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吳思漢 的原始碼
←
吳思漢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 class="wikitable"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吳思漢</p> |- |<center><img src="https://imgur.dcard.tw/wtFIXyoh.jpg"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www.dcard.tw/f/trending/p/234884781 圖片來自Dcard]</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個人資料</p> |- |<small> '''性別''' 男<br> '''出生''' 1924年10月24日 [[日治臺灣]][[台南州]][[新營郡]][[白河莊]]<br> '''逝世''' 1950年11月28日(1950歲-11-28)(26歲) [[臺灣]][[臺北]]<br> '''國籍''' [[大日本帝國]](1924年–1945年) [[中華民國]] (1945年–1950年)<br> '''政黨''' [[中國共產黨]] (1947年7月–1950年11月28日)<br>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學 歷</p> |- |<small> '''[[大日本帝國]]'''<br>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白河公學校]] <b>1931年-1937年</b></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台南二中]](今[[台南一中]])<b> 1937年-1941年</b></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b> 1941年4月-1943年4月</b></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京都大學醫學部]] (跳級)<b>1943年4月-1944年4月肄業</b></li> </ul>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經 歷</p> |- |<small> '''[[中華民國]]'''<br>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台灣新生報日文編譯1945年10月-1946年</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啟蒙書店1946年</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臺北市工作委員會]]委員1947年7月-1950年5月10日</li> </ul> </small> |}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吳思漢]](生1924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8日歿),[[日治]][[台南州]][[新營郡]]白河莊人,本名吳調和,[[中國共產黨]]黨員,父[[吳勻]]為小學教師,後勤學成為漢醫並從事藥材買賣,台灣台南白河公學校,台南二中畢(今台南一中),京都大學醫學部肄業,因對祖國的嚮往而投身抗戰,從京都一路從淪陷區進入中國重慶,1945年光復後擔任台灣新生報日文編譯<ref name="1500kmeter">{{cite book|title=尋找祖國三千里|publisher=台灣人民出版社|author=藍博洲|date=2010-09-01}}</ref>,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設啟蒙書店發展組織,194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臺北市工作委員會]]擔任工委,後因《[[光明報]]》曝光遭到逮捕,1950年11月28日槍決於馬場町刑場。 </p> </div> ==生平== ===熱血青年===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吳思漢]]本名吳調和,[[日治]][[台南州]][[新營郡]]白河莊人,父吳勻為小學教師,後勤學成為漢醫並從事藥材買賣,1937年吳思漢台南白河公學校畢業考入[[台南二中]],並於1941年考入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由於在校期間受到日本同學欺壓,開始出現反日思漢的意識,同學蔡水源回憶,吳思漢民族觀念很強,遇到一中日本人會罵他們:「你們是狗仔,我們是中國人。」,功課很好的吳思漢正因操行只有乙無法當班長,1941年4月,吳思漢跳級考入京都大學醫學部,時值中日戰爭期間,因對祖國的嚮往而希望投身抗戰苦無機會,直到碰到同校工學院中國籍學生戴振本,透過他的幫忙前往中國,1944年4月吳思漢不顧父親的反對從京都、下關進入朝鮮釜山搭火車到[[鴨綠江]]畔,進入滿州過奉天到達戴振本的老家秦皇島,因缺少路費在天津短暫工作,1944年11月戰事吃緊,日本當局開始宣佈徵召台籍青年入伍參軍,吳思漢因此通過河南輾轉進入[[國統區]],甚至被誤以為是日本的奸細,終於在1945年7月進入重慶,見到了腐敗的重慶後思想逐漸改變,沒多久1945年10月日本投降,光復後[[李萬居]]擔任新聞事業專門委員接收日據時期的[[台灣新報]]改為[[台灣新生報]],安排吳思漢台灣新生報日文編譯。