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七宝方糕 的原始碼
←
七宝方糕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ca7aa" align= center| '''<big>七宝方糕</big>'''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7/d5ad3339b8ee471eb13c291cf25c8160.jpeg width="23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02869212_16490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small>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big>中文名</big> ''':七宝方糕 '''<big>来 历</big> ''':范仲淹有不解之缘 '''<big>产地</big> ''':上海七宝寺 |} '''七宝方糕'''是[[上海]]最有名的汉族土产糕类小吃,它因产于七宝寺而得名。 数千年来,[[中餐]]<ref>[https://www.sohu.com/a/140078458_602390 中国菜肴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 ],搜狐,2017-05-12 </ref>积累了精湛的[[烹调]]技艺,仅烹调的操作方法就有近百种,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千差万别、风味各异的菜系和品种<ref>[https://roll.sohu.com/a/759544484_121119389 中华饮食文化知多少 | 古人吃的面食长啥样?古代面食烹饪技法大赏],搜狐,2024-02-23</ref>。 ==食品特点== 正宗的七宝方糕产于上海七宝寺,它算得上是上海最有名的土产小吃了。5元就可以买大大一块。糯米做的外皮,咬一口,甜甜糯糯的,豆沙馅甜得恰到好处,一点也不粘牙。说起方糕并非只是一种糕点,只是外皮都是糯米,但是里面的馅料却有很多种,芝麻、[[豆沙]]、枣泥、赤豆还有桂花,我尤爱桂花和豆沙的。 ==食品来历== 七宝方糕的来历与我国著名的文人[[范仲淹]]有不解之缘。据说,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时候家境贫寒,一日三餐全是粥。每到冬夜读书,他就把粥盛在盘子里冻结,然后割成一块一块的,肚子饿了就吃上一块。他的同窗好友石海卿知道此事后,便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制作方法,做成了糯米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举,他们给方糕取名叫“白软糕”。现在的七宝方糕就是由此流传下来的,有祝愿高升的寓意。有诗说得好:“人心有多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 ==著名风景== 七宝寺,是上海七宝镇的著名风景区,七宝镇“因寺得名”史料称:“镇无旧名,缘寺得名,寺无他重,因镇推重。”在张泽舍宅拓寺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赐额“七宝教寺”,由此七宝镇正式得名。当时的“七宝教寺”有“郡东第一刹”之称,它占地60亩,寺河6亩,整座寺庙绿水环抱,红墙琉瓦,晨钟暮鼓,香烟燎绕,景色十分优美。吸引了方圆百里的人到七宝教寺进香,由此香客信徒,文人雅士在这里烧香拜佛,吟诗作画,为七宝教寺的香火繁茂,人来人往,形成了人气很旺的局面。而集镇形态模式在七宝教寺外围形成,元末明初七宝镇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当时的七宝镇“居民繁庶,商贾骈集,文儒辈出,盖邑之巨镇。”蒲汇塘两岸的地区,因“七宝教寺”而得名“七宝镇”。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望的集镇和城市都和[[宗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南翔,龙华,法华,真如等,都是因寺得名。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古代]]的城镇发展和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有些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指出:城市规划在初始阶段一受宗教影响,二受经济影响。七宝镇的形成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Category:420 家政總論]]
返回「
七宝方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