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义和镇王集村 的原始碼
←
义和镇王集村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5051HQ.jp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17/fd97e518d3c24285b861fff70132c058.jpeg 原图链接]]] [[义和镇王集村]]位于[[义和镇]]政府驻地以东1公里处,北与[[王二村]]相连,东距沾利河1公里,[[新滨孤路]]紧靠村子最南端。全村区域面积120万㎡,其中耕地面积1400亩。2006年底全村总户数310户,总人口976人,其中男性491人,女性485人。1918年,王姓(人称王先生)从本省胶东迁此定居,形成村落,并立一集市,故名[[王家集]],简称王集,1958年改称王一大队,后称[[王一村]]。该村先于义和庄与周围各村立村,1945年间曾建一兵工厂,即[[王集兵工厂]],此厂后迁入东北。1955年5月成立互助组,1956年4月成立初级社。1958年1月成立高级社,该村属前锋社。1958年4月成立生产大队并下设六个生产队。1967年2月成立革委会,到1971年3月恢复生产大队。1976年9月又改成管委会,1984年8月建立村民委员会。<ref>[http://www.tcmap.com.cn/shandong/hekouqu_yihezhen_wangjicun.html 王集村] </ref> 中文名: 王集村 位 置: 义和镇政府驻地以东 区域面积:120万㎡ 耕地面积: 1400亩 ==经济产业== 该村王集水库及周围有水的面积2000余亩,苇场达1000余亩,该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粮棉生产和务工收入。2006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4995元。1987年3月该村通电;1997年通水。1995年通公路。解放后,村民生活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村有65%户住上砖瓦房,100%户有电视机,15%户有电冰箱,25%户用上洗衣机,有100%户安装了固定电话,60%的户有手机,60%户有摩托车,20%的户有三轮车,轿车3辆,客货车6辆,少量家庭购入电脑。1993年全村投入资金近50万元,开发稻田700余亩,棉田600余亩,使2200亩荒碱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2004年以来,王集村大力发展棉花生产,棉花产量逐年增多。2006年,全村棉花种植面积达到了900亩,产量达36万斤。1991年10月,由国家投资在王集东北约1公里处,修建了王集水库,库区面积约2280亩。2004年春,王集村村民张祥田等人承包了王集水库及以南水面3000多亩,发展起了淡水养殖,主要养殖鲫鱼、鲤鱼和南美白对虾等,年收入10万元。2006年3月,王集村村民袁延胜、袁训合等人又承包了王集水库,从事淡水养殖,年收入达15万元。1986年该村建起第一个油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土地少,大批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到2006年,全村有个体工商业户达15个,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160余人。主要务工于东营市黄河口家具有限公司,年总收入120余万元。每户人均总收入4000元,人均收入1000余元。2005年以来,村支部充分利用本村位于新旧滨孤路之间、东邻富海石化集团、西靠黄河口家具实业有限公司的优势,鼓励村民积极发展民营企业。该村已发展起华益商贸有限公司、王集村劳务工程有限公司、虹宇机械厂等5家民营企业,拥有大中型拖车、挖掘机10余辆,小型货车、运输车近百辆,有100多名村民变成了董事长、总经理、股东和个体经营业户,极大地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为解决好村内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村党支部还积极与黄河口家具实业有限公司和富海石化集团取得联系,使本村280多名村民走出农门,成了“上班族”。同时,该村对全村环境“脏乱差”进行集中整治,教育引导农民树立科学、健康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扎实开展了村容村貌集中整治和村庄绿化,共清除沿街“三大堆”50多方、清理垃圾16吨、清理街道53条,栽植绿化苗木4500多株,并在村内修建一条长700米、宽8米的林带,进一步绿化美化了村庄环境。该村还多方协调资金170多万元,修建了5公里柏油路,为家家户户通上了城市自来水、有线电视,并将远程教育节目通过特定装置输送到家家户户,使全村实现了电话、公路、自来水、有线电视、远程教育五个“户户通”。投资45万元,建造了村文化大院和占地1500平方米、独立成院的健身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16件,修建标准篮球场1处,使群众在农闲时间有了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村史简介== 1918年,王姓(人称王先生)从本省胶东迁此定居,形成村落,并立一集市,故名王家集,简称王集,1958年改称王一大队,后称王一村。本村先于义和庄与周围各村立村,1945年间曾建一兵工厂,即王集兵工厂,此厂后迁入东北。1955年5月成立互助组,1956年4月成立初级社。1958年1月成立高级社,本村属前锋社。1958年4月成立生产大队并下设六个生产队。1967年2月成立革委会,到1971年3月恢复生产大队。1976年9月又改成管委会,1984年8月建立村民委员会。本村王集水库及周围有水的面积2000余亩,苇场达1000余亩,本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粮棉生产和务工收入。2006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4995元。1987年3月该村通电;1997年通水。1995年通公路。 ==文明建设== 2005年底,该村投资2万元购置了服装、锣鼓等道具,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和村民秧歌队。