福建等外省的,但更多的是来自粤东、惠州及粤北等地的客家人,基本奠定了今天增城客家人分布的格局。 至2009年,增城地区客家居民已达30万之众,超过本区户籍人口的40%;在9个镇街中,均有客家人居住,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派潭、正果、小楼、荔城、增江、朱村、中新及新塘的永和、宁西等地区;在本区300个村中,纯客家村有90个,粤客杂居的有74个,合计164个,约占全区村落的55%。 '''民族成分'''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城区有38个民族,比1990年的第四次普查多19个。汉族人口占总人口98.67%,少数民族占1.32%。市内聚居的有汉畲两族,其他各族多是因工作关系陆续迁入,散居在各镇街。 增城畲族原称瑶族,1962年8月经中央民族调查组定为畲族,聚居于市东北正果镇东南部的兰溪山区,是广州地区唯一的畲族聚居村,2000年人口396人。 '''人口统计''' 1994至1997年,是人口增长高峰期,年平均自然增长率20.67‰。1998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平均每年增长11.8‰。原因是1998年9月以后农村实行“1.5孩”政策,即一孩是男性的不再批生二孩;一孩是女性的,够间隔期可再申请生育二孩。2001至2005年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年平均增长率为4.6‰。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工作真抓实干,落实各项措施和制度,有效控制和减少计划外人口的出生。2005年,增城总人口794295人,其中农业人口576539人,非农业人口217756人。 2011年末,增城区户籍总人口84.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98万人,农业人口61.33万人,未落户常住人口2763人。全年出生人数11057人,死亡人数3722人,人口出生率13.25‰,人口自然增长率8.79‰。 2016年末户籍人口89.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7万人,出生率13.92‰;死亡人口0.46万人,死亡率3.61‰;自然增长人口1.31万人,自然增长率10.3‰。 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119.83万人,城镇化率为72.12%。年末户籍人口91.7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66万人,出生率29.4‰;死亡人口1.12万人,死亡率12.4‰;自然增长人口1.54万人,自然增长率1.7%;户籍迁入人口12868人,迁出人口2913人,机械增长人口9955人。<ref>[https://ishare.ifeng.com/c/s/7osbLuZ9rPj 增城市] </ref> ==经济概述== '''综述''' 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4.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38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24.25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653.49亿元,增长4.5%。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13:37.74:58.13。按常住人口计算,增城区人均GDP达到92254元,折算为13442美元。 '''第一产业''' 2018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2.65万亩,下降2.3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37万亩,下降1.47%;花生种植面积2.97万亩,增长94.92%;花卉种植面积1.82万亩,下降12.2%;草坪草皮种植207.89万平方米,增长200%;蔬菜种植面积61.98万亩,下降1.31%。园林水果种植32.36万亩,增长0.19%,其中荔枝种植面积17.21万亩,下降0.64%。 2018年农业实现增加值52.86亿元,同比增长3%。全年农业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68亿元,增长3.12%。其中种植业产值56.09亿元,增长6.24%;畜牧业产值8.04亿元,增长21.27%;渔业产值5.96亿元,增长1.7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57亿元,下降7.86%。 '''第二产业 ''' 2018年工业增加值394.24亿元,同比增长4%。完成工业总产值1347.52亿元,增长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54.75亿元,增长3.5%。其中,国有企业增长35.6%,集体企业增长32.7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2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1.19%,轻工业下降16.99% 。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0.64%。 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41.7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5.32%,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4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9.0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6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38%。 2018年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6.5亿元,下降11.6%,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42%。其中,汽车及零配件完成工业总产值224.32亿元,增长8.9%;摩托车及零配件完成工业总产值70.45亿元,下降11.62%;纺织和服装完成工业总产值101.73亿元,下降37.52%。 201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1.66亿元,下降21.45%;实现利润总额38.49亿元,下降24.71%;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50.3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5.29,提高6.79点。总资产贡献率13.19%,资本保值增值率95.89%,资产负债率63.15%,流动资产周转率1.59%,成本费用利润率3.85%,全员劳动生产率25.28万元/人,产品销售率98.73%。 2018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1个,完成总产值108亿元(统计快报口径),增长17.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89%。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1005.48亿元,增长31%。