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中华气象学史 的原始碼
←
中华气象学史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中华气象学史.jpeg|有框|右|<big></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7/62be6014e0a9426c8a72daeb77b9e98b.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78275471_660379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华气象学史'''》,[[中国]]气象学史专著。刘昭民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15章,约26万字。全书按年代分章叙述:第1章为殷商时代(气象思想开始萌芽,并已有气象记录及风信观测)。第2章为[[周朝]](开始把天文与[[气象]]结合起来,以及对各种[[天气]]现象加以解释,并观测自然现象、预测天气)。第3章为秦汉时代(完成24节气、72候、开始有湿度观测,发明铜凤凰及相风铜鸟)。第5章三国及晋时代(悬土炭观测空气湿度以预知晴雨,继续用相风铜鸟)。第6章南北朝 (霜的预报、雪霰成因)。第7章唐至五代 (详分晕结构,分风力为10等。风向24方位,用相风旌测风向)。第8章[[宋代]] ([[气象学]]术蓬勃发展)。第9章元代 (开始将占候歌谣化、韵语化)。第10章[[明代]] (占候谚语更丰富,明末中国气象开始落后于西人)。第11章[[清代]] (气象学术最落后时期)。第12章民国 (国人自办[[气象]]事业,气象学术长足进步)。第13章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 (中外科学家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之研究、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第14章余论(对当前中国气象学家作些例举,指出中国气象学之进步有望)。第15章论中国气象学术后来停滞不前的原因。 本书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上起殷周,下达20世纪80年代,但对大陆上的气象事业,由于各种关系,未能收罗,是其局限。 ==作者简介== 刘昭民(1938—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地学研究所气象组[[硕士]]。曾任中学教务主任。现任台湾民航局飞机服务台气象预报员、台湾[[清华大学]]及[[淡江大学]]中国科技史讲座教师。还著有 《西洋气象学史》、《中国历史上的气候之变迁》等书。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ref>[https://www.doc88.com/p-2751295827790.html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ref>,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ref>[https://www.docin.com/p-1759559556.html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f>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大多数著作反映实际情况,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不正确的、非科学的;但都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所收著作,从其特征、版本、作者生平、规模、主要内容、[[学术]]或艺术价值、社会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简要的诠释。 ==视频== ===<center> 中华气象学史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浙江大学气象学 24讲视频教程</center> <center>{{#iDisplay:n01454lzltc|560|390|qq}}</center> <center>气象学全套 共24讲 陈志银 浙江大学</center> <center>{{#iDisplay:x0511x17lu3|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中华气象学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