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的原始碼
←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1.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news.gtimg.com%2Fnewsapp_bt%2F0%2F13402633397%2F1000&refer=http%3A%2F%2Finews.gt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3568349&t=13742f32e70e573e300739a004b87574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C%AF%E4%BB%B2%E4%B9%8B%E9%97%B4%E8%A7%81%E4%BC%8A%E5%90%95%2C%E6%8C%87%E6%8C%A5%E8%8B%A5%E5%AE%9A%E5%A4%B1%E8%90%A7%E6%9B%B9 图片来源]]]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出自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933bc2fc0fde.aspx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古诗文网] </ref>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注释 垂:流传。宇宙:兼指天下古今。 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纡(yū):屈,指不得施展。筹策:谋略。 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伊吕:指伊尹、吕尚。 萧曹:指萧何、曹参。 运:运数。祚(zuò):帝位。复:恢复,挽回。 志决:志向坚定,指诸葛亮《出师表》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歼:身死。 ==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e51c7731de494f96bac0ca5bb8e6ebdb&from=kg0&highlight=%E4%BC%AF%E4%BB%B2%E4%B9%8B%E9%97%B4%E8%A7%81%E4%BC%8A%E5%90%95%EF%BC%8C%E6%8C%87%E6%8C%A5%E8%8B%A5%E5%AE%9A%E5%A4%B1%E8%90%A7%E6%9B%B9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百度汉语] </ref>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File: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2.jpg|缩略图|左|[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thonhonschool.com%2F2018ChinaTrip_11CQ_BDC-3G-GZ%2F20180918_095045.jpg&refer=http%3A%2F%2Fwww.thonhonschool.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3568419&t=dd3e8dd37e99f3c9210455c001726cc2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C%AF%E4%BB%B2%E4%B9%8B%E9%97%B4%E8%A7%81%E4%BC%8A%E5%90%95%2C%E6%8C%87%E6%8C%A5%E8%8B%A5%E5%AE%9A%E5%A4%B1%E8%90%A7%E6%9B%B9 图片来源]]]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ref>[https://www.sohu.com/a/200000612_772373 国学日课 |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岳麓书社 2017-10-25 07:35 ] </ref>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f> {{cite web | url =https://gushicionline.com/authors/3 | title =杜甫代表作,诗词,介绍,生平,轶事 | publisher =gushicionline.com | accessdate =2024-10-20}}</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