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返回舱识别 的原始碼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返回舱识别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25/564f21bba8dc474d98768172ec5f584b.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68364243_453160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返回舱识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根据自己发展的需求,对航天领域的探索欲望愈加强烈,这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航天器<ref>[https://www.sohu.com/a/498582828_99955528 中国航天器名字背后的故事,快和孩子一起来探索],搜狐,2021-11-01</ref>发射到外太空,执行相关的探测任务和活动,同时各类航天器的出现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必要时,需要从探测目标天体上带回相应样品,或者在载人航天任务中,需要将宇航员安全送回地球等等。这些任务中就需要在火箭的结构中配置返回舱,通过推进舱提供动力、后期分离,将密闭的返回舱送入环地轨道,并逐渐降低轨道高度,最终降落到地面。返回舱承载了宇航员及大量的精密试验仪器,然而成功回收是载人航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一般都采用降落伞来降低其着陆速度。由于受降落伞的设计着陆速度限制,载人航天返回舱在陆地上的着陆速度一般为6-7m/s,而对无人返回舱达到10-14m/s。在返回舱返回的进程中,都是按照既定轨道线路降落的。由于返回舱中都安装有信号指引装置,当返回舱按照既定轨道线路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信息指引装置所发出的信号,够被地面的接收[[设备]]所追踪到。但返回舱的降落经历的是高速状态下的持续减速过程,返回舱真正在大气层降落时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运行轨迹就无法通过精确的导航引导系统进行操控,只能预测到一定的区间范围内,外加通常返回舱的降落地点都会选择人烟稀少的区域,而且确保返回的宇航员和采集样品的安全,都需要出动大队人马进行搜寻。为解决以上等问题,更加精准识别和跟踪返回舱,提高对航天器的搜寻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二、技术方案== (一)实验流程 (二)实验[[准备]] ===1、数据集要求=== 数据集中所包含的[[数据]]量要大,以保证能得到足够充分的训练。 图片:清晰且目标清楚的白天正常彩色图像和夜晚红外黑白图像 视频:完整且真实的白天正常彩色[[视频]]和夜晚红外黑白视频,并按帧转化为图片 ===2、实验环境=== 实验是在Window10服务器上完成的。 [[服务器]]CPU: Intel(R)Xeon(R)Silver4116,CPU@2.1GHz2.1GHz (2处理器)。 显卡:NVIDIAGeForceRTX-309032GB,cuda11.1.0_456.43_win10,cudnn-11.1-windows-x64-v8.0.4.30 Aanconda3-2020.02-Windows-x 86_64。 版本搭建:Pytorch1.7,python3.7.6, pycharm-community-2020.1.3x64。内存32GB。 ==(三)实验方法== ===1、搜集图片及视频=== 通过搜集有关返回舱载入大气层后落地跟踪的真实[[视频]](包括光学仪器<ref>[https://www.sohu.com/a/242162303_99961126 光学人的干货!常见光学仪器原理大全],搜狐,2018-07-19 </ref>拍摄的红外光视频和可见光视频),实现视频的读取和与图片帧的转换。采集到的图片集包括可见光图片4000张和红外光图片1500张。 ===2、获得数据集=== 将采集的图像经过排序获得原始数据集。对于训练[[数据]]中存在的位置偏差,采用几何变换方法,可实现平移、旋转、翻折、裁剪等操作。 ===3、标注图片=== 一般的训练数据集需要给[[数据]]集打标签,这里我们采用图像标注工具labelImg,对返回舱或降落伞进行标记,得到xml标记文件。labelImg是一种矩形标注工具,常用于目标识别和目标检测。打开原始数据集进行标注,在HWfhc(红外返回舱)、HWjls(红外降落伞)、ZCfhc(正常返回舱)、ZCjls(正常降落伞)这四种类型中选择合适的类型。 ===4、训练标注图片=== 将标注图像进行训练,分别在YOLOv5s、YOLOv5m、YOLOv5l、YOLOv5x这四种模型中训练100次和200次,得到训练[[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注意问题== 1、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需要降落伞来提供阻力,所以降落伞会比返回舱更好识别。且在现实情况下,返回舱降落的时间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所以在标注图像时,既要标注返回舱也要标注[[降落伞]],既要标注正常光学图像,也要标注黑白的红外图像。 2、对于图像中模糊不清或占据较大空间的目标,其意义不大,可以放弃,不对其进行标注。 ==三、创新设计== ===1、将降落伞和返回舱分开识别,并且作为一个整体跟踪=== 由于返回舱目标小,特征不明显,当返回舱按照既定轨道线路进入[[地球]]大气层时,识别较为困难,容易跟丢。而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需要降落伞来提供阻力,二者是一体的,相比于返回舱而言,降落伞目标更大,颜色更鲜艳,特征更明显所以降落伞会比返回舱更容易识别和跟踪。 ===2、将数据集分为可见光和红外光=== 在现实情况下,返回舱降落的时间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所以[[考虑]]实际,数据集应包括可见光下的彩色数据集和红外光下的黑白数据集,这样使得整个实验更加全面,可全天时进行识别跟踪。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
返回「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返回舱识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