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不等号 的原始碼
←
不等号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不等号</big> ''' |- | [[File:T0165024a8d27e4848d.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65024a8d27e4848d.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6759310&sid=6973925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五条长度相等的线段,[[首尾]]相连构成的一个封闭形状且内角相等的平面[[图形]]叫正五边形。正五边形每个角均为108°,每条边长度相等。正五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正五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正五边形=1/4a²*√﹙25+10√5﹚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正五边形 组成; 五条长度相等的线段 构成; 首尾相连构成 特点; 封闭形状且内[[角相]]等 类型; 平面图形 每个角; 为108° 常规画法 (1)已知边长作正五边形的近似画法 ①作线段AB等于定长l,并分别以A,B为圆心,已知长l为半径画弧与AB的中垂线交于K。 ②取AB的2/3长度,沿着中垂线向上取C点,使CK=2/3AB。 ③以点C为圆心,已知边长AB为半径画弧,[[分别]]与前两弧相交于M,N。 ④顺次连接A,B,N,C,M各点即近似作得所要求的正五边形。 (2)民间口诀画正五边形 口诀介绍:"九五顶五九,八五两边分"。 画法: ①画线段AB=20mm。 ②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垂足为G。 ③在l上连续截取GH,HD,使 GH=9.5/5*10mm=19mm,HD=5.9/5*10mm=11.8mm。 ④过H作EC⊥HG,在EC上截取HE=HC=8/5*10mm=16mm。 ⑤连结DE,EA,AB,BC,CD。 五边形ABCDE就是边长为20mm的近似正五边形。 尺规作图[[画法]] 理论依据:cos36°=(1+√5)/4 1. 在平面内作一圆,圆心为O; 2. 在圆O上取一点A,连接AO并延长交圆O于另一点B;【假令|AB|=4】 3. 过点O作CD⊥AB,交圆O于C、D两点;【此时|CD|=4】 4. 作OB垂直平分线MN,交OB于E点,交圆O于M,N【此时|OE|=|BE|=1】 5. 以点E为圆心,EC长为半径作弧,交BO延长线于点F; 【此时|EC|=|EF|=√5】 6. 以点B为圆心,BF长为半径作弧,交圆O分别于G、H两点;【此时|BF|=|EF|+|BE|=1+√5】 【此时可知cos∠ABG=(|EF|+|BE|)/|AB|=(1+√5)/4=cos36°】 【而∠AOG=2∠ABG=72°=360°/5(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此时便得到了圆周上的五等分点的其中两个】 7. 以点G为圆心,GA长为半径作弧,交圆O于P点; 8. 以点H为圆心,HA长为半径作弧,交圆O于Q点; 9. 连接AG、GP、PQ、QH、HA,则五边形AGPQH为正五边形。 =='''圆内接正五边形'''== 定义与性质 圆内接正五边形指内接于圆的正五边形。圆内接正[[五边形]]的每一条边相等(即圆的每一条弦相等),每个角均为108°,每个角在圆内所对的优弧相等。 内角和求法 因为五边形的内角和可看为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所以,3×180°=540° 内角求法 据上一条"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求法"可知道,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40°。 往下拓展:因为正五边形的五个角均相等,且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40°; 所以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540°÷5=108°<ref>[https://wenda.so.com/q/1409631125727250?src=130&q=%E6%AD%A3%E4%BA%94%E8%BE%B9%E5%BD%A2 怎样画正五边形], 360问答 , 2014.08.31</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不等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