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的原始碼
←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F9F900; color: # 2828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p> |- |<center><img src="http://iyantian.sznews.com/pic/2021-04/27/2fc5e787-2750-46e8-af9a-8175e52b21681b25670d-f5c6-4fe4-a88e-ba161c47a23d_watermark.pn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iyantian.sznews.com/content/2021-04/27/content_24170939_0.htm 圖片來自深圳新闻网] <br> '''位置'''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br> [[沙頭角]]街道[[中英街]社區環城路9號<br> '''建築面積''' 1688平方米<br> '''啟用日期''' 1999年5月1日</small> |} </div>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原名為'''中英街歷史紀念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社区]]环城路9号。该建筑物建于1999年,是[[深圳市历史建筑]]之一,属于其他當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其展楼总建筑面积1688[[平方米]],较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 <ref>[https://baike.sogou.com/v163678.htm?fromTitle=%E4%B8%AD%E8%8B%B1%E8%A1%97%E5%8E%86%E5%8F%B2%E5%8D%9A%E7%89%A9%E9%A6%86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搜狗百科</ref> ==發展历史== 1898年,由於清政府腐朽無能和[[英國]]的武力逼迫,[[中英]]兩國簽訂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據此,[[英國]]強租[[新安縣]]所屬977.4平方[[公里]]土地及廣闊的水域,租期99年。1899年3月18日,中英兩國勘界代表完成勘定"[[新界]]"界限,[[中英街]]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形成的。 該館位於[[沙頭角]][[邊境管理區]]環城路9號,開始於1995年由镇内文化站几间办公室举办的“[[中英街]]的故事”展览。后[[鹽田區]]政府投資在此興建博物館,於1999年5月1日開辦。早期收費為10港元,後來為了配合中央政府,希望在[[北京奧運]]前提升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政策,更改為免費。 [[中英街]]原为一条被称为[[鸬鹚]]径的[[泥沙河]],由于经济的发展,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享有"[[购物天堂]]"美誉的繁华边贸小街,它虽长不过250米,宽不过3-4米,其历史变迁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中英街]]矗立的[[界碑]],既是[[中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和[[英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历史见证,又是改革开放以及[[香港]]回归祖国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中英街]]"[[一街两制]]"的特殊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不仅在[[中国]]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ref>[https://baike.sogou.com/v163678.htm?fromTitle=%E4%B8%AD%E8%8B%B1%E8%A1%97%E5%8E%86%E5%8F%B2%E5%8D%9A%E7%89%A9%E9%A6%86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搜狗百科</ref> ==建築布局==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較全面的記錄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滄桑。 其展樓總建築面積1688[[平方米]],共分為5層: 1層為迎賓大廳,外設觀海平台,可供遊客小憩及欣賞附近海灣山水相連的大鵬灣美景。 第2、3層為[[《中英街歷史》]]陳列廳,常設陳列共分六部分,它們依次是:[[熱土]]、[[割佔]]、[[抗爭]]、變遷、發展、迴歸。 第3層還備有[[影視廳]],可播放各種歷史資料影片。 4層為臨時展廳;展出的是反映一百多年前[[民主]][[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親自策劃和領導的第二次[[反清]]武裝起義為內容的[[《孫中山與三洲田首義》]]。 5層是[[博物館]]辦公場所,有設備良好的館長辦公室、職員辦公室、小型會議室、接待室、美工室。 頂層是觀景台,可鳥瞰[[大鵬灣]]和[[香港]]新界自然風光。館內現收藏有400餘件近現代歷史文物、民俗文物以及千餘幅珍貴的歷史照片資料,其中近現代文物的收藏最具特色。 <ref>[https://baike.baidu.hk/item/%E6%B7%B1%E5%9C%B3%E5%B8%82%E4%B8%AD%E8%8B%B1%E8%A1%97%E6%AD%B7%E5%8F%B2%E5%8D%9A%E7%89%A9%E9%A4%A8/53296175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百度百科</ref> ==主要景点== ===界碑界碑=== 1、[[界碑]]:[[中英街]][[界碑]]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贯穿[[中英街]]的[[8块界碑]],既是[[中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和外国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重要历史物证,又是[[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并实行“[[一国两制]]”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目前,[[8块界碑]]基本保存完好。但由于自然风化,有的[[界碑]]已经失去棱角,有的字迹已经模糊。1989年6月29日,界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根据历史记载,1898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中,[[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香港英新租界合同]]》,将[[新界]]租借给[[英国]]99年,并在[[沙头角]]边界竖起了[[20块界碑]],其中有[[8块]]在[[沙头角]]镇内,均匀地竖在一条小河沟中央(注:除了[[中英街]]内这8块界碑外,其他界碑历经沧桑,已不知所终)。这8块界碑中1、2号界碑是1905年[[英国]]单方面换石碑后留下的,3至7号界碑被[[日军]]丢掉,今天我们看到的3至7号碑是[[国民党政府]]同港英当局于1948年共同重竖的。 [[8块界碑]]如今的状况:[[8号界碑]]如今躺在进入[[中英街]]关口的[[联检桥]]下的小河中,以前还能从旧桥边看到它,修了新桥后就完全被遮住了。7号界碑上镜率最高,游客一般会在此处拍照留念,它位于[[中英街]]口中心、一块水泥砌成的“[[中英街]]”碑旁,是上镜率最高的界碑。4号界碑是最风光的一块界碑,它就在[[中英街]]知名景观——一棵百年古榕树下,也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地方。3号界碑因其正对[[香港]][[新界]]进入[[中英街]]的入口处,被频繁往来的车辆、行人撞碰、擦磨,两侧出现了较深的坑槽,“伤势”最为严重。2号界碑在[[中英街]]尾,因修建路面与地面形成约30度的倾斜。1号界碑位于[[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警示钟旁,是当年勘界的起点,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是[[英国]]侵华的见证,上半部分是[[英国]]为了阻止[[日军]]南下([[日军]]于1941年占领[[香港]])而在碑上竖旗杆、拉铁丝网留下的。如今拍照留念的游客通常会选择警示钟而忽略了这块界碑。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left; margin: 10px 20px 10px 0;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iyantian.sznews.com/pic/2021-04/27/02eccb98-02ba-4d48-bf79-8d3701d38ed9b0e7b636-ae26-430e-b6ab-8f3d0c2db242_watermark.png" width="250"></center><small>警示钟<br>[http://iyantian.sznews.com/content/2021-04/27/content_24170939_0.htm 圖片來自深圳新闻网]</small> |} ===古井乡情=== 2、古井乡情:在进入[[中英街]]后街边的这口古井,它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该井为[[清代]][[康熙]]年间迁来沙头角拓荒的客家人所建,是当地人们饮用的水源,直到现在[[中英街]]两边的人们中还流传着“同走一条街,共饮一井水”的民谣。它不仅是沙头角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中英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饮水思源”:古井对当地居民有着养育之恩,也牵连着居住在中英街两边居民的乡情和亲情。 ===古榕奇观=== 3、古榕奇观:位于[[中英街]]第四号界碑旁的一棵古榕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棵古榕树树干苍劲,枝繁叶茂,由于树根长在深圳一方,叶枝覆盖香港一方,因而构成一幅奇妙的景观,喻为“根在祖国,叶覆[[香港]]”,成为许多文人墨客进行采风和创作的文艺题材。这棵古榕树与第四号界碑形影不离,因此形成了中英街上一道自然与人文相互映衬的特殊风景,同时它也见证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和屈辱历史。 ===警示钟=== 4、警示钟: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设立的“警示钟”,与[[中英街]]界碑相互映衬,成为[[中英街]]新的一景。警示钟记叙了[[中英街]]割占、抗争、变迁、发展和回归一百年来的历史。钟身上刻着“勿忘历史,警钟长鸣”,提醒人们牢记中英街屈辱的历史,告诫后人必须铭记历史的教训:国家落后就会受外强欺凌。凡[[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应“以史为鉴”,发奋图强,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而努力!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