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南瓯国 的原始碼
←
南瓯国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南瓯国</big> ''' |- | [[File:南瓯国.pn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南瓯国 别名;海阳国、瓯邓 地域位置;福建、广东两省交界的广东省境内 |} '''南瓯国'''又名[[海阳国]]、[[正南瓯]]、[[瓯邓]],是先秦时位于岭南一带的方国,位于今[[福建]]、[[广东]]两省交界的广东省境内。晋太康元年(280年),在原汉揭阳县的大部分地域上置海阳县。立县以后,海阳县在不同时期,直接析地置潮阳、程乡、揭阳、饶平、澄海、丰顺6县,又间接从这6县原海阳县地中析出普宁县、平远县、镇平县、南澳县和汕头市政厅,民国元年(1912)海阳县更名为潮安县。<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958707573979878 海阳国——“瓯邓国”才是正式的国名,为什么又名“海阳国”?] , 百度 2020-08-14 </ref> ==正南瓯之于南海== 《[[逸周书·王会解]]》后附有《[[商书]]》中《[[伊尹朝献]]》佚文,文载商初[[成汤]]命伊尹制定诸侯向商朝的贡纳制度,伊尹作"四方令",其中记载:"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 南瓯国位于今[[福建]]、[[广东]]两省交界的广东省境内;另外还有东瓯国,亦称东海国,位于今[[浙江]]省南部[[温州]]、[[台州]]、[[丽水]]一带;西瓯国,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越系,包含扬越、闽越两大支;南越系,亦称交越系,包含雒越、西瓯两大支;西越系,指滇越系,分布在今云南省、中南半岛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南海郡,南海郡下又设揭阳戍。秦朝南海郡揭阳戍管辖今[[揭阳]]、[[潮州]]、[[汕头]]、[[陆丰]]、[[梅州]],及[[福建]][[漳州]]南部的云霄、东山、诏安、漳浦、平和5县等一带地区。汉高祖三年(前204)赵佗建南越国,隶属南越国揭阳县。秦朝至三国,隶属南海郡揭阳县 班固《[[前汉书·高帝纪]]》载:十二年三月,"诏曰,南武侯织亦粤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这说明同属越王[[勾践]]后裔的织,与兄弟无诸、摇一样,因有功于汉室,于公元前195年3月受封为王。 《[[汉书·严助传]]》载,淮南王[[刘安]]上书文帝称:"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指淮南王刘长)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说明南海王因反叛汉廷,受汉军攻击而降,被迁徙安置到上淦(今江西省清江县一带)。至汉文帝时,作为一个王国的南海国消亡。 到上淦后,"南海民处庐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击之。南海民王织,上书献璧皇帝。忌擅燔其书,不以闻。"削王为民的织曾上书献璧,因间忌作梗,致其"复反",淮南王再次将其镇压。可见,南海国最终亡于淮南王刘长死亡(文帝六年)之前,其存在时间最短不少于16年,最长不过21年。 南海王国,是先秦正南瓯的继承者,其国存在仅37年,后为淮南国[[刘长]]所灭。淮南国是干越国的继承者。南瓯国灭之后,其残军被迁至今[[江西]]省东北部,反倒为南越系居民占领此区造了方便。不过虽然南越国得了南海国的土地,但不久后南越国也为西汉中央政府所收编。 ==南海国城址考证== 至于南海国封地,史学典籍没有明确记载,但仍可看出大体方位。《[[史记·南越列传]]》载,文帝继位后,即派陆贾使越,在番禺(今广州)坐大的南越王赵佗上书曰"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汉高祖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这对赵佗来说不可能不知道,他感到不舒服的是在其东称王的"数千闽越人众",这印证了《[[前汉书一下·高帝纪]]》所载:"十一年更立佗为南越王,自此[[王三郡]],……今复封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复遥夺佗一郡,织未得王也。" 这里复遥夺佗一郡,就是指[[汉高祖]]敕令南越王赵佗析分其东部的土地,赐予南武侯织建为南海王国。西汉中央政府担心南越国势力范围膨胀,责令在南越国析地,由此可见,虽然南武侯为闽越世系,但南海王国必不在闽越境,而应在南越旧土之上。而另一方面,此地虽为南越旧土,但居民又属闽越系,而不属南越系, 南海国被西汉王朝封为诸侯国,其土地实际上是继承了秦揭阳戍之域。揭阳戍亦可以肯定是由原龙川县分划而来。南越国为西汉王朝统一之后,又于原南海国境设立揭阳县,故而可知,南海国必不在赣、闽境,而应在广东韩江中游,另一方面,南海国境也不会在沿海平原地区。 有秦汉青铜器作物证。近年来,在梅州市揭岭山脉南麓发现一处古城遗址,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城墙周长约1000米,有主城、附城、城池等建筑,现仍存有灰沙结构的古墙基、残墙等。西城古城遗址附近出土有秦汉时的青铜器:一是秦代的青铜剑,1984年冬附城内岭村李子立等人在虎头岽开輋时,发现墓葬物秦青铜剑一把,长36厘米,柄长7厘米,锥形空心,分三格箍,剑身呈棱形,剑面有网状饰纹,重为0.25公斤。这种剑在揭阳揭西都曾出土过,说明秦军曾在揭岭南边许多地方活动过。另一青铜器为汉铜瓦,长19.5厘米,宽10厘米,厚0.3厘米,正面竖刻阳文:"汉朝正殿笔雀铜瓦",背面阴刻篆体铭文"永宝万年""至乐莫如读书"。这些都是证明秦汉时这里曾是军事、政治重镇的有力物证。《县志》云:"南礤乡之蓝田隘,一名石硿飞泉径,为秦戍守揭阳岭最南之关隘。汉六朝均为南北交通之要隘,建有石马营。迨唐宋,开通瘦牛岭与潘田武宁驿官路衔接,此道废。" ==迄古为不凡之地== [[钟伟琪]]《[[关于畲族史源考证]]》认为:"[[广东]]凤凰山是畲族的发源地。畲族曾二次抵达粤东地区,第一次公元前1095年周公分封龙麒41代孙在[[广东]][[潮州]]丰都县凤凰山为侯,建立诸侯国;公元前195年畲族第二次入粤,与以前迁入凤凰山的畲族先民汇合,成为南蛮五族之一"。这个建立于公元前1095年的诸侯国,应该就是正南瓯,也就是南海国的前身。这里说的"丰都",就是现在梅州市丰顺县的前身"潮州府丰政都"。由此可见,凤凰山脉北麓至揭岭山脉之间的区域,迄古已是韩江流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在地。南海国重新并入南越国后不久,南越国为西汉所统一,西汉政府又在原南海国境设立揭阳县。现代考证认为,西汉设立的揭阳县县治,最早在今丰顺县一带。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原揭阳县治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人口需要,于是拆分揭阳县设立海阳县、绥安县等县,海阳县治迁到今潮州市一带,从此与山为邻的正南瓯之地,没落了。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在海阳县县治设立义安郡,管辖[[绥安]]县、[[海宁]]县、[[义招]]县、[[潮阳]]县等县,由于[[义安郡]]在地域上完全继承了秦揭阳戍、汉揭阳县的地域,所以在此后的隋唐时期,常常以揭阳为义安郡的代称。但我们必须知道隋唐时期所说的揭阳城,一来不是之前的揭阳戍所在地,二来更不是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设立的揭阳县所在地。海阳、揭阳、潮阳都曾经是整个韩江流域的名称,其中海阳出现得最早,潮阳出现得最晚。凤凰山脉北麓的地方,就是岭峤地区(Kaying-Taipu)。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南瓯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