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16.1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青霉素皮试 的原始碼
←
青霉素皮试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青霉素皮试.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青霉素皮试&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4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30020012_654335 来自搜狐]]] '''青霉素皮试'''皮试是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的简称。青霉素应用至今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率较高,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定青霉素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肤敏感试验,皮试阴性的药物可以给病人使用,皮试阳性的则禁止使用。 == 皮试结果判断 == 阴性:皮丘局部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皮丘局部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全身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反应。 假阳性:由于稀释液的刺激,也可出现假阳性反应,皮丘不大,红晕直径小于1㎝,应在另一侧前臂作生理盐水对照试验。 迟缓反应:有些患者过敏试验虽阴性,但在注射药物数小时或数日后,甚至出现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停药及处理。 : 皮丘红肿,周围伴伪足,局部有瘙痒感. 有些患者只出现直径为1厘米的硬结.全身反应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心慌,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ref>[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udio/22089416.html 如何判断青霉素皮试结果]杏林普康</ref> == 皮试方法要领 == 皮试液宜用生理盐水,而不可应用注射用水。因后者可使青霉素产生青霉烯酸,不仅局部刺激性强,还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青霉素噻唑蛋白,诱致过敏反应。据测定,青霉素的水溶液在37℃下放置24小时,青霉烯酸的含量较配制时增加200倍左右。其水剂在放置过程中pH值会逐渐降低,下降速度与温度、药物浓度、放置时间呈负相关。溶液pH下降易使青霉素产生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致敏性聚合物。用做皮试液,不仅能呈现假阳性反应,还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此皮试液配制好后应置低温保存,现配现用,超过2小时应重新配置。 == 过敏性休克 == 1 立即停药,报告医生,患者平卧,就地抢救. 2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吸氧. 3 注意保暖; 4 遵医嘱皮下注射 0.1%[[盐酸肾上腺素]]1ml 小儿酌减.(收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心血量) 5 静注地塞米松5-10mg; 6 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液 500ml(扩充血容量,维持体液的平衡). 7心肺复苏 8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意识神志,尿量,血常规等.<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4643509 各种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知乎</ref> == 适宜剂量 == 我们从应用的安全性、敏感性、疼痛比较与皮试结果是否容易判断等方面作长期追踪比较,发现青霉素皮试液的最佳浓度为400单位/毫升,每次注射皮丘的容积以0.05毫升,剂量20单位最为适宜。 再次用药别忘了皮试 停用青霉素超过3天,应重新皮试。 == 皮试说明 == 青霉素过敏的根源在于药物品质不纯,其中所含青霉烯酸、青霉噻唑等是主要的致敏原。应用进口的高品质青霉素是不作皮试的,这在西方的多数国家亦成惯例。鉴于国产药物因不同工艺流程所含致敏物的种类与数量不同,使用不同种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新青霉素等)不宜一律应用青霉素G盐替代皮试,用药中途更换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的不同生产批号的药物时亦应重新皮试,以策安全。皮试液宜用生理盐水,而不可应用注射用水。因后者可使青霉素产生青霉烯酸,不仅局部刺激性强,还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青霉素噻唑蛋白,诱致过敏反应。据测定,青霉素的水溶液在37℃下放置24小时,青霉烯酸的含量较配制时增加200倍左右。其水剂在放置过程中pH值会逐渐降低,下降速度与温度、药物浓度、放置时间呈负相关。溶液pH下降易使青霉素产生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致敏性聚合物。用做皮试液,不仅能呈现假阳性反应,还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此皮试液配制好后应置低温保存,只限当日使用。 == 皮试特点 == 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愿接受皮试,要求医务人员先用小剂量肌注,若无反应再用大剂量,某些基层医院有时因此酿发事故。因为青霉素过敏多为I型变态反应,药物仅在特异质的人体中起激发信号作用,过敏与否和用量多少无关,我们曾遇2位到医院探视病人,嗅到含青霉素分子的空气而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 == 局部用药皮试 == 曾见乡村医生将青霉素粉剂撒在创面上,作为消炎杀菌药物,也有的将青霉素乳剂或粉剂作为结膜炎时的点眼用药,这样做危险极大。因为青霉素及其降解产物只是半抗原,它们可与表皮蛋白结合形成完整抗原,在体内产生多种抗体引起过敏。因此青霉素类不宜局部用药,确需使用,一定勿忘皮试。 == 皮试观察期间 == 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控中心的统计表明,少数人可于皮试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致命的病人中25%死于皮试时。因此青霉素皮试前应备好急救药物,注射后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反应,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即使皮试阴性者,在首次用药或每次注射后的半小时内,亦应警惕。因不少过敏反应发生在续用过程中,倘过早离开医院,可因来不及抢救而致命。 == 小儿用药皮试 == 小儿用药应否皮试争论已久。一种观点认为即使是[[新生儿]],在首次应用青霉素前也无法排除曾与此类抗原有过隐性接触的可能,故应作皮试。另有人认为,出生后4周内初次用药可免作皮试,因这一年龄的小儿体内IgE合成能力尚不健全,即使属过敏体质或已潜在接触过青霉素抗原,机体亦不能完成致敏过程。再者,新生儿皮肤红润,容易出现假阳性,故半岁以内的儿童应尽量免作皮试,确需皮试者需用生理盐水作对照。 == 能否脱敏注射 == 较早认为青霉素过敏者又确需用药(如孕妇患梅毒)时,可口服脱敏。这一方法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问世,已失去应有价值。为防意外,青霉素脱敏注射应予禁止。 == 皮试最佳部位 == 有人将前臂分为三区九点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腕横纹]]上3厘米正中点为最佳注药点,此处为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尺神经结合部,神经末梢较为稀疏,痛感较轻,观察容易。 == 过敏试验 == 因头孢类与青霉素类有共同的化学结构—β内酰胺环,可呈现部分交叉过敏反应,不少基层单位常以青霉素皮试代替头孢类。但头孢类过敏几率明显低于青霉素(仅为其25%),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头孢亦仅10%~14%发生过敏,鉴于两者各有其独自的致敏物质,因此不可以青霉素皮试完全替代后者。临床发现确有少数患者,仅对头孢过敏而对青霉素无交叉过敏的奇特现象。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青霉素皮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