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原鹅龙 的原始碼
←
原鹅龙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原鹅龙</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3677b48b86609a8c.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8200953&sid=8517941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原鹅龙'''(学名:"Procheneosaurus")意为"在鹅龙之前",过去因为其小型头骨与眼睛前方的低矮颅顶,而被分类于鸭嘴龙科。 =='''简介'''== 原鹅龙目前被视为是无效的[[恐龙]],而其化石被认为属于不同赖氏龙亚科的幼年个体。 在彼得·达德森(Peter Dodson)在1975年研究中,首次将原鹅龙的原有化石归类于[[冠龙]]与[[赖氏龙]];后来的研究,另增加了亚冠龙。原鹅龙过去有5个种,包含:P. praeceps、宽齿原鹅笼(P. altidens)、短颅原鹅龙(P. cranibrevis)、竖额原鹅龙(P. erectofrons)、以及P. convincens。前四者发现于北美洲,第五种发现于亚洲。 在1920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威廉·狄勒·马修(William Diller Matthew)将一个位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头骨与骨骸的照片,命名为原鹅龙(Procheneosaurus),该化石出土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晚坎潘阶。原鹅龙的命名普遍不认为具有效性,而该标本后来被建立为Tetragonosaurus。但是,理查·史旺·纳尔(Richard Swann Lull)反对Tetragonosaurus的用法,继续使用原鹅龙。 模式种P. praeceps是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在1931年命名,根据一个发现于恐龙公园组的头骨命名。在当时,帕克斯原本将该种建立于Tetragonosaurus之内,并包含了马修命名原鹅龙的最初标本。P. praeceps的头骨现属于赖氏赖氏龙(Lambeosaurus lambei)。尽管原鹅龙的命名早于赖氏龙,赖氏龙仍是有效名称。 =='''评价'''== 宽齿原鹅龙也发现于恐龙公园组,原本为宽齿糙齿龙(Trachodon altidens),是在1942年由理查·史旺·纳尔与尼尔达·莱特(Nelda Wright)改归类于原鹅龙。宽齿原鹅龙的化石只有一个上颌骨,可能也属于赖氏龙,但难以确定。 短颅原鹅龙也是发现于恐龙公园组,是在1935年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命名,当时为Tetragonosaurus的一种。化石大于其他种。彼得·达德森认为该种是冠龙的幼年个体。新的研究显示,根据模式标本的头骨关节,该化石是个赖氏龙的幼年个体,而其他化石则属于冠龙。 竖额原鹅龙是由帕克斯命名,当时为Tetragonosaurus的一种,化石是一个发现于恐龙公园组的头骨。彼得·达德森认为该种是冠龙某一种(C. casuarius)的幼年体。另外一个骨骼,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双卖迪逊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晚坎潘阶,似乎是斯氏亚冠龙(Hypacrosaurus stebingeri)的幼年个体。 P. convincens的化石是一个几乎完整骨骼,只缺少口鼻部与尾巴末端,发现于哈萨克斯坦,年代为白垩纪晚期。该种是由苏联古生物学家罗特杰斯特文斯基(Anatoly Konstantinovich Rozhdestvensky)再1968年命名。P. convincens可能是咸海牙克煞龙(J. aralensis)的异名,也可能足以成立个别的属。<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HFQDAD3P0552RN94.html 原鹅龙]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62 演化論]]
返回「
原鹅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