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00.29亿元,下降16.62%;民间投资405.61亿元,增长1.3%;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461亿元,增长162.04%。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27亿元,下降78.3%;第二产业投资273.22亿元,增长96.1%;第三产业投资731.99亿元,增长16.75%。基础设施投资93.79亿元,下降27.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33%。 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87.1亿元,增长34.9%,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达58.39%。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456.25亿元,增长25.1%。 '''国内贸易、市场主体'''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97亿元,增长16.4%。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79.91亿元,增长17.6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91.06亿元,增长12.7%。从消费形态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90.51亿元,增长18.7%;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0.46亿元,增长8.9%。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2009.69亿元,增长11.5%。 2018年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16.54%,饮料类和烟酒类分别增长115.23%和114.44%,化妆品类增长93.79%,日用品类增长219.91%,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9.2%,书报杂志类下降17.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09%,文化办公用品类68.07%,家具类增长42.82%,通讯器材类增长2.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3.88%,汽车类增长14.26%。全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络销售的零售额达70.75亿元,增长172.0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07%。 2018年市场主体保持快速增长,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2.7万户,增长12.44%,日均新发展市场主体约74户。其中内资企业增长较快,新发展1.1万户,新增注册资本1762.6亿元,分别增长15.76%和34.93%。截至2018年底,全区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4万户,其中内资企业4.44万户,外资企业0.08万户,个体工商户10.17万户。 '''对外经济''' 2018年进出口总额313.36亿元,增长9.96%。其中,出口248.62亿元,增长4.71%;进口64.74亿元,增长36.21%。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83.88亿元。 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7.16亿美元,增长270.73%。全年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4个,增长184.85%;合同外资4.91亿美元,下降78.23%。 '''金融''' 2018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52.56亿元,比年初增加124.71亿元,同比增长8.73%。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790.61亿元,比年初增加76.2亿元,同比增长10.75%;单位储蓄存款余额696.39亿元,比年初增加45.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52.62亿元,同比增长15.9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10.67亿元,比年初增加35.2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35.3亿元,比年初增加139.2亿元。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587.48亿元,比年初增加61.51亿元。;<ref>[https://yk.tuniu.com/trips/12584833 增城市] </ref> ==交通运输== '''综述''' 增城地处穗莞深港黄金走廊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穗莞深城际轨道、广州地铁13号线和21号线,以及广汕客专、东北客货车外绕线等汇集增城,形成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和广州新东站;广惠、广深等7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30分钟可达广州中心城区,40分钟内坐拥广州、深圳两大空港和黄埔港、新塘港两大海港资源,1小时左右可达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形成了现代化陆运、海运、空运立体式“大交通”网络。 2018年全区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各类交通警情数均同比下降,交通堵塞警情同比下降5.5%,乱停警情同比下降8.7%。 2018年货物运输量(水运)11.1万吨,下降51.1%,货物运输周转量(水运)620万吨公里,下降41.06%。港口吞吐量272.61万吨,下降44.69%。旅客运输量3493万人次,下降16.77%。旅客运输周转量10.35亿人公里,下降21.63%。 '''公路''' 增城地域内有国道G107、G324,省道S118、S119、S256、S355,广深高速、广惠高速和广园东快速路,以及荔新公路,构成公路线网的主框架,同众多的县道、乡村公路连接一起,组成交通网络。 至2005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438.5公里,比1993年增加479公里。在公路线网中,有高、快速公路64公里,一级公路89公里,二级公路123公里。市境同广州衔接的有国道G107、G324、广深高速、广惠高速和广园东快速公路,共设13个出入口,同东莞市衔接的有国道G107、广深高速、广园东快速和省道S256,同惠州市衔接的有国道G324、广惠高速、省道S119,共设4个出入口,同从化衔接的有省道S355、S256、S118,共设4个出入口。 '''铁路''' 广深铁路路经过增城区南部新塘、沙埔、仙村、石滩、三江5个镇,里程共28公里。 1994年12月28日,广深铁路扩建成中国第一条三线并行、全程封闭的准高速路,开行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列车。1998年6月,广深准高速铁路双线实现全线电气化。