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何努 的原始碼
←
何努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何努</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news.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210828/f44d30758a5922937a4830.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news.gmw.cn/2021-08/28/content_35119427.htm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何努''',笔名何驽。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于[[北京]]。籍贯[[湖北]][[通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岗位[[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I8DOFUCQ05505AV6.html 何努: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网易, 2023-06-29</ref>。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专业:商周考古。导师:[[邹衡]],[[李伯谦]]。 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博士研究生学习,提前一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方向商周考古。导师:李伯谦。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外文名 ---- he nu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北京 出生日期----1963年9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成就----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陶寺专项”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考古系 代表作品----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 ==目录== '''1人物生平''' 工作经历 行政职务 研究方向 主持项目 '''2考古成果 3主要著作 4个人生活''' ==人物生平==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至1999年8月在湖北荆州市荆州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任考古部主任。 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获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人类学系任客座教授。 2001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2002年担任考古所山西第二工作队队长——陶寺城址发掘领队。 ===行政职务=== 现任考古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夏商周研究室党支部书记<ref>[https://m.gerenjianli.com/Mingren/48/lm86r39772.html 何努 ],名人简历网</ref>。 ===研究方向=== 夏商周考古,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考古研究,考古学理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 ===主持项目=== 2002至今,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陶寺专项”。 2008至2011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点课题“2002至2007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聚落考古资料研究”。 2010至2012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精神文化的发展研究(2010BAK67B06)”课题。 2011年至今,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课题。 获得奖励1997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1997年获“荆州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1年获“2000年度中流文教基金奖助金”。 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考古成果== 2015年6月21日 ,中国社科院、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国新办举办山西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宣布,“尧都平阳”正在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尧舜古国文明不再是传说,多年考古形成的一系列证据指向陶寺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发布会上,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全面介绍了陶寺遗址37年来尤其是近10年的重大考古发现与部分研究成果。王巍指出,一系列的考古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工作队队长何驽指出,陶寺是最初的“中国”。中国最早的国家社会不是夏朝,而是“帝尧邦国”,甚至更早。 何驽指出,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悬案:尧舜禹时代是否存在?它是不是一个传说时代,是不是信史?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挥之不去的。说陶寺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到底有哪些证据? 何驽列出了几大证据。 首先,陶寺遗址出土文字可以自证。陶寺遗址出土的一把朱书扁壶上有“文尧”二字,是陶寺城址为尧都平阳的文字自证。 再者,陶寺城址考古资料可与文献中关于尧都和帝尧的史迹系统对应。 还有《竹书纪年》传说尧母庆都感于赤龙而生尧,尧曾梦攀天而上。陶寺早期元首墓中出土的龙盘,画面中赤龙攀天而上,恰似相关传说的生动写照。 “初步形成的相对完整的考古与历史文献对应的证据链,不由得使我们相信,陶寺都城遗址就是尧都。”何驽说。 王巍指出,尽管还不到“一锤定音”的时候,但没有哪一个遗址像陶寺这样与尧都的历史记载等方面如此契合。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何努</big>''' |- |<center><img src=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bf3981fcbc82682a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pics?st=255&channel=vr&scene=pic_result&query=何努&rawQuery=何努&vrExpId=&vrAdParams=&searchid=2b8dedb9-8eaf-4433-82d6-f30040cd1f88&hitKey=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主要著作== 《也谈“民族志考古学”的定义与方法》,《中国文物报》1989年9月18日,第三版。 《略谈原始宗教中的转生媒介》,《中国文物报》1989年12月17日,第三版。 《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6期。 《关于瓮棺葬俗的原始逻辑思维发微》,《史前研究》1990-1991年合刊。 《梅槐桥类型卜甲、卜骨的分析》,《考古与文物》1991年5期。 《考古学文化定义的哲学与逻辑思考》,《东南文化》1991年1期。 《略论商时期“板楯蛮”考古学文化》,《四川文物》1992年2期。 《考古遗物共存空间关系概念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6期。 《上古吸饮与温酒习俗》,《江汉考古》1994年3期。 《湖北江陵江北农场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1994年9期。 《荆南寺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中心居址的地理环境分析》,《荆楚文史》1996年1期。 《缴线轴与缯矢》,《考古与文物》1996年1期。 《鸟衔鱼图案的转生巫术含义探讨》,《江汉考古》1997年3期,页75-82。 《江陵拍马山红土地台基的时代与功能》,《考古与文物》1997年6期,页38-47。 《巴文化の起源を探る》,(日本)《中日文化研究》12集(1998年),页147-159。 《“儿”族为鹿族考》,《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1998年,页68-74。 《’98荆江特大洪灾的考古学启示》,《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26日,第三版。 《洪灾之夏话共工》,《中国文物报》1998年9月23日,第三版。 《迈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华夏考古》1999年1期,页95-107。 《湖北荆南寺遗址陶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与文化因素综合分析》,《考古》1999年10期,页83-95。与陈铁梅、George Rapp、荆志淳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可持续发展定乾坤——石家河酋邦衰落与中原崛起的根本原因之对比分析》,《中原文物》1999年4期,页35-40。 《中国文明起源考古研究思考点滴》,《古代文明通讯》总第三期,1999年12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页17~20。与Gary W. Pahl 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廊道理论对三峡史前聚落认识的启发》,《中国文物报》2000年5月3日,第三版。 《本底与斑块的考古学研究》,《中国文物报》2000年6月21日,第三版。 《景观同考古学文化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19日,第三版。 《从异质性文化斑块角度看早期夏文化问题》,《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30日第三版。 《文化与文化类型之辨证》,《中国文物报》2000年9月20日,第三版。 《试论考古学文化因素类别层级系统与“主导因素”类别》,《古代文明通讯》总第六期,2000年9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页21~26。 