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仁安羌之战 的原始碼
←
仁安羌之战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仁安羌之战.jpeg|有框|右|<big>仁安羌之战</big>[http://p4.itc.cn/images03/20200528/d5319eaaf0c34945b9e0e36ec1c665be.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98335170_9997833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仁安羌之战'''或称仁安羌大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缅甸战役中的一场战斗,是缅甸战役的一部分。[[中华民国]]入缅远征军第113团在团长刘放吾指挥下,在此役中击败日军,是[[中国远征军]]首次在境外取得的胜利<ref>[https://www.sohu.com/a/229086768_486911 灼见 | 仁安羌大捷&远征军非战斗减员的思考 ],搜狐,2018-04-22 </ref>,解救了被日军包围的英军官兵7000多人,救出了被俘的英军及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平民等500多人。 ==背景== 1942年初,日本攻占马来亚后,开始攻打[[缅甸]]。当时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的[[西藏]]和[[云南]]接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42年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大大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 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府[[仰光]]。3月到4月间,日军计划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此前,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由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仁安羌大捷就发生在中国远征军的第一次远征期间。 ==经过== 1942年3月,日军占领仰光后,以第55、33,后调入18、56,共4个师团的兵力,分3路北进缅甸腹地。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在同古、曼德勒与日军第55师团正面作战。远征军第六军在左翼毛奇、雷列姆一线阻击日军第56师团、第18师团。英军则以右翼伊洛瓦底江沿线为主要守备区。日军占领同古后,右翼英缅军一师、英印17师一路北退,4月9日黄昏开始,日军第33师团下令兵分三路,以作间乔宜率领之第214联队、山炮兵第3大队等约3000人(后回复4000人)为先遣队,迅速占领[[仁安羌]]油田附近,断绝英军后路;并以荒木正二率领步兵团司令部、步兵第213联队、山炮兵第33联队等部从后追击;原田栋率领步兵第215联队、轻装甲车队、山炮兵第7中队、独立混成第21旅团炮兵队等部从[[伊洛瓦底江]]水运北上登陆至仁安羌,企图将英缅军一师包围于仁安羌油田东北、平墙河以南地区。4月16日午夜,作间部队推进到仁安羌以东5公里,并于17日凌晨分别在凯敏与仁安羌东北角三岔路口切断了公路。英缅军总司令命已在平墙河以北的装甲部队打通[[公路]],但北岸渡口已经被日军高延大队占据。英帝国缅甸军军长斯利姆将军急电远征军求援,请求支援被包围在仁安羌的英军。 19日凌晨,刘放吾团长指挥全团趁黑渡过平墙河,扑向日军阵地,此时的战斗较之18日更为激烈,113团士兵与日军短兵相接,凭借平常精良的训练与日军展开厮杀,将生死置之度外。日军多年来与中华民国军队作战几乎都是采取进攻态势,充满骄兵心态,日军第33师团自仙台编成离开日本后,从[[中华民国]]内地、[[东南亚]]一路横扫过来没有打过败仗,从来没遇到敢这样主动向他们发起进攻且战斗力十足的中华民国军队,本占兵力优势的日军尽被打懵了头。 但日军毕竟训练有素,其指挥官迅速调集兵力增援,拼命将113团阻截在平墙河南岸距离最后一道封锁线敦贡村(Twingon)约阵地,使得113团对南岸阵地的争夺难度超过预期。从早上8点到午后1点,两军顶着超过的高温酷热对平墙河南岸制高点501高地展开数次拉锯,每次阵地丢失,日军即以大队飞机和[[火炮]]向113团猛烈轰炸和炮击,日军侧面包抄的增援部队在战机大炮掩护下也全线向阵地反扑,随着战事延展,日军兵力不断投入到南岸501高地一线,两军继续展开白刃肉搏,在501及周边数座小山头间反复冲杀,战斗趋于白热化。 处在主力梯队指挥部队的刘团长明白此战已无路可退,只能同日军决一死战,透过指挥网指挥各营连长官率部反复冲杀,不断打退日军疯狂的反扑。[[刘放吾]]两次在[[上海]]直接面对凶顽的日军,累积相当的对日作战经验,今次指挥劣势兵力向日军发动攻势作战,流淌在军人血液中那种战斗至死的精神,使他和逆境中的113团全团战士爆发出巨大能量,与日军殊死相搏在异国的土地上。 血战至午后一时,刘团长终于指挥113团攻下日军设在平墙河南岸的第二道封锁线,占领控制整个战场的501战略高地,再于午后三时攻入最后一道封锁线敦贡村,自此油田区全部为我军克复,英军主力得以突围而出,被俘官兵及被困英美[[传教士]]、[[记者]]和侨民等亦陆续被救出,战至黄昏,日军被彻底击溃,纷纷溃逃至仁安羌镇区南部等待师团主力增援。 英军大部突围后,日军33师团主力部队陆续赶至集中到仁安羌南部。213荒木联队于19日下午进入仁安羌,215原田部队于20日凌晨登陆仁安羌, 此时解围战斗已基本结束。如果不是刘放吾团长指挥113团拼死为英军及时打开日军封锁,待日军主力追至完成合围,战场形势会完全改观,被围英军后果将不堪设想,生死仅在一线之间。 后来,这批逃出生天的英军大部分在那场对盟军整个CBI战区乃至整个二战进程都有深远影响的一役——[[英帕尔战役|英帕尔(Imphal)会战]]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亚洲]]的敦克尔克由此而来。 整个仁安羌解围战,刘放吾团长指挥所部113团以不足一团仅八百余人之兵力,在一部分英军战车、重炮协同下击溃优势兵力之日军,击毙日军数百名,另俘虏日军3名,掳获敌旗帜武器弹药等甚多,救出被围数日之英军7000余人、为数甚多的[[马|马匹]],另有被俘、被困之官兵、英美新闻记者、传教士和平民等500余人均亦安全脱险,并夺回被敌军掳去之英方辎重及[[汽车]]百余辆,均悉数交还英方,缔造震惊中外之仁安羌大捷,实为我远征军入缅作战史上最光荣之一页。在这场解围战中,113团也付出营长张琦、连长顾纪常、刘竹秋、庄陶等共202名官兵牺牲的代价,其中负责主攻的第1营伤亡最大。 113团的胜利,得到蒋委员长的肯定,对缅甸战局的好转亦有所期待。战斗于结束,20日的日记有如次记载,曰:我[[孙立人]]师之刘团在叶南阳(按:仁安羌)油田中心区击退敌军,救出英缅军7,000人,而叶南阳亦得克复,经此一战,乃缅战转胜之机乎? 另外,在仁安羌大捷发生八个月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分别与美国、英国在[[华盛顿]]、[[重庆]]签定了平等互惠条约<ref>[https://www.sohu.com/a/131367774_486911 “壮丽的诗篇”: 抗战军人后裔回忆仁安羌大捷],搜狐,2017-03-31</ref>,以取代旧时之不平等条约,为中英南京条约后中国的百年屈辱,画下句点,亦显见国际社会重视我军对此役的贡献。 ==视频== ===<center> 仁安羌之战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仁安羌之战,孙立人因此战被英国政府授予帝国勋章,刘放吾因此战受到撒切尔夫人的接见</center> <center>{{#iDisplay:a0774wag9ka|560|390|qq}}</center> <center>中国远征军克敌制胜,仁安羌战役一战,把日军彻底打垮</center> <center>{{#iDisplay:j09629sku6g|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軍政事件]]
返回「
仁安羌之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