2005年,广深准高速铁路进行四线扩建工程。 '''航运''' 增城区境内航道有10条,总长113公里。 广州港务局在增城区设增城管理处和新塘管理处。其中增城管理处辖区有增城、官海、石滩、正果等4个港口,共有码头7个、泊位9个,岸线总长574米,最大靠泊能力为300吨级船舶,一般可靠泊100吨级船舶,最小的可靠泊15吨级船只;有生产用港口企业8家,2005年货物吞吐量为358.9万吨。新塘管理处辖区有港口1个,码头13个,泊位53个,岸线总长3820米,最大的新塘口岸码头可靠泊1000吨级船舶,一般的可靠泊100~300吨级船舶;有生产用港口企业16家,2005年货物吞吐量为274.8万吨。 '''航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大陆三大国际航空枢纽机场之一,旅客吞吐量居中国第二、世界第十九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级枢纽机场之一,飞行4F级。 广州港务局在增城区设增城管理处和新塘管理处。其中增城管理处辖区有增城、官海、石滩、正果等4个港口,共有码头7个、泊位9个,岸线总长574米,最大靠泊能力为300吨级船舶,一般可靠泊100吨级船舶,最小的可靠泊15吨级船只;有生产用港口企业8家,2005年货物吞吐量为358.9万吨。新塘管理处辖区有港口1个,码头13个,泊位53个,岸线总长3820米,最大的新塘口岸码头可靠泊1000吨级船舶,一般的可靠泊100~300吨级船舶;有生产用港口企业16家,2005年货物吞吐量为274.8万吨。 ==公共交通== '''地铁''' 广州市政府拟建和在建多条地铁线路,如广州地铁13号线,广州地铁16号线和广州地铁21号线等。建成后将为增城区乃至整个广州市的城市提供一个高速稳定的发展动力,填充了增城区轨道交通的空白,将为广州城市实现人口向东转移的战略规划提供契机;并能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和更好地连接广州市中心区域。 增城区现已建成多条市区公交车、区内公交车、广增线(县际公交化客车)等多条公交车线路,方便区内的市民出行。 截至2014年2月,已建成线路总共61条:市区公交车(主要连接广州市中心至增城区新塘镇,4条线路)、广增线(县际公交化客车,17条线路)、城区内公交车(主要行走于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11条线路)、新塘镇内公交车(主要行走于增城区新塘镇内,14条线路)、各镇间公交车(穿梭于各镇街,15条线路),以上所有公交线路除去广增线外,均能享受广州市老人优惠乘车。部分线路不可使用羊城通。 增城区内的公交车分别由广州市荔通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市粤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广州市运输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增城分公司这4家公汽公司运营。 ==社会事业== '''教育科学''' 2018年全区共有幼儿园190所,在园幼儿56911人。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105所,初中45所,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分别为101905人和32805人;公办普通高(完)中11所,在校学生16241人。全区各类学校毕业生51583人,增长27.93%,其中,小学毕业生数12632人,初中毕业生数8783人,高中毕业生数6699人;参加高考人数7143人,高考成绩再创佳绩,纯文理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线人数和上线率首次突破600人和10%大关,本科率56.11%。 2018年全区专任教师数14873人,增长5.24%,其中,中小学正高级教师7名,省特级教师12名,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名,市名校长、名教师33名,市名班主任66名,市级骨干教师514人;区名校长、名教师82人,区名班主任49人,区级骨干教师900人。 2018年末全区拥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983人,比2017年增加263人,增长15.3%;拥有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4076人,增加495人,增长3.6%;初级职称技术人员37506人,增加6170人,增长19.7%。 2018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3个。高新技术企业435家。全年专利申请总量5324件,增长62.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20件,下降1.4%;全年专利授权总量3009件,增长6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1件,增长6.1%。 截止2018年底,本辖区有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家,通过CMA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26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87家,获得3C产品认证的企业141家。 '''文体卫生''' 2018年,拥有图书馆8个,藏书量达120万本,共接待读者约148万人次,外借图书约68.5万册次;开展讲座、画展、活动角等阅读推广活动183场;开展书车服务130次,图书流动约9300册次,服务人数2万余人次,新增基层服务点14个,包括5个流动书车服务点、1个全民阅读示范点、3个智慧图书馆、5个流通服务固定点,现共设立47个流通服务点。区级体育馆、博物馆各1个,博物馆送展下乡60场次,参展人数约4.75万人次。文化馆送戏下乡及文化进社区38场,传统节庆活动14场,大型文艺演出活动12场。农村数字电影共放映约4642场次,观众约28.6万人次。全区11个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一级文化站以上标准。“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7.72万平方米,增长3.67%。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7.69万户,增长19.16%。全年出版报纸584.2万份,各类期刊出版2.4万册,图书出版4000册。 2018年全民健身活动及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达160项次,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人数达6万人。 2018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34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村卫生室269个。全区卫生机构拥有在岗职工857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139人,执业医师2143人,执业助理医师2651人,注册护士3264人,药师475人,检验师225人。拥有医疗床位3246张,其中医院2114张。诊疗人数889.97万人次。全区269个乡镇医疗点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343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4180例,死亡5人;发病率达301.37/10万人,死亡率为0.36/10万人。 '''邮电旅游''' 2018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67亿元,增长23.9%。年末电话用户54.47万户,增长16%;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5.05万户,下降-10.6%。移动电话用户170.12万户,增长14.85%。年末4G用户140.13万户,增长30.73%;年末3G用户29.99万户,下降26.45%。年末固定互联网用户37.25万户,增长12.3%,其中,以电信部门网络路线为出口的互联网宽带用户17.3万户,增长12.9%。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136.13万户,增长24.28%。 2018年接待游客人数达2839.72万人次,增长8.56%;旅游业营业收入达127.21亿元,增长17.89%。全区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荣誉称号,中新镇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 '''资源环境''' 2018年水资源总量17.55亿立方米,减少4.12%。全年降雨总量1732.1毫米,较上年下降11.6%。全区用水总量8.95亿立方米,下降10.6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83.9万立方米/日,提供1.45亿立方米的供水总量,0.95亿立方米的生活用水。 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7.43亿千瓦时,下降2.9%。其中,工业用电量39.2亿千瓦时,下降10.15%。 2018年全区共有河流水质监测断面10个,其中,I-II类水质的断面比例40%,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3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2.5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74%。城镇生活污水年处理量1.2亿立方米。 2018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99天,优良率为81.9%,平均灰霾天气日数17天,减少7天;全年日照时数1462.4小时,平均气温22.4℃。 2018年全区林地面积达到109.95万亩(不包括市属增城林场和市属梳脑林场),占广州市林地总面积的25.48%,森林覆盖率52.54%,建城区绿化覆盖率45.82%,建城区绿地率39.7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55平方米。 全年辖区共发生交通事故421宗,死亡89人,受伤478人,直接经济损失41.01万元。年末机动车拥有20.62万辆,增长4.01%,其中,汽车18.01万辆,增长7.95%;摩托车2.44万辆,下降19.13%。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达4.3人/万车。 '''安全生产''' 2018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2宗,死亡34人,受伤70人,分别下降15.3%、2.9%和21.35%,直接经济损失333.82万元。火灾事故有4宗,死亡3人,受伤1人,火灾事故经济损失24万元。 '''人民生活''' 2018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861元,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9023元,增长7%,其中,衣着消费支出、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分别增长3.8%、7.9%、4.4%、7.1%和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726元,增长11.1%,其中,工资性收入16547元,增长9.9%,占可支配收入的69.74%;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17.7%、15.5%和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59元,增长10.2%,其中,衣着消费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和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分别增长10.8%、6.8%、13.1%和9.7%。城乡常住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常住居民收入比从2017年的2.02:1缩小到1.98:1。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现住房人均建筑面积40.43平方米,农村居民现住房人均建筑面积38.21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8年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3.34万人,增长14.77%。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30.76万人,下降2.2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7%。2015年1月1日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为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截止到2018年底参保人数达70.32万人。此外,参加失业保险20.84万人,增长14.27%;参加工伤保险21.66万人,增长13.2%;参加生育保险20.8万人,增长14.78%。 2018年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0.8万人,其中,城镇0.08万人,农村0.72万人。增城区现有社会福利机构12个,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床位3178张,收养性福利单位床位100张,养老床位3148张,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5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50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3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069.29万元。 2018年积极推广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i志愿系统),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动员各基层团组织、青年志愿队伍到“i志愿”系统注册,依托平台强化对志愿者队伍的系统化管理,落实一队伍一管理员。2018年新增40岁以下“i志愿”系统注册志愿者约15000人,开展“i志愿”系统培训3场,各志愿服务队系统操作员约210人次参加。 ==历史文化== '''方言''' 增城境内汉语方言主要有两种:粤语增城话与增城客家语。据2005年调查,全区人口794295人,其中广府人471704人,占59.39%;客家人322591人,占40.61%。增江鹤洲与荔城下罗岗蔡屋有800多人在村内讲闽南话,对外讲广州话、增城话或普通话。正果畲族村民342人,有99%在村内讲畲语,95%以上对外讲粤语和客家语,35%左右能讲比较流利的普通话。 '''民歌''' 增城境内客家人口约占总人口40%,客家山歌甚为流行。