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原新化街役場 的原始碼
←
原新化街役場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3D79;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原新化街役場 </p> |- |<center><img src="https://tainan.fun-taiwan.com/Images/PlayItemPhotos/352489.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原新化街役場<br>[https://tainan.fun-taiwan.com/fnf-item.aspx?pid=U20150422040734 圖片來自台灣民宿網] </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3D79;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基本資料</p> |- |<small> '''舊稱''' 新化街役場<br> '''位置''' [[臺灣]][[臺南市]]新化區中正路500號<br> '''建成年代''' [[日本]]昭和九年(1934年<br> '''類型''' 役場<br> |}</small> </div> '''原新化街役場'''位於[[臺灣]][[臺南市]][[新化區]],為南台灣僅存的街役場建築。該建築在[[臺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為[[新化街]]的公所,戰後則成為新化鎮公所直到1996年新大樓完工後才閒置。後來該建築一度因要在該地興建地下停車場而面臨拆除問題,最後決定在施工期間將新化街役場移到附近的青果市場停車場安置,完工後才搬回原址。新化街役場於2001年的[[臺灣歷史建築百景列表|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ref>[http://blog.udn.com/NonoSu/4566125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列表介紹],UDN網路城邦,2010/11/04 15:14</ref>中被選為第四名,後來在2002年11月18日公告為歷史建築。目前該建築是做為餐廳而使用,隔壁即是[[楊逵文學紀念館]]。 == 建築特色 == 新化街役場建築形式為仿歐洲晚期文藝復興戲院式樣,屋身表面建材以洗石子為主搭配窯燒十三溝面磚,與台灣大學校舍建築採用相同材料,巧妙結合西方建築式樣與本土建築意匠,工藝精巧又不失莊嚴,為彰化以南唯一僅存之街役場建築物。其中尤以入口圓弧形門廊設計,突破一般日據時期公共建築物的做法,充分展現文藝後期建築的靈活特質,突顯本建築的藝術特色,提昇了保存的珍貴價值。 == 沿革 == 新化街役場興建於1934年,為當時的街長梁道覺得原本辦公的「杉仔厝」(今新化信義路上)不敷使用,遂捐地興建,一年後完工,之後一直為公家機關所使用直到1996年新化鎮公所搬入新址為止。而在1999年因計畫在街役場土地上興建地下停車場,使得新化街役場面臨拆除問題,最後在各界努力下,於2000年5月21日進行名為「乾坤大挪移」的街役場搬遷工程,當天是以人力象徵性的拉動,之後再改以重機具拖行。而在實際搬遷之前,該工程共花了66天進行前置工作,包括加上地樑以穩固其結構、重新鋪平忠孝路以讓建築能平穩地搬走,此外為了減輕建物重量,還將其屋瓦全部卸下,因而發現每片水泥屋瓦都上了釉並印有「新案特許」字樣,表示這些屋瓦是為了新化街役場而特別製作的。 遷徙至新化高中對面的青果市場停車場後,有多位專家學者開始規畫對建築物的結構補強與修復措施,而在地下停車場完工後,街役場遂於2002年3月29日開始遷回原址。而遷回原址後,便開始進行內部整修與周圍綠化等工程,最後於2005年3月完工,之後地上多出辦公室及機房等設施,而街役場建築則改為餐廳。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原新化街役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