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上地幔 的原始碼
←
上地幔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3/f24036a7c21c4340967eca6df86e4858.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38461614_28612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上地幔'''是[[地幔]]的一部分,即[[B层]]([[莫霍面]]~400千米)和[[C层]](400~670千米),曾称[[榴辉岩圈]]。<ref>[https://www.tiw.cn/q/v6ozrm65 下列关于地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题王网</ref> ==基本介绍== upper mantle;outer mantle 物质成分除硅、氧外,铁、镁显著增加,铝退居次位,由类似[[橄榄岩]]的[[超基性岩]]组成,平均密度3.8克/厘米^3,压力约1.2~1.35GPa,温度为400~3000℃,物质状态属固态[[结晶质]],但具较大的塑性;地震波的P波速度约为8.10千米/秒,S波速度约为4.7千米/秒。<ref>[http://www.xipusai.net/posuishi/4648.html 上地幔主要成分]GBM</ref> ==物质成分== 整个[[地幔]]物质成分,一般认为与球粒陨石相近,即以铁、镁、[[硅酸盐]]为主。据高温高压实验资料推断,上地幔B层以橄榄石结构的铁镁硅酸盐为主,硅氧四面体以孤岛状分布在金属离子间,也称岛状硅酸盐。至C层,铁镁硅酸盐变成以尖晶石结构为特征。在670千米以下,则以钙钛矿结构铁镁硅酸盐为特征。在地幔硅酸盐晶格间或缝隙中,可能含有少量流体(即含有氮、[[卤素]]、[[碱金属]]、碳、氧、氦、硫的化合物),有人称为幔汁,引起地幔热对流,使地幔内部温度变化较小,平均每向下1千米,温度仅增加1℃左右。 ==相关资料== 根据[[地球物理]]和地质学研究结果发现在上地幔上部深度约60~250千米范围内,存在一不连续低速带,地震波速(vP)在深60千米处,从8.2千米/秒,下降到深150千米处的7.7千米/秒,在深250千米处又上升为8.2千米/秒,属于软流圈,岩石可以存在局部的熔融。横波vS从相应的4.6千米/秒降至4.0千米/秒。热量约(1.1~1.5)×10^31焦,已高于物质在该深度的熔点,局部呈熔融或软化状态。一般认为这可能是基性或超基性岩浆的发源地,故称软流圈。深源地震也发生在上地幔中,最深达720千米。因此对上地幔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有了很大的发展。 厚度为20~400千米。地震波速在其内部随深度增加的梯度较小,在60~150千米间,许多[[大洋区]]及晚期造山带内有一低速层,可能是由地幔物质[[部分熔融]]造成的。 ==参考文献== [[Category:353 固態地球科學]]
返回「
上地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