有客家八音合奏《水底摸鱼》,客家流行歌《摘茶红妹》、《后生要打拼》,客家小调《桃花开》、《思恋歌》以及《客家平板》等;增城也以竹板山歌《夸老公,赞老婆》、山歌剧《舞春牛》、客家歌舞《请到白水仙境来》等作品。 '''地域文化''' 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涌现了南宋丞相崔与之、明代三部尚书湛若水等历史文化名人,也是传说中八仙之一何仙姑的故乡。增城荔枝文化源远流长;增城榄雕荣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文化别具水乡风味;舞春牛、舞麒麟、舞火狗等传统民俗风情浓郁;广州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正果畲族村)民族风情独特;派潭镇、正果镇、黄屋村、坑贝村等特色镇村魅力十足;何仙姑家庙、报德祠、三忠庙、佛爷寺、万寿寺、百花古寺等古寺庙彰显了增城深厚文化底蕴。 ==旅游名胜== '''旅游景点''' 萝岗区属山地丘陵地带,风景名胜众多,山色清秀,涧水长流,历代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吟风弄月,留下不少佳话。 天鹿湖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公园内林木葱郁、景色秀美,植物种类丰富,内有珍贵的植物化石—桫椤、罕见的大型木质藤本花卉———禾雀花,是广州市难得的生态公园。天鹿湖水库建于1958年,正常水位面积达1280亩,总库存量730万立方米,湖光山色幽雅迷人,是广州市近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库,素有广州市“东肺”之称,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保护区。该园因有羊城旧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而得名。[2]园内有玉岩书院、后仙台、漱玉听泉、望梅亭、玉玺远眺、石榴香溪等十余处景点。 '''文物古迹''' 萝岗区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全区有历史文物线索点270个,其中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拟申报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古墓、古村落有10个。如玉岩书院(又名萝峰寺)、法雨寺 (原名 吉祥庵)、华峰寺(亦名海门禅 院)、圣裔宗祠、钟氏大宗祠建筑群、玄帝古庙、北帝古庙、水西古村、钟遂和夫妇墓、玉岩墓群、诰封一品夫人墓、元德将军墓,等等。 ==开发区== 广州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广州开发区位于广州市东部,是广州市“东进”的龙头,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2小时车程覆盖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城市。2002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实行合署办公,形成了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独一无二的“四区合一”新型管理模式,全区总规划面积78.92平方公里。2005年,依托广州开发区设立了萝岗区,面积393.22平方公里。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广州开发区要建设成为广州对外开放“窗口”、体制改革“试验田”、自主创新基地和经济增长极[3]。 ==两城一岛== '''知识城''' 知识城项目选址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所提出的广州科学城北区的范围,规划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可开发建设用地约6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约50万人(其中就业人口约25万人)。分三期建设,计划于2030年全部建成,其中先行开发建设起步区10平方公里将于2014年初步建成。 '''广州科学城'''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园区,规划面积为20.24平方公里,有5个功能组团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区、综合研发孵化服务区、生态保护区。广州科学城已建成100万平方米孵化器,加快建设100万平方米加速器、1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平台和100万平方米的生活配套设施。拥有各类科技研发机构285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7家。科学城总部经济区首期建成,首批入驻项目注册资本达105亿元。2011年,广州科学城实现营业收入2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广州国际生物岛''' 位于广州市东南端、珠江主航道和次航道交汇而形成的官洲岛,北面紧临琶洲会展中心,东面与长洲岛隔江相望,西面为广州果园生态保护区。全岛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紧临华南快速干线和环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生物岛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载体,面积1.8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一流研发和孵化基地。以引进高端研发和总部中心为主,与科学城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互补,使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两个核心区协调发展,创造出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广东省乃至中国生物产业形成拉动和带动作用。生物岛是一个综合性的生物高新科技开发项目,以生物信息的研究为纲,带动药物、医疗、材料、食品、保健、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开发,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支撑服务体系,形成独特的生物科技研究环境。 生物岛以中医药现代化和功能基因研究为重点内容,发掘中医药和基因组、后基因组研究的两大战略资源,建立将两大资源转化为科技成果的高度集约化先进医药生物技术平台,形成具有高度技术开发能力的研究产业群,以获得系列化、批量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产品,即研究产业化,成为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基地。在功能布局上,生物岛分为科研生产区、技术服务与生活服务区、居住区。为顺利推动生物岛的建设,市政府加大生物岛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生物岛提供完备的周边配套。 ==相关视频== ===2019 增城迎春花市=== {{#iDisplay:e0834jkp8ez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增城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