目前,村民秧歌队已发展到90多人,在2006年春节期间到全镇30多个村庄与河口街道、新户乡的10多个村庄进行了巡回演出,大大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彻底改变了婚丧嫁娶中大吃大喝、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以“文明信用村”和“文明信用户”创评活动载体,在全村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评选表彰活动,努力营造良好村风、民风和诚实的农村信用环境。全村共评出“十星级文明户”164户、“文明信用户”164户,该村也被评为“文明信用村”。 ==所获荣誉== 该村也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2005年6月,村党支部被中共河口区委授予河口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6月,村党支部被中共河口区委授予河口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8月,被中共河口区委、河口区人民政府授予“2001-2005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2006年10月,被河口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河口区老龄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12月,王集村巾帼文明队被东营市妇联授予“优秀巾帼文明队”;2006年12月,被东营市爱委会授予“市级卫生村”;2007年3月,王集村被东营市文明委命名为“东营市小康文明村”;2007年3月,村妇代会被河口区人事局、河口区妇联授予“红旗妇代会”;2007年4月,被河口区文明委授予“2006年度会区创建小康文明村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6月,被中共东营市委组织部授予“东营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大事记== 1943年2月,王集村党支总成立,尚泽滨担任支部书记。 1948年3月,王集村成立抗日群众组织。刘长山任农救会会长。曹秀英任妇救会会长,王玉松任青年团团长,李尊孔任自卫队队长。 1955年5月,王集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6年4月,王集村成立初级农业已生产合作社。 1958年1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9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生产大队,设6个生产队。 1984年7月,恢复乡村建制,王集生产大队改为村。 1984年7月,王集村村民委员会成立。 2002年5月,由张玉孝投资17万元在村子南部建成了王集村第一栋楼房。 2006年1月18日,山东省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七巡视组到王集村检查第三批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这是王集村代表东营市接受省里的检查。 2006年5月11日,区委书记赵豪志、区长聂建军到王集村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2006年5月17日,王集村实现了远程教育“户户通”,成为河口区乃至东营市第一个实现远程教育“户户通” 的村。 2006年6月,王集村党支部被中共河口区委授予河口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6年8月,中共河口区委、河口区人民政府授予“2001-2005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 2006年10月,被河口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河口区老人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12月,王集村巾帼文明队被东营市妇联授予“优秀巾帼文明队”。 2006年12月,被东营市爱委会授予“市级卫生村”。 2006年12月27日,区委副书记孙红军到王集村检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2007年1月8日,山东省远程教育管理中心有关领导到王集村检查指导远程教育工作,这是王集村代表河口区接受省里的检查。 2007年3月6日,王集村文艺队代表义和镇参加了全区“第十六届群众文艺汇演”,表演了三句半《说说王集新面貌》,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2007年3月,王集村被东营市文明委命名为“东营市小康村”。 2007年3月,王集村妇代会被河口区人事局、河口区妇联授予“红旗妇代会”。 2007年4月17日,东营市委副书记刘曙光、区委书记郑建军到王集村检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2007年4月,被河口区文明委授予“2006年度全区创建小康文明村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6月,被中共东营市委组织部授予“东营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2007年7月11日,王集村村民袁延胜被共青团东营市委等部门授予第三届“东营市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荣誉称号。 ==视频== 王集村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 {{#iDisplay:a08354dcfhb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义和镇王集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