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64.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國慶日 (中華民國) 的原始碼
←
國慶日 (中華民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中華民國國慶日'''<br><img src="https://a.share.photo.xuite.net/tina0402k/1a6e962/10539762/486649712_m.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tina0402k/twblog/128300856-%E9%9B%99%E5%8D%81%E7%AF%80-%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5%9C%8B%E6%85%B6%E6%97%A510.10 圖片來自隨意窩]</small> |} '''中華民國國慶日'''(英語:National Da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又稱'''雙十節'''、'''雙十國慶'''、'''雙十慶典'''、'''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定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起事後的兩個月內,[[中國]]各地的[[革命]]行動陸續成功,最終成功推翻[[清朝]],並於([[1912年]])[[元旦]]建立了[[中華民國]],成為[[東亞]]第一個獲普遍承認的[[共和國]]。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節日與歲時列表|國定紀念日]]之一。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戰敗遷往[[臺灣]]以來,每年皆舉行[[巡遊|慶典]],[[臺北市|臺北]][[總統府 (臺灣)|總統府]]前廣場會舉辦升旗典禮以及國慶慶祝大會(全稱為「'''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國慶大會'''」),並有各式遊行及表演隊伍,在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任內更是每年舉行國慶[[閱兵]];晚間則有[[中華民國國慶煙火]]施放表演。 == 沿革 == [[清朝|清]][[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時為[[農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義]],並且成為清朝末年以來第一個成功的[[共和]][[革命]]起事。武昌起義成功後,各省陸續響應革命運動宣布脫離清朝獨立,至[[陽曆]]12月時,全中國[[清朝行政區劃|22個省]]中已有13個省由革命黨人掌握。經過籌備與[[1911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選舉|選舉]]後,[[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獨立各省]]在[[南京市|南京]]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1日]],[[孫文]]在[[南京市|南京]]就任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於[[1月2日|隔日]]宣布[[民國紀年|改元民國]]、改採陽曆[[曆法]],定公元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這些象徵著中華民國的正式建立。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國一度陷入南京的臨時政府、與北京的[[清廷]]南北分治的局面。雙方經過[[南北議和|議和]]後,清廷於宣統三年[[十二月廿五]](即1912年[[2月12日]])頒布《[[宣統帝退位詔書|退位詔書]]》,中國從原本的南北分治再度歸於統一,清朝的統治也正式告終,[[中國歷史]]邁入民國與[[共和制|共和政體]]的新時代。 由於武昌起義對中華民國的建立起了最關鍵的作用,北遷北京後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1913)|臨時政府]]在[[1912年]][[9月28日]]通過[[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臨時參議院]]的決議,將武昌起義的爆發日——陽曆10月10日,定為中華民國的國慶日<ref>[http://www.epochtimes.com/b5/10/7/27/n2977552p.htm 歷史上的今天(9月28日)].大紀元.2010-09-28</ref>。而中華民國真正建立的[[日期]]——陽曆1月1日([[元旦]]),則在孫文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定為「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 == 國慶慶祝活動 == ===國慶煙火=== [[1953年]],中華民國政府開始舉辦國慶煙火活動,原本決定用信號彈發射,後來逐漸改進,施放單位為[[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聯勤),事實上,施放時間除了雙十國慶日也包含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生日之所謂「[[10月31日|蔣總統誕辰]]」國定例假日;[[1975年]]蔣中正去世後,該煙火活動則專門於國慶日施放,因此被稱為國慶煙火。 [[1960年代]],因應國慶煙火施放規模擴大,除了將施放地點由[[中華民國總統府|總統府]]改為[[淡水河]]河畔外,製作施放煙火單位則專責由聯勤轄下、位於[[台北市]]市郊的[[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聯勤總部第四十四兵工廠]](今國軍二〇六兵工廠;現址為[[信義計畫區]])負責,[[1984年]],因應機關組織改革,煙火製造與施放改由聯勤兩不同單位負責,數年後則又轉交[[國防部軍備局]]統籌。2000年[[陳水扁政府]]上台後,國慶煙火從固定於台北舉行改為在各[[中華民國行政區劃|縣市]]巡迴舉辦。 此外,[[1999年]]與[[2009年]]因發生[[921大地震]]、[[八八水災]],當年皆取消國慶慶祝活動及國慶煙火施放。[[2015年]]與[[2016年]]因發生[[2015年八仙樂園派對粉塵爆炸事故|八仙塵爆]]、[[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206大地震]],當年取消國慶煙火施放,但國慶慶祝活動照常。2017年於台東恢復施放國慶煙火。 === 國慶閱兵 === 雙十國慶自辛亥革命以來幾乎年年都有慶祝國慶日的活動。在[[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時期都有盛典。1936年在南京雙十國慶慶典,除了有[[平劇]]表演外,亦有10,000名[[中國童子軍]]參加表演,之後進行閱兵典禮。穿著整齊的部隊踢著正步,緊跟在後的是一排又一排的德式武器,是國民政府在大陸最盛大的國慶閱兵。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10月10日]]舉行在[[臺灣]]的首次公開[[閱兵]],並由[[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中華民國國防部東南軍政長官]][[陳誠]]擔任大閱官(即「阅兵首长」)。蔣中正復行視事後,於[[1951年]][[雙十節]]亦舉行慶祝建國四十週年[[閱兵]],此後至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之間,原則上每年均舉行國慶閱兵典禮。此外,[[1958年]]發生[[八二三砲戰]]、[[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1962年]]面臨共軍持續武力威脅,[[行政院]]於該年[[9月13日]]第七八一次[[行政院院會]]決定暫停舉行國慶閱兵,總計此期間共有三度停止閱兵,其餘均年年舉行。 而[[1964年]]的國慶閱兵,由於參與空中分列式的[[中華民國空軍]]戰鬥機飛行高度過低,發生[[中國廣播公司]]發射電塔扯落戰鬥機[[副油箱]]的意外,導致油箱墜落[[中央氣象局]]前砸死三位民眾(包含一位氣象局員工、一位路過婦人與嬰兒)。另兩架空軍[[F-104星式戰鬥機]]奉令察看事故戰機的受損狀況,不慎距離過近發生擦撞,墜毀於[[臺灣省]]臺北縣土城市(今新北市土城區)山區,造成王乾宗與[[林鶴聲]]兩位飛行軍官因公殉職。此後取消年年公開閱兵的傳統。 [[1975年]]恢復國慶閱兵後,僅在新任總統就職當年、以及建國「逢十」週年國慶時,才會舉行國慶閱兵典禮。不過在1991年以後,由於[[自由主義]]者的反對、政治的[[民主化]]而廢除。[[陳水扁]]就任總統時,在就職第一年以及建國「逢十」週年國慶時均未舉行傳統閱兵,僅於[[2007年]]舉行名為「同慶操演」的非傳統式閱兵,而以國防展演的方式呈現。[[馬英九]]就任總統後,首次舉行閱兵是2011年,即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慶典。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第一年亦未舉行傳統式閱兵,謹有以「國軍救災能量」為主題的國防展演,創下首次「非武裝閱兵」的紀錄。 ===民間自辦慶祝活動=== [[桃園市]][[國旗屋米干店]]店長張老旺每年自辦國慶升旗活動。 [[新竹縣]][[寶山鄉 (台灣)|寶山鄉]]寶山村則舉行[[寶山鄉雙胞胎節]]。 ===世界各地的慶祝活動=== 許多人基于對[[中華民國]]的認同,反對[[中國共產黨]],也會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當中[[美國]][[芝加哥]]以及[[舊金山]]等地的[[唐人街]]會舉行慶祝[[遊行]],紅色的雙十圖案是常見的裝飾。 [[香港]]在[[香港回歸|1997年主權移交]]之前,很多[[香港市民]]及[[香港親台團體|親台團體]]會舉辦慶祝雙十節的活動。在中華民國支持者聚居的地區,例如[[調景嶺]]、[[荃灣]]、[[長沙灣]]、[[錦田]]、[[屯門]]等,街道上往往可見[[中華民國國旗]]飄揚,場面相當壯觀。 每逢雙十節,在[[九龍]][[石硤尾]]的[[香港公共屋邨|公共屋邨]]一帶都會安裝上宏偉的慶祝雙十節裝飾,如在大廈外牆懸掛巨型[[蔣介石]]和[[孫中山]]畫像、「雙十」標誌和中華民國國旗旗海。在1979年雙十節盛大壯觀的場景更吸引了台灣媒體前赴香港報道盛況,從畫面中可見石硤尾街頭佈置了一個巨型孫中山肖像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旗海,也在1996年出現過樓高6層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高掛在大樓之間。 主權移交後,[[香港特區政府]]雖然未明文禁止相關活動,但街上掛出的相關[[橫額]]、[[旗幟]]等曾被警方以「佔用政府空間」為由拆除。 2019年,香港爆發了[[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在今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部分香港親民國派團體和民眾發起[[2019年10月1日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示威|「沒有國慶,只有國殤」遊行]],到了「雙十節」當天,香港民眾自發性在街頭插滿中華民國國旗,同時也發起「青天白日滿地紅遍香港、中華民國國旗插遍香港」、「愛國愛港、愛中華民國,雙十國慶、18區遍地開花」活動。 == 其他 == === 建國百年 === [[2011年]]是[[武昌起義]]一百年,也是中華民國開國一百年。