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上海九龙柱之谜 的原始碼
←
上海九龙柱之谜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上海九龙柱之谜'''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上海]]高架道路建设紧锣密鼓。继内环线建成并通车后,贯穿市区的成都路高架(南北高架)和[[延安路]][高架先后上马,形成贯穿上海市东西南北的“申”字格局。 每个经过这个[[高架桥]]的人都会被南北路和东西哭交界处的巨大而精美的[[龙柱]]所震撼。在高架桥的几千根立柱中,唯独这跟刻有[[九条金龙]],无不尽显壮阔气势。 [[File:龙珠1.jpg|缩略图|[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462791837,4061105965&fm=26&gp=0.jpg 原图链接]]]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 中文名 | 上海延安路高架龙柱 | 建 于 | 九十年代中 |- | 地 点 | [[上海市延安路]] | 设计者 | 赵志荣 |- | | | 施工队队长 | [[张耿耿]] |} ==民间说法== 问:申城的高架立柱中,有一条“[[九龙柱]]”赫赫有名,说的就是延安路高架和南北高架交叉处的那根立柱。和其他柱子不同的是,这根立柱特别粗壮,柱子通身包裹[[不锈钢]]和[[铜制]]的[[龙纹雕塑]],金灿灿,特别耀眼。每次驾车经过此处时,总有人向我提起它的“神秘传说”。大意是,当年建高架时,这里的桩打不下去,说下面是“龙脉”;后来只能请高僧前来“驱龙”,才得以成功。柱子包上龙饰,正是为了“压阵”。末了,还加上一句“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727/02/6708867_302738589.shtml 个人图书馆,2013-07-27] </ref> ==龙柱== ===龙纹雕塑只是装饰=== [[File:龙珠2.jpg|缩略图|[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514438146,1352008058&fm=15&gp=0.jpg 原图链接]]] 成都路延安路高架五层立交中心柱上的雕塑,是我的作品。而之所以选择龙作为题材,这也完全是我的创意,绝非是为了“镇风水”。 当年,成都路延安路高架立交是上海自己设计的。相比请天津设计的共和新路中山北路立交方案,我们设计的这个定向式立交占地面积小,一根主立柱配合四面4根“T墩”,撑起如此多层次的立交:成都路高架在第五层,延安路高架在第二层,连通两条高架的左转匝道桥分别位于三四层,较好解决了中心城区占地的问题。但相应的代价,就是这根中心柱特别粗,它被设计成直径5米、高度32米、桩基长度62米的“巨无霸”。 也正是因为这根柱子太过粗大,一方面在开阔的路口不甚美观,另一方面也可能给驾驶员带来视觉阻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立柱建设的同时,对立柱的装饰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使之成了上海高架道路中唯一被装饰的立柱。 当时的建设单位隧道建筑公司非常欣赏我为延安路隧道出风口处设计的大型浮雕,认为非常壮观、气派。因此,建设单位找到我,将装饰成都路高架大立柱的任务交到我的手上。 [[File:龙珠4.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546314172&di=c74a21a64dcf73732f43194e93979d5e&imgtype=0&src=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5632%2F20170824013900-518021823_jpg_301_219_15828.jpg%2F0 原图链接]]] 在设计立柱装饰雕塑时,没有人给我设定过条条框框。我每天只要有空,就到施工的地方去感受。突然一天来了灵感:这条高架,不就是上海的一条巨龙,日夜不停地运转吗?于是,我将这个创意作品命名为“龙腾万里·日月同辉”。 由于柱子高达30多米,且中间的高架道路相互交错,因此在设计、建造浮雕时,我先设计了[[平面图]],再将它“卷起来”包裹在柱子上。并且,我并不喜欢明清的那种张牙舞爪的龙形象,在翻阅了大量古代[[青铜器]]的资料后,我借鉴了[[春秋时期]]青铜器上龙的形象,比较古朴。其实,若是仔细观察,柱子上远不止9条龙,大大小小有很多条;此外还有凤、日月等其他元素。 设计、[[施工]]花了近10个月的时间,雕塑揭幕后,各种传言这才出来了。我选择[[龙]],只是因为这根柱子在上海高架最重要的位置,又托着这么沉重的东西。