《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概念管锥》,《考古与文物》2001年3期,页51-52。 《陶寺城址南墙夯土层中人骨说明的问题》,《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8日,第7版。 《文献考古方法论刍议》,《华夏考古》2002年1期,页106~111。 《史前古城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02年7月19日,第7版。 《史前古城与中心聚落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8月9日,第7版。 《世界四大文明起源模式的比较偶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4期,页58~60。 《史前古城与城市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20日,第7版。 《史前古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1日,第7版。 《精神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月1日第3版。 《陶寺遗址扁壶朱书“文字”新探》,《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第7版。 《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阶段与特点简论》,《江汉考古》2004年1期,页52~58。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何努</big>''' |- |<center><img src=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3de6137635819b49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pics?st=255&channel=vr&scene=pic_result&query=何努&rawQuery=何努&vrExpId=&vrAdParams=&searchid=2b8dedb9-8eaf-4433-82d6-f30040cd1f88&hitKey=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创刊号,2004年3月,页59~63。 《陶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3日,第7版。 《陶寺中期小城内大型建筑IIFJT1发掘心路历程杂谈》,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23期,2004年12月。 《商王朝恐怖主义策略起源与兴衰背景——同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恐怖主义策略比较分析》,《江汉考古》2005年1期,页55~59。与Gary W. Pahl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页54~86。 《从陶寺观象台IIFJT1相关尺寸管窥陶寺文化长度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页22~33。 何驽:《中国文明起源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若干问题》,《古代文明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页202~210。 《陶寺城址宫殿区发现的陶板功能试析——陶寺文化的陶瓦》,《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265~276。 《试论肖家屋脊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98~145。 《夏王朝“五服”内政外交运作制度模式发微》,《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493~497。 《国内外关于古代人类认知领域考古理论建设概况》,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2期,2007年3月,页12~17。 《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II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4期,页3~25。 《发掘4100年前的历法》,《中国国家天文》2007年4期,页140~145。 《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古代文明》(六),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83~115。 《中国文明起源考古探索的新思考》,《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国新石器时代から商周时期までの北方漆器——日本八户市是川遗迹の比较を论じゐ》,《是川遗迹ジセペソロ—ド[漆の道]报告书2004—2006》,东奥日报社,2007年。页52~68。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近年来出土玉石器》,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8期,2008年9月。页13~28。 《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3期,261~276页。 《意识形态考古理论与实践初探》,《东南文化》2009年1期,7~10页。 《都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从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都城考古分析看中国早期城市化进程》,《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3~58页。 《中原与北方文化互动决定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于黄河中游地区》,《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441~445页。 《陶寺出土铜齿轮形器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19日,第七版。 《原始艺术考古理论与方法刍议》,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44期,2010年3月。10~14页。 《“中”与“中国”由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8日,第14版。 《符号系统考古的理论试探》,《考古学集刊》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237~259页。 《从陶寺遗址考古收获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141~155页。 《陶寺圭尺补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3期。278~287页。 《陶寺文化原始宗教信仰蠡测及其特点试析——陶寺出土的艺术品与原始宗教》,《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295~327页。 《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85~119页。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铜器群及其相关问题初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51期,2011年12月。23~38页。 《江苏仪征东汉墓出土铜圭表再分析》,《南京博物院集刊》12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12月。146~149页。 《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54期,2012年9月。18~34页。 ==个人生活== '''治学之路与心得:''' 我自幼喜爱历史、文学、地理,高中二年级参加高考前,立志学习考古专业。有幸考入北京大学,学了7年的考古。出于对考古的狂热与挚爱,硕士毕业到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工作,对我学术的成长极为重要。期间去了美国学习考古学理论10个月,思维大开。工作11年后,回北大回炉。两年博士毕业到考古所工作,一直做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 我是一位在中国考古界内颇具争议的考古学家,主要因为我的创新。但是我的恩师李伯谦先生和考古所的领导始终给我以理解与支持。 '''我主要创新点如下''': 初建了江汉平原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 提出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防洪功能说。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长江中游文明起源进程的兴衰。 大致摸清陶寺城址内部功能区划,使陶寺遗址都邑性质与国家社会性质初步显现。 提出都邑聚落9项考古指标。 发现迄今考古发掘的世界最早的陶寺观象台。 提出陶寺朱书“文尧”解释,为“尧都平阳”的考古证明提供重要证据。 分析得出25厘米为1陶寺尺长度基元。 破解陶寺圭尺功能,确定最初“中国”为“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的概念。 提出了“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 关于创新,我的心得有四点,一是结合使人广博,二是有前提的科学假设或想象使人创新,三是宽容与包容有助于学术进步,四是勇于自我否定有助于个人进步。 结合是新石器与夏商周考古相结合,地方工作与中央工作经历相结合,南方与北方考古研究积淀相结合,田野实践与考古学理论相结合,中西考古学理论相结合,考古学与多学科相结合,考古与文献相结合。 有前提的科学假设是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原动力与敲门砖。我信奉“没有想象比想错了更可怕” 的信条,因为想象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没有想象绝无可能有科学探索的进步。我崇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发表”座右铭。我认为“材料牵着鼻子走”与“理论指导实践”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已,不存在谁对谁错,采取哪种适宜的方法只取决于研究什么问题。 我秉承对我观点的反对、批评、围观包容态度,积极汲取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正确看待学术争鸣,理解对我的误解。这一切总能化作推动我前进的积极动力。我不与人论战,仅以表达我的观点为目的。我相信时间能够证明观点的对错,学界自有学术公论。 勇于根据最新的考古资料否定自己错误的观点,抛开所谓的“面子问题”,实事求是,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考古学家]]
返回「
何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