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 的原始碼
←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G06/M00/30/63/p4YBAFqazd6AT5SJAACD2WPp-_c713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16354/5967420188/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冯时 编,出版社: 中国社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ref>[https://www.docin.com/p-1759559556.html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f>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f>[http://www.csspw.com.cn/jianjie/index.jhtml 我社简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f>。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虽以五个章次展开,但论证的前提却是对于古代时空的重建。毋庸置疑,原始的空间与时间观念的建立乃是构筑古代知识体系的基础,因而也是创造文明的基础。对于中国古人而言,空间的测量不仅具有决定时间的意义,而且传统的空间观念本身便蕴涵着传统的政治观和地理观,其中始终被强调的“中”的观念甚至逐渐发展为作为儒家哲学的核心内涵的“中庸”[[思想]]的本源。因此,古代时空观的研究显然不能仅仅视为一项科学课题,它其实直接导致了传统认知方式的确立,关乎古代政治史、宗教史、哲学史和科学史研究。 本书利用考古发掘的古代遗迹、遗物,结合古文字学和古文献学进行研究,探索古代时空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古代天文与人文的关系,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 ==目录== 弁言 第一章论时空 第一节从空间到时间 第二节中央与四方 一、说“中” 二、说“方” 第三节古代时空观的演进 第四节方位、[[时间]]与八卦的关系 第五节时间的对称与延伸 第二章礼天与祭祖 第一节上帝与人祖 第二节帝廷的建构 一、帝臣与帝佐 二、四子神话的考古学研究 第三节以祖配天 第四节夏社研究 一、陶寺文化与夏文化 二、句龙与夏社 三、句龙、夏姒与夏祖 第三章封禅[[文化]]研究 第一节封禅文化之滥觞 一、新石器时代的天地崇拜 二、殷代的天地崇拜 第二节新莽封禅玉牒研究 一、玉牒之时代 二、玉牒之书体 三、玉牒之性质 四、玉牌之释读 第三节封禅礼仪之演变 第四章古代天文学与古典哲学 第一节战国竹书《太一生水》研究 一、古代宇宙生成观念的进步 二、《[[太一生水]]》思想的数术基础 三、“道”与“德” 第二节儒家道德思想渊源考 一、“文”与“德” 二、“孝”与“信” 三、燹公盨铭文所见西周道德观 第五章古代天文学与古典数学 第一节红山文化圜丘与2的原始表达式 第二节红山文化方丘与勾股定理的证明 第三节红山文化圜丘、方丘的综合分析与圆周率 后记 征引文献简称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