老百姓的传言,有着联想的成分,或者出于猎奇的心理。但总之,都是“民间戏言”,没有事实根据的。(雕塑家、曾任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赵志荣]]) ===桩是我带队打下去的=== [[File:龙珠5.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546456705&di=aa6fb71f78e4a6104f6deccc8785ed9b&imgtype=0&src=http%3A%2F%2Fimg2.imgtn.bdimg.com%2Fit%2Fu%3D849987157%2C2372340742%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 这根高架立柱的故事在上海人中很是流行。但作为当事人之一,我想告诉大家,“做法事”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1993年下半年,成都路高架项目开始动工建设。成都路高架与延安路高架交会处这一标段,由隧道[[建筑公司]]承建,而我所在的上海市政一公司,则负责承建北面的跨[[苏州]]河标段。 交会处的这根立柱,由于上方要支撑起两条高架,共四层路面,又是申城高架“申”字中心的主立柱,可以说是[[顶梁柱]],技术上要求非常高。按照设计,这根主立柱直径5米,在地下需要打36根钢管柱。每根钢管柱直径90厘米,长为64米。按照施工要求,这批桩基要打到地下60多米深处。 但是,当时承建方找来的打桩施工队伍,只擅长建筑物打桩,对于如此密集的立柱打桩没有经验。在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于是,这支打桩施工队第一批打6根桩时,就遇到了地质的坚硬层面,无论怎么打,就是打不下去的情况。有的桩只能打到10多米,最深的也只能打到41米,没有一根达到设计标准。 施工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承建方要求上海市政设计院更改设计,但遭到了设计院的拒绝。而此时,同在北段施工跨苏州河标段的我们上海市政一公司,已将98根同样粗的桩打入地下。设计院向我们求助,在成都路高架建设指挥部的协调下,交会处立柱的打桩工程,转由我们来负责建设。 我带着队伍,在施工时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用8吨[[重锤]][[打桩]];二是打桩时不间断地灌水,起润滑作用;三是连续18小时捶打,保证桩柱连续深入。变更施工方案后,仅用了一个月零5天的时间,我们便将36根桩子全部打入。完成了成都路高架的节点施工,确保顺利通车。 可见,桩子最终打入,靠的是科学的现代化建设技术,而非风水玄学。(全国劳模、造桥专家[[张耿耿]]) 张耿耿 ,1943年生,江苏句容人。1959年[[上海]]勤业中学肄业。历任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一一、一二施工队队长,曾参加过南浦大桥、吴淞大桥、真北路立交、延安东路高架、延安中路高架等七十多座大小桥梁的施工。在上海市政建设的硬仗中,他冲锋陷阵,啃硬骨头,贡献卓著,被誉为“[[造桥明星]]”、“造桥大王”。 ==交会点的桩打不下去?== [[File:龙珠6.jpg|缩略图|[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314949722,320421807&fm=26&gp=0.jpg 原图链接]]] 九十年代中,上海高架路建设是申城重振雄风,跻身世界一流都市前曲,继内环线建成并通车以后,贯穿市区的成都路高架和延安路高架先后上马,形成贯穿上海市东西南北中的“田”字格局,从而彻底改变市区交通拥挤堵塞,从而完成上海高架最终的上出天、下出地“申”字形的大格局。工程之初由上海市各级领导重视,上海市民的支持,工程技术队伍的拼搏,使得工程进展神速。沿途街景,一天一个样,半个月找不到旧街里弄。没料到,当工程进行到关键的东西高架路与南北高架路交叉联接的接口时,作为高架路主柱的基础地桩怎么也打不下去。 工程受阻,偏偏受阻在东西南北交汇点上,受阻在上海最高的高架主柱之下!翻阅上海地质资料,上海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并无过分复杂的地层状况。参与工程的市政设计院、上海城建设计院设计,上海市政和隧道等工程公司立即调集技术力量攻关,一而再,再而三,地桩就是打不下。谁能想到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接口上打不下地桩,竖不成主柱。 [[File:九龙柱7.jpg|缩略图|九龙柱[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976119816&di=2c99709fb15232811c04c267d10841d6&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uczzd.cn%2F14332861523479780295.jpg%3Fid%3D0 原图链接]]] 工程暂时停顿,奋战在工程第一线的工人们食不甘,寝不安。不知怎的,一种说法在私下里悄悄传开:会不会是风水龙脉方面的问题?要不要请位风水先生或道士法师来看看呢?这种说法出现,立即受到工程技术专家的反对,这简直是对技术专家的嘲弄!在科学空前发达的今天,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可上九天揽月,碰上一个工程难点就求神拜佛,岂不是对封建迷信低头?于是重新抖擞,广邀各路技术精英,汇集到这一接口上啃硬骨头。领导亲自坐镇,人心齐,[[泰山]]移!必须要将主柱的地桩打下去,保证整个工期不被延误。 技术精英汇集,高招、绝招过招,各显神通之后,打不进的地桩依然打不进!就是勉强打进一部分,却远远不符合设计的标准和工程的要求。这一下问题变得严重起来了,精兵强将已经一一上场较量,却还是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如果这个接口的主柱浇筑不起来,南北、东西高架路就无法联接,整个工程也不可能的按期竣工。于是,先前的求神拜佛的说法又悄悄地传播在工地。 眼前时间不等人,有招好过无招,何况从玄学方面一试,即使不成也没有什么大的伤害。主管领导思想也终于出现了松动,经过一番暗访,请来了上海玉佛寺的一位高僧大德。 [[File:龙珠7.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547116547&di=2fc3aba017b7a26e59edeb7f525a7d80&imgtype=0&src=http%3A%2F%2Fimg5.makepolo.net%2Fimages%2Fformals%2Fimg%2Fproduct%2F17%2F874%2Ff6291ec26e268df2ad9d7ccb2e1b73b9.jpg 原图连图]]] 玉佛寺高僧大和尚来到东西高架路与南北高架路交叉联接工地细细察看后,闭目合掌,久久不语。众人问可有办法?大和尚沉思良久,然后开口说,已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的办法也是有的,但要行一番法事,请动神明灵物让出打桩的之地。大和尚说完,慨然长叹,言明他道破天机,恐怕自身在世来日已无多。许身报德,愿为上海信众造福,也为久居的上海建设尽一份心力。 大和尚默然择定吉日,众人循其嘱咐,一切准备停当。法师焚香祷念,一一行事,事毕叮嘱某时某刻后即可打桩,然后一去不返。工程技术人员虽然一头雾水,却也动心聚念,遵嘱照办。谁知如此这般之后,地桩竟然顺利打了下去,不偏不倚,完全符合设计标准,南北、东西高架严丝合缝。大和尚回到寺庙,不多日无疾而圆寂。大和尚作法的布置,只传数个领导和工程负责人,并再三吩咐秘而不宣,所以外人无从获知详情,唯一能看到的痕迹,就是在接口处地桩上浇筑的巨大圆型支柱周身围上了白钢并装上了龙型纹饰,作为对佑助打桩成功的神明灵物的祈敬。<ref>[http://v.ifeng.com/c/v/a0d09bd1-5e8a-4057-95b4-f1593eae9f9d 凤凰视频网] </ref> 大和尚为[[真禅法师]]是[[玉佛寺]]的名誉住持,真禅(1916-1995) 大家注意,他是95年逝世的。 其实这个离奇的故事大多都是牵强附会,网上口口相传编幕而成.就那根柱子,施工的时候确实出过问题,主要是打桩频率太快摩擦基岩导致热胀冷缩现象,后来请工程专家分析后也就解决了.但是为什么要把他装饰成那样呢?从建筑风水的角度讲也是有道理的.那根柱子贯穿支撑了好几层桥面,而且倾斜角度,转弯方向各不相同,空间接口非常复杂.假如不加修饰就是与桥体一样的水泥色,冷眼一看容易导致一种错觉--这根柱子好像被扭曲,剪折成不规则的好几截,不像是直的,好似随时会塌陷.这种视觉误差会给人造成一种潜意识的压迫感与焦虑感.通常情况下这种影响并不大,路过的人冷眼望去只是稍感不适,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过往的司机一些多余动作,进而有影响交通安全的可能.将它装饰成上下一体的亮银色,并辅以美观的浮雕点缀,就会修正这种视觉误差.所以说它是一根风水柱也完全可以,只不过并非是网上所传的离奇邪乎的"风水"。<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16461 知乎网,2012-02-21] </ref> ==视频== {{#iDisplay:q06992bcrzl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上海九龙柱之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