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75.16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地牯牛草 的原始碼
←
地牯牛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ics6.baidu.com/feed/42a98226cffc1e17e1a0f09176c9e706728de9d5.jpeg?token=70a64d9b003b40b4251aafc33766bb87&s=211119D75413FFF50CB8C4FA0300C012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5%9C%B0%E7%89%AF%E7%89%9B%E8%8D%89&src=tab_www&correct=%E5%9C%B0%E7%89%AF%E7%89%9B%E8%8D%89&ancestor=list&cmsid=e3723be6bc1a5cf09f666839ed183cc3&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1#id=022eda91f4339832ecd04f299c6da518&currsn=0&ps=37&pc=37 来自网络 的图片]</small> |} '''地牯牛草''',一是甘露子,原名草[[石蚕]],也称"地环"。属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植物。 地下根茎呈现螺旋形,脆嫩无纤维,可制作酱菜。二是西方的菜名,本名"罗马花椰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宝塔菜 *别称:[[地环]]、[[宝塔菜]]、[[地蚕]]、[[土人参]]、[[地牯牛草]]、[[甘露子]]、[[乡螺菜]]、[[地溜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唇形目 *科:唇形科 *族:野芝麻族、野芝麻亚族 =='''基本内容'''== 原名:草石蚕 别名:宝塔菜、[[地蚕]]、地环、土人参、地牯牛草、乡螺菜、地溜子。 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 季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平,甘。 功能主治: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用于黄疸,尿路感染,[[风热感冒]],肺结核;外用治疮毒肿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2~5钱。外用鲜根茎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在湖南认为本品能[[补中益气]],故用以治神经衰弱,头晕目眩,病后体虚,[[气虚头痛]],[[疳积]]等症,供参考。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简介'''== [[宝塔菜]] 或称[[甘露子]],原名草石蚕,也称"地环"。属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植物。 地下根茎呈现螺旋形,脆嫩无纤维,可制作酱菜。本品为中国原产,分布于各地,栽培于近水低湿地。 茎、叶及根均可作药用。成分 全草含水苏碱,胆碱,水苏糖。 根茎含[[蛋白质]],脂肪,[[水苏糖]],氨基酸,水苏碱,葫芦巴碱。 =='''功用'''== 活血袪风,散疲止痛,解毒。[跌打损伤]干根6克,杜衡根末1·5克,共研和,以黄酒送服。 [黄疸]根30克,积雪草30克,黄栀子6克,茵陈蒿9克,水煎服。 [毒蛇咬伤]鲜根、生半夏等分,共同捣烂,敷于伤口。 [游走性关节风湿病]干草15克 (鲜草60克),黄酒和水等量煎服。 =='''西方菜'''== 它本名"罗马花椰菜",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据测[[蛋白质]]含量是番茄5倍,白花菜的3.5倍, 维生素A的含量是白花菜的46倍,在西方素有"新生命食品"之美誉 =='''分布区域'''== 云南,[[广西]],广东,[[湖北]],湖南, [[江西]]及江苏等省区<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686246122568088&wfr=spider&for=pcl 农村一种野菜,能做酱菜还能治疗跌打损伤及风湿,随处可见!”],芳小小带你看世界,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地牯牛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