從2009年10月10日起由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副總統]][[蕭萬長]]為首組成了[[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籌備委員會]]負責[[中華民國100年國慶|國慶百年]]的相關慶祝事宜;2010年10月10日起到2011年10月10日,有長達一年時間的慶祝活動。 *百年國慶主軸以「民國百年,民主台灣」、「中華民國精彩100」為核心概念。 *2011年推出的[[搖滾]][[音樂劇]]《[[夢想家]]》,由當時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表演工作坊]]製作,主要製作人為[[賴聲川]],於2011年10月10日(國慶日)、10月11日在[[台中市]][[圓滿戶外劇場]]演出兩個場次,耗資[[新台幣]]二億一千五百萬。引發台灣社會內部許多的討論,也成為[[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議題之一,時任[[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也為此事請辭。 *2011年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活動中,國慶大會活動主題為「榮耀百年齊心力,開創台灣新願景」,尤其是擴大國防展演,成為注目的焦點。時任總統[[馬英九]]在建國百年國慶以「百年奮鬥、民主台灣」為題的演說時表示,對這個國家、對這塊土地,「我懷著深深感恩的心情,我願意奉獻此生一切,努力建設台灣,讓它成為自由繁榮的樂土」。馬英九總統並以國、台、客語三聲帶說,「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現場響起如雷掌聲,最後率領全場高呼口號,「中華民國萬歲!台灣民主萬歲!」<ref>[http://tw.news.yahoo.com/%E9%A6%AC-%E7%94%9F%E5%A5%89%E7%8D%BB%E9%80%99%E5%A1%8A%E5%9C%9F%E5%9C%B0-160202851.html 馬英九:一生奉獻這塊土地].台灣新生報.2011年10月11日</ref>。 === 江國慶日 === 因生於民國64年(1975年)10月10日而被父母取名為「國慶」的江國慶於服役時遭軍方施壓錯殺,「[[江國慶案]]」因而成了[[臺灣人權]]史上最戲劇化的重大汙點之一。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人權團體與江國慶家屬持續要求國家機器應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並追究違法失職的[[陳肇敏]]等軍官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並在國慶日於[[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前引領群眾參加「雙十紀念江國慶 默哀10分10秒」的「江國慶日要究責」活動。<ref>李雲深.[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29995 江國慶日要究責 自由廣場前群眾默哀].新頭殼newtalk.2012.10.10</ref><ref>[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3765 雙十紀念江國慶,默哀10分10秒], [http://www.jrf.org.tw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2012年10月10日</ref> ===建國一零六年=== 2017年,國慶主視覺主題採用[[茄芷袋]]紅、藍、綠三色元素,由曾入圍2010年葛萊美獎最佳唱片設計獎的台灣設計師鄭司維設計,融入台灣庶民特色,活動主題為「2017 一起更好」、「BETTER TAIWAN」,並將其中的兩個字母「TT」轉為雙十形象。與往年不同之處除了主視覺未採用以往中華民國國旗紅、白、藍及金色等,凱達格蘭大道上設置的國慶牌樓也從以往華北式紫禁城風格更換為較簡潔由茄芷三色構成的牌樓。 ===建國一零八年=== 2019年,由於正值[[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中美貿易戰]]持續進行以及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時任總統[[蔡英文]]在發表談話中提及世界貿易和國際政治情勢變化帶來挑戰,需重振台灣人的自信,讓台灣成為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此外,蔡英文反對中國大陸推動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并認為香港的「[[一國兩制]]」處於失序邊緣。蔡亦認為中華民國在外交方面應結合理念相近的國家,以確保台海和平穩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 === 武昌起義是[[中國歷史]]上[[共和]]的開端,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君主專制]]制度,亦是[[民族主義]]革命的發揚,極具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會在10月10日當日紀念辛亥革命,並在[[天安門廣場]]集會以示紀念。[[孫中山]]先生的畫像亦會擺放,因為孫中山先生對[[中華民族]]作出的貢獻,稱之爲[[中華民族]]革命的先行者。 中國民間部分人士亦會紀念辛亥革命和慶祝中華民國的成立。 2011年10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前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领导人]]出席了大会。 == 公眾假期 == 在[[中華民國]]([[臺澎金馬]]地區),國慶日當天放假一天,若與周休假期僅相隔一工作日者,該工作日則調為假期,並擇前一星期六補班補課。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生活事件]]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國慶日 (中華民國)
」頁面