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个人账户制改革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 的原始碼
←
个人账户制改革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img/950/a9359cca8296d964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390985/7259516122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个人账户制改革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李亚军 著,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ref>[http://www.chinawenhua.com.cn/zhexue/2019/11389.html 人类的思想家有哪些——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传统文化杂谈,2019-11-15</ref>,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ref>[https://www.doc88.com/p-7963703015429.html 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道客巴巴,2014-02-14</ref>的重要工具。 ==内容简介== 养老金制度的实质就是一个烫平终身消费的“储钱罐”。这个“储钱罐”形式的变化是人类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及其决定的社会保障理念变化的结果。无论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这个“储钱罐”由家庭扩展到社会,还是二战后大多数国家建立了现收现付待遇确定型公共养老金制度,都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保障理念的适应。随着养老保障的社会化、制度化,政府加大了对养老金制度的干预,并赋予其更多的养老保障外的附加职能,如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等,同时也承担了保证制度财务可持续的责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现收现付待遇确定型公共养老金制度面临着潜在的财务不可持续危机,进而诱发了人们对支撑养老金制度的理念的反思。为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中,在公共养老金制度中引入个人账户的改革在理论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实践上受到越来越国家的青睐。 《个人账户制改革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研究认为,个人账户改革的三个特征是其有利于保持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原因。一,理论上引入个人账户可以矫正现收现付待遇确定型公共养老金制度对个人储蓄和退休决策行为的扭曲;第二,引入个人账户将融资责任向个人转移并强化了缴费与[[待遇]]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锁定养老金债务上升,控制待遇支出膨胀,特别是短期财政支出的压力;第三,个人账户较现收现付待遇确定型养老金制度设计更符合心理账户核算规律,对人口老龄化和宏观经济变动等外部冲击更容易内化为个人行为的转变,因此,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更有效。 同时,《个人账户制改革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总结了个人账户改革上述优势发挥的先决条件。 个人账户改革在理论上更有利于提高制度财务可持续能力,但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为此,《个人账户制改革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首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入个人账户制度的国家从模式层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引入个人账户的国家并没有明显显示出理论上所预期的在提高制度财务可持续能力方面的优势,但发现引入个人账户的国家在改革后财务可持续能力变化差异很大,部分国家改革后财务可持续能力有很大提高。 接着,《个人账户制改革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选择了两对典型的案例[[国家]],从改革背景、制度遗产、账户设计和转型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各国引入个人账户制度后财务可持续能力出现较大差异的根源,并尝试解释了模式层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和理论预期出现偏离的原因。 最后,《个人账户制改革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总结了国外个人账户改革成功国家的经验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国家的教训,分析了中国“统账结合”公共养老金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其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可能有利于保持“统账结合”制度财务可持续的进一步改革设想。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个人账户制改革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