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同官县 的原始碼
←
同官县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同官县'''古地名;古官名;也有在同一官署任职的,同僚的意思。 ==作用== '''地名''' 历史地名,今陕西铜川。铜川,原名"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 夏代(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和商代(前16世纪~前11世纪),隶属古雍州,先后为当时的属国扈、华原、豳的领地。 周代(前11世纪~前771年)隶属豳邑。 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前221),为秦国的领地。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设置频阳县(县治在今富平县薛镇),辖今铜川。另据《史记·秦本纪第五》注文引用的《括地志》载:"频阳故城,在雍州同官县界,古频阳县城也。" 秦代(前221~前206),隶属内史地。 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开始设置祋祤县。县治在今耀县城东约半公里的河东堡,归左内史统辖。当时,除今郊区焦坪一带隶属上郡漆垣县外,其余大部分隶属于祋祤县。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左内史改为左冯翊。祋祤县隶属左冯翊。 新莽(公元9~24)时,祋祤县改属列尉大夫。后,祋祤县制撤销。 东汉永元九年(97),又设置祋祤县,隶属左冯翊。 三国魏(220~265)时,今甘肃省宁县境内的泥阳县侨置于祋祤县,祋祤县遂被撤销。泥阳县隶属雍州北地郡,郡治在今耀县县城。 西晋(265~316)时,铜川地区从泥阳县分出,划入冯翊郡频阳县。 十六国前赵(304~329)时,铜川地区隶属豳州北地郡。郡治在今耀县。 十六国前秦(350~394)和后秦(384~417)时,铜川地区隶属北地郡。前秦在今市郊区城关济阳寨设置铜官护军。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置铜官县,县治在今市郊区王益乡高坪村附近,隶属雍州北地郡;撤销铜官护军,其地并入土门护军。景明元年(500),撤销频阳县,分割铜官县部分地区,连同今富平县东北部分地区,设置土门县,隶属雍州北地郡。永安元年(528),土门县改属宜君郡。孝武帝(532~534)时,另置黄堡县,隶属雍州宜君郡。 西魏(535~556)时,沿袭铜官县、土门县建制。铜官县属宜州宜君郡,土门县属宜州通川郡。 北周建德四年(575),铜官县改名同官县,隶属宜州。土门县建制保留。 隋代(581~681),沿袭同官县、土门县建制。开皇二年(582),改宜君郡为宜州,同官县隶属该州;大业二年(606),改属雍州;后属京兆郡。大业二年(606),撤销土门县,其地并入华原县;后恢复土门县建制,隶属京兆郡。 唐代(618~907),沿袭同官县建制。武德(618~626)年间,隶属宜州。贞观十七年(643),改属雍州。是年,撤销土门县建制。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决定将坐落在宜君县西南山谷的仁智宫改名为玉华宫(在今郊区金锁乡玉华村),并将宜君县治迁驻于此,县属雍州。永徽二年(651),宜君县与玉华宫同废。天授二年(691),同官县改属宜州。大足元年(701),撤销宜州,同官县改属雍州。天复(901-903)年间,为北方割据政权岐的领地。 五代(907~960),先后为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的领地。后梁开平三年(909)三月,同官县由京兆府改属同州。后唐同光三年(925)七月,改属耀州。后晋、后汉、后周时属耀州。 北宋(960~1126),同官县隶属永兴军路耀州。 金代(1115~1234),同官县隶属京兆府路耀州。 元代(1206~1368),同官县隶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耀州。 明代(1368~1644),同官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西安府耀州。 清代(1636~1911)初年,同官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耀州。雍正三年(1725),耀州改为直隶州,同官县隶属该州。后同官县隶属西安府。 民国初期,同官属西安府。2年(1913),属陕西省关中道。16年(1927),属关中区。是年,按照人口、土地面积、经济、交通等状况,同官被厘定为三等县(共为三个等级)。25年(1936)7月,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29年(1940)初,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是年,同官被厘定为五等县(共为六个等级)。33年(1944)4月,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5年(1946)7月,同官改称铜川。36年(1947)10月,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8年5月,根据中共路东工委指示,成立同官县政府,归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11月,归属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县政府驻阿庄小庄村。管辖范围大体包括今红土、阿庄、广阳等地。 1949年2月20日,铜川县第一次解放,成立同官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同官县政府迁入县城。在国民党军队进犯的情况下,3月15日,县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撤离县城。4月28日,全县解放。5月1日,同官县政府迁入县城办公。5月20日,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三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官县归其领导。7月7日,县名改称铜川。<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作用] </ref> ==官名== 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同僚。《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寮。" 唐 韩翃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才子风流 苏伯玉 ,同官晓暮应相逐。"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词序:" 淳熙 己亥,自 湖北 漕移 湖南 ,同官 王正之 置酒 小山亭 ,为赋。" 明 屠隆 《彩毫记·脱靴捧砚》:"臣不知圣上呼召,与同官共醉酒楼,死罪!死罪!"《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我辈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 补翁 是方外人,无须忌讳。" 官职名位相同。《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栾盈 ﹞又与吾同官而专之。" 杨伯峻 注:"同为公族大夫而专任其事。" 明 内廷同支派的太监称"同官"。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诸升 ﹞于 王太监 安 为同官。按外廷所称同官者,谓职掌名位相同也;内府所称同官者,不过同支派项下已耳,犹前后同门之义,非指同僚而言。" ==发展== 中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中国古代职官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说,"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诗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地清末,时间长达两千三百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发展] </ref> ==扩展== '''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开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 匈奴称"单(ch_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zhī)",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訇(f_)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_)、契丹、蒙古等称"可汗(k_h_n)",简称"汗";土蕃称"赞普"。 '''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其长官叫尚书令(宦官担任称中书令)。 ==历史演变==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回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_)。 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格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历史演变]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同官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