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司禮監 的原始碼
←
司禮監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司禮監.jpg|260px|缩略图|右|<big>司禮監</big>[https://www.23txt.com/files/article/image/44/44165/44165s.jpg 原图链接][https://www.23txt.com/files/article/html/44/44165/ 来自 天籁小说 的图片]]] '''司禮監''',是[[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由於明代[[胡惟庸]]案廢相後,皇帝需要另一套內廷機構輔助處理政務,因此宦官權力上升。司禮監主管皇帝文書、印璽、宮內禮儀等業務,後因[[明朝内阁|明朝內閣]]制度的確立,獲得參預機務,代皇帝“[[票拟|批紅]]”的權力,遂上升為「十二監」之首,成為內廷權力最大之機構。司禮太監雖僅具有外朝四品之級別<ref>[https://www.sohu.com/a/232479304_628936 司礼监太监到底是几品官,六部尚书为何都要点头哈腰?] ,搜狐, 2018-5-22 </ref>。著名宦官[[王振]]、[[尚铭]]、[[馮保]]、[[劉瑾]]、[[魏忠賢]]等皆曾任司禮監之主管。 ==歷史== 「司禮監」的設置淵源最初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設置的「內正司」。後「內正司」改為「典禮司」,不久「典禮司」再改稱為「典禮紀察司」。典禮紀察司「掌內府一應禮儀,欽紀御前一應文字。凡聖旨裁決機務,已未發放,須要紀錄親切,御前題奏,及糾劾內官內使非違不公等事,而造筆墨表背匠屬焉。 [[洪武]]十七年正式設置設「司禮監」,继承了「典禮紀察司」掌管宫廷礼仪,纠察內官人員違法犯紀行為,同時兼掌紀錄管理御前文書的職責。因此“司禮監”處理機要文書,在洪武年間即現端倪,並未像後世所知之的[[明太祖]]嚴禁宦官接觸政務。後來因[[中書省]]被廢,政務繁忙,从[[永樂]]时期开始[[內閣大學士]]入值文渊阁參與機務之外,司禮監也超出了僅僅作為皇帝代筆、處理庶務的功能範疇,承擔顧問、緝訪、輔政、外出閱兵提督軍務甚至託孤顧命的職責,其活動範圍逐漸深入涉及明代政治的方方面面。 ==地位== 明代內廷十二監為司禮監、[[內官監]]、[[御用監]]、[[御馬監]]、[[司設監]]、[[尚寶監]]、[[神宮監]]、[[尚膳監]]、[[尚衣監]]、[[印綬監]]、[[直殿監]]、[[都知監]];除十二監外另有四司八局,四司為惜薪司、寶鈔司、鐘鼓司、混堂司;八局為兵仗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麵局、司苑局、銀作局、浣衣局。十二監、四司與八局合稱內廷「二十四衙門」<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HLEF8EN0514HJJJ.html 内阁与宦官——明朝皇帝的左膀右臂],网易, 2019-6-14 </ref>。除專司清洗內廷[[衣物]]、便器的浣衣局外,其餘二十三單位皆設於[[皇城]]內。 因司禮監掌管機要,能對[[皇帝]]決策及朝政產生重要影響,遂上升為內廷諸宦官衙門之首。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常被時人比作內閣首輔、群輔,在其他衙門任職的[[宦官]]見到司禮太監必叩頭[[称谓|稱呼]][[上司]]。原歸屬內官監的選拔考核宦官的職權,也被司禮監侵奪。 ==组织== 明初,司禮監與各監主管設「太監」一,左右少監各一,各司設「司正」一,各局設「大使」一。以後編制擴張,各監分設「掌印太監」。明代中葉以後,司禮監設「掌印太監」一员,「秉筆太監」與「隨堂太監」若干,掌內外章奏勘合,代皇帝批紅。起初,[[東廠]]的主管並不一定是司禮太監。嘉靖以後,司禮監權勢擴張,常由司禮監諸秉筆太監中最受寵幸一人提督東廠。也有掌印太監同時兼管東廠的情況,如[[嘉靖]]年間的[[麥福]]、[[黃錦]],萬曆時的[[馮保]]、[[張誠]]、[[陳矩]],崇禎時的[[曹化淳]]等司禮監掌印、秉筆與隨堂太監猶如內廷中的另一套機要秘書顧問班子,與內閣相對,內外夾輔、共襄朝政。 ==视频== ===<center> 司禮監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大明王朝:内阁的急递,司礼监批了红,就是诏命!</center> <center>{{#iDisplay:s3049jctis1|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46 社會階層及組織]]
返回「
司禮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