<ref name="1500kmeter"/></p> ===加入共產黨===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6年,[[吳思漢]]在臺北博愛路附近開了一家啟蒙書店,透過書店認識許多有志青年,結識了曾經與新四軍有接觸的[[辜金良]],1946年9月透過[[辜金良]]與老台共[[王萬德]]夫婦及[[李水井]]等人一同前往上海台灣同鄉會見會長[[李應章]],並進入解放區,11月蘇北國軍開始掃蕩共軍,國共內戰開始,[[李應章]]醫師安排吳思漢返回台灣發展,根據陳英泰回憶,省工委組織早在1946年蘆洲地區開始,由老台共[[蔡孝乾]]、[[廖瑞發]]與[[洪幼樵]]等人發起,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大量知識分子左傾,根據國安局檔案顯示,[[徐征]]介紹郭琇琮認識蔡孝乾加入共產黨,吳思漢則於1947年7月經[[郭琇琮]]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ref name="memory">{{cite book|title=《回憶,見證白色恐怖》|author=陳英泰|publisher=唐山出版社|date=2009-12-01}}</ref>,成立省工委[[臺北市工委]],並共同主持領導多個支部組織,下設有台灣大學附屬醫院支部、草山支部 、菸酒公賣局支部、臺北電信局支部、士林熱帶醫學研究所支部、雙園支部、和尚州支部及第一至第五之臺北街頭支部等等。<ref name="1500kmeter"/></p> </div> ===血濺馬場町===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0年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變節供出大批人員名單,導致中國共產黨在台組織瓦解,1950年5月10日李水井與[[吳思漢]]被捕,保密局循線逮補25人,並由此25人擴及省工委學工委及各省工委支部,台共組織面臨第一次瓦解,陳英泰先生回憶即對地下黨組織有詳細介紹<ref name="memory"/>,1950年11月28日,台灣省保安處39安潔字第2204號判決書宣判吳思漢等14人死刑後即刻送臺北市[[馬場町]]槍決,行刑當日[[許強]]帶領眾人高呼口號及唱[[國際歌]]趕赴刑場,駕駛驚慌險些發生車禍<ref>{{cite book|title=《青春戰鬥曲──戰後國立臺灣大學政治事件之研究(1945-1955)》|author=曾建元,曾薰慧|date=2006}}</ref>,同時遭槍決者包含[[郭琇琮]]、[[許強]]、[[朱耀山加]]、[[謝湧鏡]]等14人。<ref>{{cite book|title=〈39安潔字. 第2204號〉|publisher=國防部軍法局|date=1950}}</ref><ref>{{cite book|title=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匪台北市工作委員會郭琇琮等叛亂案〉|publisher=國安局|date=1991}}</ref></p> </div> ===軼事===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0年1月中央日報有一則奇怪的啟示,內容是:「慶祝[[蔣渭川]]、[[彭德]]、[[李翼中]]、[[林日高]]等四人出任民政廳長、建設廳長、省府委員。」賀詞下方21人署名同賀,名單中竟是二二八事件中失蹤的[[林茂生]]、[[陳炘]]、[[宋斐如]]、[[王育霖]]等人,陳明忠回憶,當他坐牢時才知道這是[[吳思漢]]刊的,係由於吳思漢得知這些人的遇害與蔣渭川密告有關。<ref>{{cite book|title=《無悔:陳明忠回憶錄》|publisher=人間出版社|date=2014-05-27}}</ref>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吳思漢的視死如歸令獄友印象深刻,「吳思漢認為自己也差不多會被抓去鎗殺了,每天早上睡醒後,就穿好西裝,頭髮抹一抹,等它來叫。」吳思漢的同房難友羅慶增回憶說,「可是,點過名,外役放出去了,他就把西裝脫掉,隨手一丟,說:『幹您娘!還未輪到我,夭壽!……』我對這種人的這種精神,非常欽佩!<ref name="1500kmeter"/>」</p> </div> ===平反===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8年10月5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三字第1075300110B號函文,正式撤銷受難者林慶雲君等1270人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刑,其中(39)安潔字第 2204 號,有關吳思漢共同意圖破壞國體,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之有罪判決暨其刑及沒收之宣告正式撤銷。<ref>{{cite news|title=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撤銷有罪判決公告|url=https://www.tjc.gov.tw/news/60|accessdate=2018-10-05|agency=[[中華民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archive-date=2018-10-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15080249/https://www.tjc.gov.tw/news/60|dead-url=no}}</ref></p>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吳思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